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7742发布日期:2019-04-12 23:2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盘入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五金零件硬质合金刀具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工艺的需要,通常需要从一种料盘转入另一种料盘,因此需要装盘入托装置进行操作,装盘入托装置主要包括支架、升降机构与推动或抽拉机构等部分。

升降机构主要由丝杆螺母、伺服电机、承载平板组成,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螺母,实现上下升降运动,升降的位置由伺服电机编码器准确保证。

推动或抽拉机构主要由无杆气缸、料盘勾抓组成,当需要将料盘运送到输送线上时,启动气缸,气缸带动勾抓,勾抓勾住料盘一端,将料盘勾送到输送线上。

合金刀具数量多、形状各异,目前普遍采用人工转料盘的方式,人工数量也多,五金件生产车间一般环境都不太好,噪音大、有粉尘,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人工转料错误率也较高,转料质量不高,容易出现排列不整齐、漏装等情况,不能够较好的方便人们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料盘满料仓与第一料盘空料仓,且第一料盘满料仓位于第一料盘空料仓的一侧,所述第一料盘满料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所述第一料盘空料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料盘空料运盘小车,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装料工位,且支架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卸料工位,所述支架的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相机,且支架的内部靠近卸料工位的位置活动连接有输送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仓的设计直接兼容运料小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上料和下料的时间,该设备具有速度快、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料盘满料仓与第二料盘空料仓,且第二料盘满料仓位于第二料盘空料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仓分别有第一料盘满料仓、第一料盘空料仓、第二料盘满料仓与第二料盘空料仓,将储存在料仓的料盘升高到或者下降到合适的位置,由推动或抽拉机构将料盘送到输送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料盘满料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料盘满料运盘小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料小车包括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第一料盘空料运盘小车、第二料盘满料运盘小车与第二料盘空料运盘小车,通过上料和下料的料仓,充分考虑上料和下料的间隔时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料盘空料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料盘空料运盘小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半个小时以上才需要换料,而且料仓的设计根据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可以实现装料小车直接推入料仓,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料盘满料仓与第一料盘空料仓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台料仓都有一个升降机构,能够使料盘的高度进行升高或降低。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相机的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线将料盘送到机器人工作空间范围内,输送线停止,触发视觉使相机拍照,对物料和料盘进行精确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储存在料仓的料盘升高到或者下降到合适的位置,由推动或抽拉机构将料盘送到输送线上,输送线将料盘送到机器人工作空间范围内,输送线停止,触发视觉使相机拍照,对物料和料盘进行精确定位,料盘也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来定位,在装料工位上机器人开始抓料、装盘,装满之后,之后在卸料工位上输送线将满料盘、空料盘分别输送至对应的料仓,由抽拉机构将料盘推入目的料仓,完成物料在料盘间的自动转运,并联机器人替换人工完成料盘中物料的转运,实现由机器自动转料而不需要人工转料的功能,视觉高精度定位与机器人抓料放料保证了转料的精度和质量,料仓的设计直接兼容运料小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上料和下料的时间,该设备具有速度快、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料盘满料仓与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的相配合视图。

图中:1、支架;2、第一料盘满料仓;3、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4、第一料盘空料仓;5、第一料盘空料运盘小车;6、装料工位;7、输送线;8、卸料工位;9、第二料盘满料仓;10、第二料盘满料运盘小车;11、第二料盘空料仓;12、第二料盘空料运盘小车;13、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料盘满料仓2与第一料盘空料仓4,第一料盘满料仓2位于第一料盘空料仓4的一侧,第一料盘满料仓2的下端活动连接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3,第一料盘空料仓4的下端活动连接第一料盘空料运盘小车5,支架1的内部设置装料工位6,支架1的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相机13,支架1的内部靠近卸料工位8的位置活动连接输送线7,支架1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卸料工位8。

进一步,支架1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料盘满料仓9与第二料盘空料仓11,且第二料盘满料仓9位于第二料盘空料仓11的一侧,料仓分别有第一料盘满料仓2、第一料盘空料仓4、第二料盘满料仓9与第二料盘空料仓11,将储存在料仓的料盘升高到或者下降到合适的位置,由推动或抽拉机构将料盘送到输送线上7。

进一步,第二料盘满料仓9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料盘满料运盘小车10,运料小车包括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3、第一料盘空料运盘小车5、第二料盘满料运盘小车10与第二料盘空料运盘小车12,通过上料和下料的料仓,充分考虑上料和下料的间隔时间。

进一步,第二料盘空料仓11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料盘空料运盘小车12,至少可以达到半个小时以上才需要换料,而且料仓的设计根据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可以实现装料小车直接推入料仓,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第一料盘满料仓2与第一料盘空料仓4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每台料仓都有一个升降机构,能够使料盘的高度进行升高或降低。

进一步,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相机13的输入端,输送线7将料盘送到机器人工作空间范围内,输送线7停止,触发视觉使相机13拍照,对物料和料盘进行精确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使用时,将装置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装置便能够进行工作,每台料仓都有一个升降机构,料仓分别有第一料盘满料仓2、第一料盘空料仓4、第二料盘满料仓9与第二料盘空料仓11,将储存在料仓的料盘升高到或者下降到合适的位置,由推动或抽拉机构将料盘送到输送线上7,输送线7将料盘送到机器人工作空间范围内,输送线7停止,触发视觉使相机13拍照,对物料和料盘进行精确定位,料盘也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来定位,在装料工位6上机器人开始抓料、装盘,装满之后,之后在卸料工位8上输送线7将满料盘、空料盘分别输送至对应的料仓,由抽拉机构将料盘推入目的料仓,完成物料在料盘间的自动转运,并联机器人替换人工完成料盘中物料的转运,实现由机器自动转料而不需要人工转料的功能,视觉高精度定位与机器人抓料放料保证了转料的精度和质量,料仓的设计直接兼容运料小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上料和下料的时间,运料小车包括第一料盘满料运盘小车3、第一料盘空料运盘小车5、第二料盘满料运盘小车10与第二料盘空料运盘小车12,通过上料和下料的料仓,充分考虑上料和下料的间隔时间,尽可能多地延长间隔时间,设计至少可以达到半个小时以上才需要换料,而且料仓的设计根据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可以实现装料小车直接推入料仓,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物料完成从一种料盘转到另一种料盘时,设备自动将空料盘、满料盘运送到对应的料仓并自动存储,该设备具有速度快、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相机13的型号为xm-jpr,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较为实用。

上述的升降机构与推动或抽拉机构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发明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可以得到相应的效果,故没有一一阐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