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滚子淬火加工的自动上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8368发布日期:2019-07-27 10:1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滚子淬火加工的自动上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滚子淬火加工的自动上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属于分离型轴承,轴承的内、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广泛应用于汽车、轧机、矿山、冶金、塑料机械等行业。其中轴承滚子是制造圆锥滚子轴承的重要部件之一,在圆锥滚子轴承装配之前,需要轴承滚子进行淬火处理。

由于采购回来的轴承滚子大多都是批量地装在厚重的料箱中,料箱及其内部装载的轴承滚子整体重量达到1至2吨左右,难于搬动。因此一般需要靠工人用铲子不停地将轴承滚子从料箱中铲出并转移至淬火加工的输送线上,从而实现上料。此外,还需靠另一工人手持拨杆站在淬火加工的输送线侧旁,对输送线上的轴承滚子进行整理,使轴承滚子保持平放且相互之间不堆叠地进入淬火工位,从而确保淬火后轴承滚子金相组织的均匀。这样的上料方式和整料方式耗费人力、工作量大,且操作繁琐枯燥、费时费力,容易影响生产效率和工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容易使轴承滚子与铲子的铲口之间产生碰撞,造成轴承滚子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滚子淬火加工的自动上料生产线,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轴承滚子人工上料和整料方式存在的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轴承滚子碰撞受损等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滚子淬火加工的自动上料生产线,包括自动出料机、输送带和整料机构,所述自动出料机包括机架、料斗以及用于放置料箱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左右两侧可竖直翻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该槽体设有用于固定料箱的锁固机构;所述机架在槽体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料斗,用于承接从料箱倒出的轴承滚子;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下方设有所述输送带,且输送带的末端装配有使轴承滚子在竖直方向逐一且平放通行的整料机构。

进一步,所述锁固机构包括挡杆,所述槽体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复数根围绕槽体分布的所述挡杆,且挡杆的上端朝槽体的开口内延伸设置有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锁固机构还包括使复数根所述挡杆同时转动的联动组件。

进一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推拉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槽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呈左右排布地所述挡杆,且挡杆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臂,所述推拉杆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槽体底部,且推拉杆固设有第二连接臂,处于槽体同侧的两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两端与两所述第一连杆之间均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杆。

进一步,还包括使槽体翻转的电机以及电机控制器,所述槽体底部固设有与电机控制器相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二连接臂固设有第一检测体,当锁固机构固定料箱时,所述第一检测体处于第一接近开关的感应区域。

进一步,所述料斗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相连接的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料斗是否缺料。

进一步,所述槽体在开口处倾斜设置有若干便于将料箱放入槽体的第一导向板。

进一步,所述料斗在进料口倾斜设置有若干便于轴承滚子落入料斗的第二导向板。

进一步,所述整料机构包括振动器、挡板以及横截面呈凹字形的料盘,所述振动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料盘的底部,所述挡板可上下调节地横向架设于料盘的上方,且挡板的下边缘与料盘之间形成一道间隙,该间隙在竖直方向仅能通行一个平放状态的轴承滚子。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有复数个横隔板。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配合协作的自动出料机、输送带和整料机构,从而完成轴承滚子淬火前的自动上料和整料工序,不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有效避免了传统上料和整料方式对轴承滚子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

2、本发明中锁固机构的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左右移动推拉杆,便可带动其他联动组件和挡杆同步动作,将料箱锁固于槽体中,操作简单方便。

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红外传感器,从而辅助电机控制器控制槽体的竖直翻转和翻转角度,有效地提高了自动上料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实现轴承滚子的自动上料和整料工序,不仅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和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而且能够有效避免传统上料和整料方式对轴承滚子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视图(未画出整料机构)。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未画出整料机构)。

图3为本发明中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整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发明。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轴承滚子淬火加工的自动上料生产线,包括自动出料机1、输送带2和整料机构3,自动出料机1包括机架11、料斗12以及用于放置料箱14的槽体13,槽体13的左右两侧可竖直翻转地设置于机架11,该槽体13设有用于固定料箱14的锁固机构15;机架11在槽体13的下方设置有料斗12,用于承接从料箱14倒出的轴承滚子;料斗12的出料口下方设有输送带2,且输送带2的末端装配有使轴承滚子在竖直方向逐一且平放通行的整料机构3。

参照图1和图3,锁固机构15包括挡杆151,槽体13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复数根围绕槽体分布的挡杆151,且挡杆151的上端朝槽体13的开口内延伸设置有弯折部152。当挡杆151旋转至使弯折部152同时朝向槽体开口内时,可将料箱14锁固于槽体13中。

参照图1、图2和图3,锁固机构15还包括使复数根挡杆151同时转动的联动组件。具体地,联动组件包括推拉杆154、第一连杆155和第二连杆156,槽体1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呈左右排布地挡杆151,且挡杆151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臂153,推拉杆154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槽体13底部,且推拉杆154固设有第二连接臂157,处于槽体13同侧的两根第一连接臂153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155,第二连接臂157的两端与两根第一连杆155之间均铰接有第二连杆156。左右移动推拉杆154,使得联动组件在第二连接臂157的带动下同步动作,进而使挡杆151实现同步水平转动,最终实现锁固机构15的开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具体地,槽体13通过若干横梁131和纵梁132搭接而成,挡杆151可水平转动地插设于前后两侧的横梁131中,且挡杆151设有防止其沿横梁131下滑的限位柱133。槽体13底部的纵梁132固设有套筒134,推拉杆154可左右移动地穿设于套筒134中,推拉杆154末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限位槽158,限位槽158内配设有一螺纹旋合于套筒134的螺栓135,从而限制推拉杆154的位移距离。

参照图1、图2和图3,自动出料机1还包括使槽体13翻转的电机16以及电机控制器17,槽体13底部固设有与电机控制器17相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18,第二连接臂157固设有第一检测体181,当锁固机构15固定料箱14时,第一检测体181处于第一接近开关18的感应区域。第一接近开关18感应到第一检测体181时,电机控制器17控制电机16旋转,从而控制槽体13竖直翻转,实现倒料工序;第一接近开关18未感应到第一检测体181时,说明锁固机构15处于开启状态,为保证安全,此时槽体13停止翻转。

参照图1和图2,槽体13左侧设有用于控制槽体13翻转角度的行程控制开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程控制开关为第二接近开关。具体地,机架11在槽体左侧设有一弧形板111,该弧形板111上设置有三个弧形槽112,弧形槽112中均可调节地设置有与电机控制器17相连接的第二接近开关19,槽体左侧固设有第二检测体191。根据槽体13的最大翻转角度调整三个第二接近开关19的位置,第二检测体191随着槽体13竖直翻转,当槽体13朝一侧翻转至最大角度时,第二检测体191处于第二接近开关19的感应位置,此时电机控制器17控制槽体13朝另一侧翻转,从而实现缓慢倒料,防止倒料过快。

参照图1和图2,料斗12的侧壁设有与电机控制器17相连接的红外传感器121,用于检测料斗12是否缺料。当红外传感器121检测到料斗12缺料时,则电机控制器17控制槽体13翻转倒料,而当红外传感器121检测到料斗12满料时,则电机控制器17控制槽体13停止翻转倒料。

参照图1、图2和图3,槽体13内设于若干用于防止料箱14撞伤的防撞板137,且防撞板137上还设置有防撞垫(图中未体现)。

参照图1、图2和图3,槽体13在开口处倾斜设置有若干便于将料箱14放入槽体13的第一导向板136。

参照图1,料斗12在进料口倾斜设置有若干便于轴承滚子落入料斗12的第二导向板122。

参照图1和图2,料斗12在出料口可左右移动地设有一用于调节出料口大小的推拉板123,通过左右移动推拉板123调节料斗12的出料口大小,从而控制轴承滚子落到输送带2上的速率。推拉板12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自动推拉板或者手动推拉板。

参照图1和图2,输送带2倾斜设置于料斗12出料口的正下方,输送带2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有复数个横隔板21,用于防止轴承滚子滑动。此外,还可沿输送带2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设置波浪线的护板,来实现防止轴承滚子滑动的目的,但输送带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

参照图4,整料机构3包括振动器31、挡板32以及横截面呈凹字形的料盘33,其中,料盘33通过若干连接板倾斜固设于输送带支架(图中未体现)的末端,振动器3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料盘33的底部,振动器31可以选用现有市场中的绝大多数小型振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选振动器的具体型号,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将振动器31安装于料盘33的底部,因此两者之间的具体安装结构在此不加赘述。

参照图4,具体地,挡板32可上下调节地横向架设于料盘33的上方,使挡板32的下边缘与料盘33之间形成一道间隙34,该间隙34在竖直方向同时有且仅能通行一个平放状态的轴承滚子a。

参照图4,更具体地,挡板32的两端均通过一个调节组件35架设于料盘33。其中,调节组件35包括倒l型支撑杆351,第一螺杆352、第二螺杆353、三通管件354、第一螺母355和第二螺母356。料盘33的外侧壁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倒l型支撑杆351,两根倒l型支撑杆351之间形成安装口350。第一螺杆352的一端焊接于挡板32,另一端沿水平方向穿过安装口350,并且可转动地套设有三通管354,第一螺杆352还在三通管件354的两侧分别旋合有一个第一螺母355,用于固定第一螺杆352和三通管件354。第二螺杆353的下端螺纹连接于三通管件354。三通管件354的上端口焊接有一个用于螺纹连接第二螺杆353的螺母。第二螺杆353的上端穿过安装口,并且第二螺杆353在两根倒l型支撑杆351的上下两侧均旋合有一个第二螺母356,用于固定第二螺杆356和倒l型支撑杆351。为了更好调节和固定,第二螺杆353在第二螺母356与两根倒l型支撑杆351之间还装设有垫片,并且上端的第二螺母356还设有便于旋转调节的触角。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吊机将采购回来的装有轴承滚子的料箱14放置于槽体13内,移动推拉杆154,使得挡杆151的弯折部152朝向并贴合于料箱14,从而将料箱14锁固于槽体13内;根据轴承滚子的最大直径调整好挡板32的高度,保证挡板32的下边缘与料盘33之间的间隙34高度略大于轴承滚子的直径,从而确保其高度方向上有且只能通行一个平放状态的轴承滚子a;由电机控制器17控制槽体32翻转,从而使得料箱14中的轴承滚子倾斜倒入料斗12中;通过移动推拉板123调节料斗12出料口的大小,使得轴承滚子缓慢下落到输送带2上;输送带2将轴承滚子匀速运送至整料机构3的料盘33上,由于受到振动器31的振动作用和挡板32的拦截作用,堆叠或者侧倾的轴承滚子会被整理成平放状态,从间隙34中穿过,并进入淬火工位,从而完成自动上料和整料工序。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