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8469发布日期:2019-11-20 01: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今塑料、纸质快递包装已经不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目前已有可折叠包装箱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高。因此一款可以快速成型,结构简单利于拆装,生态环保且可重复利用的外包装便日渐为人们所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易于折叠,折叠后能够大大减小占地空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包括有底板,底板为矩形底板,底板的四个侧边上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三号侧板及四号侧板,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三号侧板及四号侧板均与矩形底板通过转轴连接;盖板单元上设置在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三号侧板及四号侧板的上方,盖板单元包括有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二号侧板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盖板与四号侧板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盖板远离二号侧板的一端与第二盖板远离四号侧板的一端部分重合,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重合部分形状互补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能够组合成一个盖板。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包括有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片,一号侧板与二号侧板相邻的一侧侧边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片的直角边连接;二号侧板的板面上开有第一通孔,沿着第一通孔边缘一周的板体上开有第一空腔;二号侧板上安装有第一内置转轴,第一内置转轴包括有第一转轴单元及与第一转轴单元连接的第一插杆;第一插杆位于第一空腔内且在第一内置转轴转动时能够在第一空腔内自由移动;第一转轴单元位于第一通孔内,第一转轴单元还与第一连接片的斜边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片,三号侧板与四号侧板相邻的一侧侧边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片的直角边连接;四号侧板的板面上开有第二通孔,沿着第二通孔边缘一周的板体上开有第二空腔;四号侧板上安装有第二内置转轴,第二内置转轴包括有第二转轴单元及与第二转轴单元连接的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位于第二空腔内且在第二内置转轴转动时能够在第二空腔内自由移动;第二转轴单元位于第二通孔内,第二转轴单元还与第二连接片的斜边连接。

第一转轴单元包括有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及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且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能够围绕第一连接轴进行转动,第一连接体与第一插杆连接;第二连接体与第一连接片的斜边连接;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及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通孔内;

第二转轴单元包括有第三连接体、第四连接体及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三连接体及第四连接体,且第三连接体及第四连接体能够围绕第二连接轴进行转动,第三连接体与第二插杆连接;第四连接体与第二连接片的斜边连接;第三连接体、第四连接体及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二通孔内。

第一通孔与二号侧板的侧边的夹角为45°,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体之间的夹角为45°;

第二通孔的轴线与四号侧板的侧边的夹角为45°,第二连接轴与第三连接体之间的夹角为45°。

一号侧板与相邻的二号侧板及四号侧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三号侧板与相邻的二号侧板及四号侧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一号侧板与三号侧板的高度之和不大于一号侧板与三号侧板之间底板的长度。

本发明一种可折叠循环使用的包装容器的有益效果是:易于折叠,可重复利用,折叠后所占体积较小,并且更为坚固,可以更好的保护所装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底板及底板上连接的部分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二号侧板上第一空腔及第一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二号侧板与第一连接片及一号侧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展开过程中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展开过程中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展开工程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展开工程中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的四号侧板与第二连接片及三号侧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三号侧板,4.四号侧板,5.底板,6.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8.第一连接片,9.第二连接片;

2-1.第一通孔,2-2.第一空腔,2-3.第一内置转轴;

2-3-1.第一连接体,2-3-2.第二连接体,2-3-3.第一连接轴,2-3-4.第一插杆;

4-1.第二通孔,4-2.第二空腔,4-3.第二内置转轴;

4-3-1.第三连接体,4-3-2.第四连接体,4-3-3.第二连接轴,4-3-4.第二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成型可折叠包装容器,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底板5,底板5为矩形底板,底板5的四个侧边上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一号侧板1、二号侧板2、三号侧板3及四号侧板4,一号侧板1、二号侧板2、三号侧板3及四号侧板4均与矩形底板5通过转轴连接;盖板单元上设置在一号侧板1、二号侧板2、三号侧板3及四号侧板4的上方,盖板单元包括有第一盖板6及第二盖板7,第一盖板6与二号侧板2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盖板7与四号侧板4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盖板6远离二号侧板2的一端与第二盖板7远离四号侧板4的一端部分重合,第一盖板6与第二盖板7的重合部分形状互补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使第一盖板6与第二盖板7能够组合成一个盖板,一号侧板1、二号侧板2、三号侧板3及四号侧板4及盖板单元的形状均为矩形。

包括有第一连接片8,第一连接片8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片,一号侧板1与二号侧板2相邻的一侧侧边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片8的直角边连接;二号侧板2的板面上开有第一通孔2-1,沿着第一通孔2-1边缘一周的板体上开有第一空腔2-2;二号侧板2上安装有第一内置转轴2-3,第一内置转轴2-3包括有第一转轴单元及与第一转轴单元连接的第一插杆2-3-4;第一插杆2-3-4位于第一空腔2-2内且在第一内置转轴2-3转动时能够在第一空腔2-2内自由移动;第一转轴单元位于第一通孔2-1内,第一通孔2-1的大小刚好能容纳第一转轴单元且在第一转轴单元转动时第一插杆2-3-4不会脱离第一空腔2-2,防止第一内置转轴2-3的脱出,第一转轴单元还与第一连接片8的斜边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连接片9,第二连接片9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片,三号侧板3与四号侧板4相邻的一侧侧边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片9的直角边连接;四号侧板4的板面上开有第二通孔4-1,沿着第二通孔4-1边缘一周的板体上开有第二空腔4-2;四号侧板4上安装有第二内置转轴4-3,第二内置转轴4-3包括有第二转轴单元及与第二转轴单元连接的第二插杆4-3-4;第二插杆4-3-4位于第二空腔4-2内且在第二内置转轴4-3转动时能够在第二空腔4-2内自由移动;第二转轴单元位于第二通孔4-1内,第二通孔4-1刚好能容纳第二转轴单元且在第二转轴单元转动时第二插杆4-3-4不会脱离第二空腔4-2,防止第二内置转轴4-3的脱出,第二转轴单元还与第二连接片9的斜边连接。

第一转轴单元包括有第一连接体2-3-1、第二连接体2-3-2及第一连接轴2-3-3,第一连接轴2-3-3穿过第一连接体2-3-1及第二连接体2-3-2,且第一连接体2-3-1及第二连接体2-3-2能够围绕第一连接轴2-3-3进行转动,第一连接体2-3-1与第一插杆2-3-4连接;第二连接体2-3-2与第一连接片8的斜边连接;第一连接体2-3-1、第二连接体2-3-2及第一连接轴2-3-3位于第一通孔2-1内;

第二转轴单元包括有第三连接体4-3-1、第四连接体4-3-2及第二连接轴4-3-3,第二连接轴4-3-3穿过第三连接体4-3-1及第四连接体4-3-2,且第三连接体4-3-1及第四连接体4-3-2能够围绕第二连接轴4-3-3进行转动,第三连接体4-3-1与第二插杆4-3-4连接;第四连接体4-3-2与第二连接片9的斜边连接;第三连接体4-3-1、第四连接体4-3-2及第二连接轴4-3-3位于第二通孔4-1内。

第一通孔2-1可以为条形通孔,长边与二号侧板2的侧边的夹角为45°,第一连接轴2-3-3与第一连接体2-3-1之间的夹角为45°;

第二通孔4-1可以为条形通孔,长边与四号侧板4的侧边的夹角为45°,第二连接轴4-3-3与第三连接体4-3-1之间的夹角为45°。

一号侧板1与相邻的二号侧板2及四号侧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三号侧板2与相邻的二号侧板2及四号侧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一号侧板1与三号侧板3的高度之和不大于一号侧板1与三号侧板3之间底板5的长度。

一号侧板1与底板5连接的转轴为90°转轴,一号侧板1与第一连接板8连接的第一内置转轴为90°转轴;三号侧板3与底板5连接的转轴为90°转轴,三号侧板3与第二连接板9连接的第一内置转轴为90°转轴;二号侧板2与底板5连接的转轴为180°转轴,四号侧板4与底板5连接的转轴为180°转轴;第一盖板6与二号侧板2连接的转轴为180°转轴,第二盖板7与四号侧板4连接的转轴为180°转轴。

本发明的一种快速成型折叠包装容器,其折叠展开方式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图6中第一盖板6及第二盖板7旋转90°得到如图7;步骤二、然后再将一号侧板1、三号侧板3逐渐往上旋转,一号侧板1及三号侧板3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与二号侧板2、四号侧板4上的转轴带动二号侧板2、四号侧板4向上旋转如图8;步骤三、当一号侧板1及三号侧板3旋转至90°与底板5垂直时箱体成型如图9,最后用螺钉箱将箱体盖板单元与侧板进行固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