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3706发布日期:2019-11-08 21:0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输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传输带是传输器械中的一种,传输带适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的物料输送,具有拉伸强度大、寿命长、使用伸长小、耐曲挠性好、用于长距离、大跨度、大运量和高速度物料输送。常用于流水线以及仓库货物的流转包装。

传输带的选材:抗拉体选用高强度、低延伸镀锌铜丝绳,芯胶采用与钢丝绳粘合性好、耐疲劳、耐老化、弹性好的胶料,覆盖胶选用强度高、耐磨、耐老化胶料组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处关键的发明点:

(1)在检测到往复式传输带的带体发亮时,确定为传输带偏滑,对相应的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从而降低传输带上的物品的滑脱概率;

(2)根据图像信号特点选择少量图像数据进行内容分析以确定执行感光度调整操作的具体策略,从而不需要对全部图像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减少图像处理的运算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旋转轴,用于缠绕往复式传输带,以为所述往复式传输带的往复式运动提供动力。

更具体地,在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于通过其主轴的旋转带动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

更具体地,在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传输带偏滑命令时,对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还用于在接收到传输带可靠命令时,不对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电子眼采集设备,设置在往复式传输带的顶部,用于对往复式传输场景进行图像采集操作,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传输场景图像;第一分析设备,与所述电子眼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传输场景图像,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的信噪比进行测量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当前信噪比;第二分析设备,与所述第一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信噪比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执行平均式宏块处理,以获得各个图像宏块,所述当前信噪比越小,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执行平均式宏块处理获得的每一个图像宏块越大;信号选择设备,与所述第二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输场景图像的各个图像宏块,选择传输场景图像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四个图像宏块作为四个待分析图像宏块并输出;参数输出设备,与所述信号选择设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四个待分析图像宏块的感光度,并将所述四个待分析图像宏块的感光度的均值作为待处理感光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如上述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用于在检测到往复式传输带的带体发亮时,确定为传输带偏滑,对相应的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

本发明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安全可靠、应用广泛。由于在检测到往复式传输带的带体发亮时,确定为传输带偏滑,对相应的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从而降低传输带上的物品的滑脱概率。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所应用的往复式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装置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减速器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

当前,在往复式传输带的使用中,一旦往复式传输带由于使用频繁而导致带体发亮,则容易导致带体的摩擦系数变小,在较高速率的传输模式下被传输物体滑脱的概率增大,因此,需要在带体变滑的同时及时降低往复式传输带的传输速率。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所应用的往复式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包括:

旋转轴,用于缠绕往复式传输带,以为所述往复式传输带的往复式运动提供动力。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于通过其主轴的旋转带动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传输带偏滑命令时,对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还用于在接收到传输带可靠命令时,不对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

电子眼采集设备,设置在往复式传输带的顶部,用于对往复式传输场景进行图像采集操作,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传输场景图像;

第一分析设备,与所述电子眼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传输场景图像,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的信噪比进行测量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当前信噪比;

第二分析设备,与所述第一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信噪比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执行平均式宏块处理,以获得各个图像宏块,所述当前信噪比越小,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执行平均式宏块处理获得的每一个图像宏块越大;

信号选择设备,与所述第二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输场景图像的各个图像宏块,选择传输场景图像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四个图像宏块作为四个待分析图像宏块并输出;

参数输出设备,与所述信号选择设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四个待分析图像宏块的感光度,并将所述四个待分析图像宏块的感光度的均值作为待处理感光度;

数据调整设备,与所述参数输出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待处理感光度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进行感光度调整操作,所述待处理感光度距离预设感光度阈值的差值越大,对所述传输场景图像进行感光度调整操作的幅度越大;

灰度测量设备,与所述数据调整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接收到的已处理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各个灰度值,对所述各个灰度值进行从小到大的数值排序,以将中央序号的灰度值作为典型灰度值输出;

数据映射设备,分别与所述减速器和所述灰度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典型灰度值超过预设灰度阈值时,发出传输带偏滑命令;

其中,所述数据调整设备还输出进行感光度调整操作后获得的已处理图像;

其中,所述数据映射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典型灰度值未超过所述预设灰度阈值时,发出传输带可靠命令。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

在所述数据映射设备中,所述预设灰度阈值被设定为超过128且小于255。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flash闪存,分别与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分别存储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的当前输入数据。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光纤通信接口,与所述灰度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灰度测量设备的当前发送数据通过光纤通信链路进行发送。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分别与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

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soc芯片来实现且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被集成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所述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湿度传感设备,分别与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分别检测所述灰度测量设备和所述数据映射设备的外壳湿度。

同时,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还搭建了一种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如上述的传输器械运行模式调整装置,用于在检测到往复式传输带的带体发亮时,确定为传输带偏滑,对相应的驱动电机的主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

另外,systemonchip,简称soc,也即片上系统。从狭义角度讲,他是信息系统核心的芯片集成,是将系统关键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从广义角度讲,soc是一个微小型系统,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倾向将soc定义为将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或片外存储控制接口)集成在单一芯片上,他通常是客户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标准产品。

soc定义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是他的构成,其二是他形成过程。系统级芯片的构成可以是系统级芯片控制逻辑模块、微处理器/微控制器cpu内核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嵌入的存储器模块、和外部进行通讯的接口模块、含有adc/dac的模拟前端模块、电源提供和功耗管理模块,对于一个无线soc还有射频前端模块、用户定义逻辑(他可以由fpga或asic实现)以及微电子机械模块,更重要的是一个soc芯片内嵌有基本软件(rdos或cos以及其他应用软件)模块或可载入的用户软件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动和同等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