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6685发布日期:2019-06-15 01:4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从a位置移动至斜线上的b位置时,通常是先水平运动至相应位置后,再竖直提升至设定的位置。

上述运动通常由两组机构完成,或者人工先完成水平位置上的移动,再由机器提升至设定位置。因此不免存在下列问题:

(1)两组机构协同运动,其衔接差;

(2)人工驱动做水平运动,其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多组机构相互衔接运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工件在水平方向上运输的水平输送机构;

位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的运动行程上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用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上的工件自下而上承接或者自下而上放置;

位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上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用于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上的水平工作台接触并使其停止移动,工件由升降机构承接做升降运动,其停止时的位置保证工件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定位;

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正上方,且沿着定位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上的工件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板,该限位板由控制装置驱动做相对运动以及反向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的辅助支撑平台,以及用于所述工件放置的水平工作台;

所述水平工作台位于所述辅助支撑平台的正上方,该水平工作台与所述辅助支撑平台之间通过辅助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水平工作台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辅助支撑平台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固定设置的侧支撑体,所述侧支撑体沿着定位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上的所述工件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板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支撑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滑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撑体上,且可做水平运动的第一辅助调节板,所述第一辅助调节板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限位板正下方,所述第一辅助调节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

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调节板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齿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所述第一调节齿轮与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下表面的第二齿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相互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和第三调节齿轮,所述限位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齿,所述第二调节齿轮与所述第三齿啮合;

滑动滑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撑体上,且可做水平运动的第二辅助调节板,所述第二辅助调节板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限位板正上方,所述第二辅助调节板下表面设有第三齿,所述第三齿用于与所述第三调节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第一辅助调节板以及第二辅助调节板的自由端面与其底面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斜面;

所述辅助支撑平台与所述水平水平工作台的两端面与其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的斜率相等的第二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第一辅助调节板以及第二辅助调节板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支撑体上的水平固定板,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固定板上的水平滑动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辅助升降机构为气缸或者油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挡板为竖直设置在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上方的挡板主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板主体上的升降气缸,所述挡板主体上设有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与所述升降气缸以及升降机构电连接,所述限位开关被接触后,控制所述所述升降机构向上运动,同时控制所述升降气缸延时将所述挡板主体提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主体顶部设有光电传感器,当有物件穿过时,控制所述升降气缸将所述挡板主体放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工件首先在水平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做水平运动,当工件移动至水平工作台上,并与限位挡板接触,此时与限位挡板电连接的升降机构驱动水平工作台上升。水平工作台在由升降机构提升,提升高度高于设定的标准位置,在水平工作台上升并越过限位板后,限位板做相对运动,使其间隙小于水平工作台的水平尺寸,当水平工作台上升至行程顶点后,由升降机构驱动下降至水平工作台放置在限位板上,此时水平工作台的位置为标准位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水平运动与升降运动的衔接,其自动化程度高、运动精度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工件;102-水平输送机构;104-升降机构;106-限位挡板;110-挡板主体;4-辅助支撑平台;6-水平工作台;8-辅助升降机构;10-侧支撑体;12-限位板;14-第一辅助调节板;16-第一调节齿轮;18-第二调节齿轮;20-第三调节齿轮;22-第二辅助调节板;24-水平固定板;26-水平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

用于工件100在水平方向上运输的水平输送机构102;

位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02的运动行程上的升降机构104,该升降机构104用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02上的工件100自下而上承接或者自下而上放置;

位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02上的限位挡板106,所述限位挡板106用于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02上的水平工作台6接触并使其停止移动,工件100由升降机构104承接做升降运动,其停止时的位置保证工件100在所述升降机构104上的定位;

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04的正上方,且沿着定位在所述升降机构104上上的工件100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板12,该限位板12由控制装置驱动做相对运动以及反向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104上的辅助支撑平台4,以及用于所述工件100放置的水平工作台6;

所述水平工作台6位于所述辅助支撑平台4的正上方,该水平工作台6与所述辅助支撑平台4之间通过辅助升降机构8连接,所述水平工作台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辅助支撑平台4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固定设置的侧支撑体10,所述侧支撑体10沿着定位在所述升降机构104上上的所述工件100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板12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支撑体10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滑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撑体10上,且可做水平运动的第一辅助调节板14,所述第一辅助调节板14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限位板12正下方,所述第一辅助调节板14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

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调节板14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齿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16,所述第一调节齿轮16与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2下表面的第二齿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相互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18和第三调节齿轮20,所述限位板12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齿,所述第二调节齿轮18与所述第三齿啮合;

滑动滑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撑体10上,且可做水平运动的第二辅助调节板22,所述第二辅助调节板22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限位板12正上方,所述第二辅助调节板22下表面设有第三齿,所述第三齿用于与所述第三调节齿轮20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12、第一辅助调节板14以及第二辅助调节板22的自由端面与其底面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斜面;

所述辅助支撑平台4与所述水平水平工作台的两端面与其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的斜率相等的第二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12、第一辅助调节板14以及第二辅助调节板22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支撑体10上的水平固定板24,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固定板24上的水平滑动板2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升降机构104和所述辅助升降机构8为气缸或者油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挡板106为竖直设置在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02上方的挡板主体1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板主体110上的升降气缸,所述挡板主体110上设有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与所述升降气缸以及升降机构104电连接,所述限位开关被接触后,控制所述所述升降机构104向上运动,同时控制所述升降气缸延时将所述挡板主体110提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主体110顶部设有光电传感器,当有物件穿过时,控制所述升降气缸将所述挡板主体110放下。

(1)工件100首先在水平输送机构102的作用下做水平运动;

(2)当工件100移动至水平工作台6上,并与限位挡板106接触,此时与限位挡板106电连接的升降机构104驱动水平工作台6上升;

(3)升降机构104为油缸,油缸上升,带动水平工作台提升;

(4)第一辅助调节板14之间的初始间距大于水平工作台的水平尺寸,但小于辅助支撑平台4的水平尺寸,因此,水平工作台能够穿过该间距,但辅助支撑平台4无法通过该间距,当辅助支撑平台4与第一辅助调节板14接触时,作用力使得第一辅助调节板14做反向运动,使辅助支撑平台4能够穿过第一辅助调节板14;

(5)第一辅助调节板14做反向运动时,推动第一调节齿轮16做顺时针运动,第一调节齿轮16的运动带动限位板12做相对运动;

(6)虽然限位板12在第一调节齿轮16的作用下做相对运动,其间距在逐渐变小,但此时,水平工作台还是能够穿过该间距的至其最顶部行程;

(7)辅助升降机构8为气缸,当水平工作台运动至其顶部行程后,气缸驱动水平工作台下降使其放置在限位板12的上表面,此时水平工作台的位置为其标准位置;

(8)加工完成后,气缸向上运动,水平工作台与第二辅助调节板22接触,并推动两个第二辅助调节板22做反向运动,此时第二辅助调节板22与限位板12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齿轮18和第三调节齿轮20,第二辅助调节板22做反向运动时,限位板12同时也做反向运动,限位板12之间的间距满足水平工作台通过;

(9)油缸向下运动,穿过第一辅助调节板14间的间距,从而带动水平工作台下降至原始位置。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