一种用于玻璃纤维主动卷绕的络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4398发布日期:2019-05-22 02:2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主动卷绕的络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卷绕络筒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领域中,卷绕络筒机是后纺工序中必备的设备之一,多用于棉纺和化纤类高强度耐磨纤维的生产。本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由于玻璃本身,脆性大,强力低,耐磨性差等特点。之前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只能采用纯手工操作,工序繁冗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极低,成本较高,质量管理难度大。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掌握了涂覆产品机械成型技术,根据相关工艺设备参数要求,实现了设备机械化与自动化代替纯手工操作。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大幅降低用工成本,使涂覆产品效率提升100%-200%,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公开号为cn105960368a的发明创造中提出了一种在自动转塔式纱线络纱机的纱管转换期间转移纱线的装置和方法。该自动转塔式络纱机用于在纱线挤出机器(yarnextrusionmachine)中或者在由大纱线卷装制成多个小尺寸的纱线卷装的重绕过程中的连续行进的纱线的生产或拾取过程中。转塔式自动络纱机在水平方向上并排放置并且在竖直方向上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在水平行和竖直行中,缠绕位置的数目均是示例性的。然而,该装置中存在一些缺点:纱线转移操作如果受到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差等本身特性或重叠叠压造成纱线不能转移操作,则连续行进的纱线就会被浪费直到被重新穿进。如果连续行进的纱线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受到适当的控制,则该连续行进的纱线可能干扰同一机器上的其它络纱机并且使整个机器停止运行,从而导致机器停工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续行进的纱线可能干扰同一机器上的其它络纱机并且使整个机器停止运行,从而导致机器停工和经济损失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玻璃纤维主动卷绕的络筒机。

本发明包括四组纱架总成、四个卷曲机构、四个张力器、四个超喂轮、底座和机箱。其中,所述机箱通过机箱支架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四组纱架总成位于该机箱的上端。各组纱架总成的电机分别安放在所述机箱内。在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两个同步带轮,两条同步带套装在所述同步带轮上,并使各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分别与各组纱架总成中的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连接;各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轮轴和第二同步带轮的轮轴均穿过所述机箱的面板。各卷曲机构位于机箱外,并且各卷曲机构中的锭子分别套装在各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轮轴上,各卷曲机构中的槽筒分别置于槽筒箱内,并使各槽筒套装在各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轮轴上,各卷曲机构中的导纱滑块位于槽筒箱的上部边沿处,由槽筒旋转带动往复运动。四个罗拉分别通过支撑块支撑并固定在各所述槽筒箱外上表面,并使各罗拉位于各所述锭子的一侧。四个超喂轮均位于各所述气圈侧下方,分别套装在超喂轮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前架支板的外形为“l”形。该前架支板位于机箱面板的下部,并且该前架支板的水平板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与各组纱架总成分别对应的四个探丝器、四个张力器和四个气圈自上至下依次安装在前架支板的外侧表面,使所述探丝器长度方向的对称线、张力器的圆心和气圈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三者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与绷纱架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亦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各所述超喂轮圆心与气圈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之间有30°的夹角。所述超喂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支架板的内侧表面上。

四个控制面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机箱的面板上,通过该控制面板分别控制电机的开与关。

在所述机箱的面板上有四个弧形的通孔,该通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锭子的外径。该锭子的一端穿过手柄连杆上的通孔装入该弧形通孔内。当扳动手柄时,所述手柄连杆在带动锭子在弧形通孔内移动,使该锭子的外圆周表面与罗拉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并通过手柄连杆的自重增加纱线的张紧力。

本发明中,卷曲机构由箱体、槽筒、导纱滑块、罗拉和同步带轮组成。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槽筒上的沟槽带动纱线做往复导纱运动,同时电机直接驱动锭子带轮转动纱管旋转,纱线均匀的络卷在纱管上。

工作时,在摇挂工序,把基纱用摇挂设备摇挂成网状纱把,酸处理后涂覆;在机械成型工序,把涂覆后的纱直接成型为宝塔。

本发明的上部为放纱机构和张力调节机构,下部为主动卷曲部分,传动电机位于卷曲部分后测,卷曲装置由传动电机通过带轮进行传动,将处理过的摇挂纱放于绷纱架处,主动卷绕机构锭子开始卷绕,卷取过程与放纱过程同步进行,并附有断纱自停功能。所述卷曲传动部分带轮有配换带轮,根据纱线不同改变不同的传动比。所述机构根据变频器频率输出控制卷曲过程速度,成型筒纱直径变大线速度保持不变,卷绕产品内外卷松紧一致,外观整齐美观。

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际操作方便,实现机械成型功能,能够调节卷绕张力,线速度始终不变,卷绕产品内外卷松紧一致,外观整齐美观,减少生产工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试验证明,在绳纱同等强力条件下,应用本发明,每个纱(500g)断头率减少3~4个。

2.节约人工成本,按高硅氧绳4~5吨/月生产能力,从原来24人到现在12~14人,按每人1500元/月算,可节约18~21.6万元/年。

3.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本发明首先将自动卷绕络筒机通过改进后用于玻璃纤维领域的生产。实现了玻璃纤维的自动化高效率生产要求。其次,本发明优化了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避免了由于纱线重叠造成的脱圈和乱纱现象。本发明不仅成功的用于玻纤产品的生产,而且通过设备零部件的改进,避免了摇挂纱重叠造成的脱圈和乱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卷曲机构、罗拉、导纱滑块和槽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卷绕络筒机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上班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卷绕络筒机的传动右视图。

图6为卷绕络筒机的卷曲局部图。

图7为卷绕络筒机的手柄示意图。

图中:1.绷纱架;2.张力调节组件;3.锭子;4.成型宝塔管;5.探丝器;6.槽筒;7.导纱滑块;8.罗拉;9.电机;10.同步带;11.第一同步带轮;12.张力器;13.气圈;14.超喂轮;15.纱架总成;16.卷曲机构;17.控制面板;18.支撑块;19.手柄;20.面板;21.前架支板;22机箱;23.机箱支架;24.底座;25.第二同步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的卷绕络筒机,包括四组纱架总成15、四个卷曲机构16、四个张力器12、四个超喂轮14、底座24和机箱22。其中,所述机箱22通过机箱支架固定在底座24的上表面。

所述四组纱架总成15位于机箱22的上端。各组纱架总成的电机9分别安放在所述机箱内。在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两个同步带轮,两条同步带套装在所述同步带轮上,并使各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分别与各组纱架总成中的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25连接;各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轮轴和第二同步带轮的轮轴均穿过所述机箱的面板20。位于机箱外的四个锭子3分别套装在各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轮轴上;位于机箱外的四个槽筒6分别置于槽筒箱内,并使各槽筒套装在各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轮轴上。四个罗拉8分别通过支撑块18支撑并固定在各所述槽筒箱外上表面,并使各罗拉位于各所述锭子3的一侧

所述卷曲机构16包括锭子3、槽筒6和导纱滑块7。所述锭子3套装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轮轴上,位于机箱外的槽筒6。置于槽筒箱内,并使槽筒套装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轮轴上,导纱滑块7位于槽筒箱的上部边沿处,由槽筒旋转带动往复运动。

所述前架支板21的外形为“l”形。该前架支板位于机箱面板的下部,并且该前架支板的水平板固定在底座24的上表面。与各组纱架总成15分别对应的四个探丝器5、四个张力器12和四个气圈13自上至下依次安装在前架支板的外侧表面,使所述探丝器长度方向的对称线、张力器的圆心和气圈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三者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与绷纱架1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亦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四个超喂轮14位于各所述气圈侧下方,分别套装在超喂轮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使各超喂轮的圆心与气圈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之间有30°的夹角。所述超喂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支架板的内侧表面上。

四个控制面板17分别安装在所述机箱的面板20上,通过该控制面板分别控制电机9的开与关。

在所述机箱的面板上有四个弧形的通孔,该通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锭子3的外径。该锭子的一端穿过手柄连杆上的通孔装入该弧形通孔内。当扳动手柄时,所述手柄连杆在带动锭子在弧形通孔内移动,使该锭子的外圆周表面与罗拉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并通过手柄连杆的自重增加纱线的张紧力。

所述的纱架总成15采用现有技术。

工作时,所述绷纱架1处放入处理过的网状纱把,纱线依次经过张力调节组件2,超喂轮14,在过气圈13、张力器12、探索器5、导纱滑块7在锭子3处纱管外表面绕成宝塔状,锭子3由电机直接驱动带动纱管旋转,导纱滑块7由槽筒旋转带动往复运动,完成机械成型,纱架总成15为被动组件,转绕过程根据张力大小可自由调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经过后处理涂覆过的纱,不需要用人工摇成直纺管纱在成型,可直接将该需要成型的网状纱把放置在绷纱架处,纱线穿过超喂轮,张力器、探丝器到筒管,设定好卷绕长度和卷绕速度后,开启卷绕指令,卷绕过程可随时按停止按钮,观察纱线外观状况,可通过罗拉调节外观状况,每把纱卷曲完成后自动断纱自停,成型过程完成。该设备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大幅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