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5201发布日期:2019-12-24 14:48阅读:1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电器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安装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等特点的方向发展。操纵盘作为电梯领域中重要的一员也不例外。每一个电梯在轿厢中都会设立一个操纵盘,操纵盘是电梯与乘客主要的交互手段。

通常的操纵盘是由按钮与显示板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也存在采用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乘客只要说出要到达的楼层即可实现楼层的选择。采用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使用更加便捷,满足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然而,现有的采用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各种零部件(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等)均安装在操纵盘的壳体的内部,为保证声音能够传输到壳体内部,需要在壳体上加工出声音能够传输到壳体内部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完全是开放式结构,灰尘、水滴等容易进入到壳体的内部,容易导致操纵盘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使用便捷,能够避免灰尘、水滴等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提高操纵盘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控制器;所述语音输入模块与语音识别模块电性相连;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正面上位于语音输入模块处设有供声音传输到壳体内部的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遮盖装置,以从壳体的外部打开或遮盖通孔;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设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接收感应信号,并控制遮盖装置自动打开或遮盖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为红外线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遮盖装置包括设置在通孔相对两侧的辊体;所述辊体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辊体之间通过设有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其中一个辊体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皮带包括位于壳体正面外部的外连接段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连接段;所述外连接段覆盖在通孔上;所述外连接段和/或内连接段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尺寸大于通孔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正反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嵌设有能够显示电梯所处楼层位置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输入模块为对讲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通过遮盖装置和人体感应装置的的配合使用,在感应到乘客时,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皮带传动,皮带上的开口移动到通孔处,进而打开通孔,使得乘客的声音能够顺畅进入到壳体的内部,并被语音输入模块接收。在感应到乘客离开电梯后,驱动电机带动皮带再次传动,皮带上的开口远离通孔,且通孔被皮带覆盖,进而遮盖住通孔,从而能够避免灰尘、水滴等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有效提高操纵盘的使用寿命,且使用便捷,很好的满足乘客乘坐电梯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皮带的一种结构的平面展开图;

图5为本发明的皮带的另一种结构的平面展开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其中:1、壳体;2、语音识别模块;3、人体感应装置;4、显示屏;5、语音输入模块;51、通孔;6、辊体;61、绕线辊;7、皮带;71、内连接段;72、外连接段;8、驱动机构;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电梯操纵盘,包括壳体1,壳体1一般是由面板和底盒组合形成的封闭结构。壳体1内安装有语音输入模块5、语音识别模块2和控制器。语音输入模块5与语音识别模块2电性相连,语音识别模块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上述零部件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其原理是语音输入模块5接收乘客的语音,并通过语音识别模块2进行识别。控制器根据识别的语音通过电梯控制系统选择要到达的相应楼层。本实施例的语音输入模块5为对讲机或者麦克风,语音识别模块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科大讯飞公司的xfmt101语音识别芯片,控制器为单片机。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电梯操纵盘能够实现语音控制来选择楼层。

在上述的壳体1的正面上位于语音输入模块2处加工有供声音传输到壳体1内部的通孔51,通孔51加工有若干个且呈阵列分布。壳体1上安装有遮盖装置,以从壳体1的外部打开或遮盖上述所有的通孔51。壳体1的正面上安装有人体感应装置3,人体感应装置3接收感应信号,并控制遮盖装置自动打开或遮盖通孔51。上述人体感应装置3优选为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线接近传感器。上述遮盖装置包括安装在通孔51相对两侧的辊体6。如图1所述,辊体6安装在通孔51的上下两侧,当然辊体6也可以安装在通孔51的左右两侧。辊体6与壳体1转动连接,辊体6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壳体1上,辊体6之间通过安装有皮带7传动连接。壳体1上安装有驱动其中一个辊体6转动的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为正反转电机,也可以不是正反转电机,依据实际需要而定。驱动机构8的位置可以是任意位置。皮带7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包括位于壳体1正面外部的外连接段72和位于壳体1内部的内连接段71。外连接段72覆盖在通孔6上。在壳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绕线辊61,内连接段71和外连接段72依次绕过辊体6和绕线辊61,在皮带7传动过程中,内连接段71和外连接段72可以自由进出壳体1。在外连接段72和/或内连接段71上加工有开口9,开口9尺寸大于通孔51尺寸。此外,为直观反映楼层的位置,在壳体1的正面嵌装有能够显示电梯所处楼层位置的显示屏4。

工作原理:乘客在进入电梯,并站立在壳体1的前方,人体感应装置3感应到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8动作,人体感应装置3也可以通过内嵌的控制程序控制驱动机构8动作,驱动机构8驱动皮带7传动,将皮带7上的开口9移动到通孔51处,进而通孔51打开,乘客可以进行语音输入所需要到达的楼层,乘客的语音被语音输入模块5接收,并通过语音识别模块2识别,识别后的语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识别的语音通过电梯控制系统选择要到达的相应楼层。当乘客离开电梯时,人体感应装置3再次收到信号,并如上所述控制驱动机构8反向动作或继续向同一方向动作,皮带7反向移动或者继续移动,带动开口9离开通孔51,处于外部的外连接段72将通孔51覆盖。以实现对通孔51的遮盖。

本实施例在操纵盘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避免灰尘、水滴等进入到壳体1的内部,有效提高操纵盘的使用寿命,且使用便捷,很好的满足乘客乘坐电梯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