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束线带、扎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型扎带结构。
背景技术:
扎带一种线材束缚锁紧装置,可便捷的进行线材的绑扎束缚,并且可自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机械、电子、建筑、汽车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现有的扎带均由一根表面成型有齿的束带和带有定位孔的连接部组成,使用时将束带插入连接部内,通过束带表面的齿与连接孔内的定位齿组成棘轮结构,进行自锁,可在紧密束缚的同时防止脱开。
现有的束带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车辆内部线材绑扎时,由于线材较多,通常需要将线材分组绑扎,现有的一根扎带只能束缚一组线材,绑扎过程需要的扎带较多,浪费较严重;2、扎带的接头容易挤压线材,导致布线空间内的线材组之间的间隙较大,浪费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用型扎带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单根扎带实现多组线材的固定,节省扎带用量,并且减少线材组之间的间隙,节约布线空间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用型扎带结构,包括一侧表面成型有斜齿的齿带部和位于该齿带部一端的尖部,所述齿带部另一端设置有n个单连接部和n-1个双连接部,其中n≥2,所述单连接部和所述双连接部交错设置,且单连接部与双连接部之间通过过渡带连接,所述尖部、所述齿带部、所述单连接部、所述双连接部和所述过渡带一体成型;
所述单连接部包括单连接套环和咬合齿带部定位的单连接止回结构,所述单连接套环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单连接套环内侧为单连接定位孔,所述单连接止回结构设置于所述单连接定位孔靠近所述齿带部一侧,所述单连接定位孔轴向与所述齿带部正面垂直;
所述双连接部包括双连接套环和咬合齿带部定位的双连接止回结构,所述双连接套环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双连接套环内侧为双连接定位孔,所述双连接止回结构设置于所述双连接定位孔远离所述齿带部一侧,所述双连接定位孔轴向与所述齿带部正面垂直;
所述单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双连接部以两者之间的过渡带长度方向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尖部为一体成型在齿带部一端且表面无齿的锥状结构,且该尖部远离齿带部一端为锥状结构的尖端。
作为优选,所述单连接部共设置有2个,所述双连接部共设置有1个。
作为优选,所述单连接止回结构包括第一卡块和成型在第一卡块上的配合所述斜齿锁紧的第一棘齿。
作为优选,所述双连接止回结构包括第二卡块和成型在第二卡块上的配合所述斜齿锁紧的第二棘齿。
作为优选,所述单连接定位孔内壁与所述第一卡块设置第一棘齿的面形成齿带通道,该齿带通道可与所述齿带部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双连接定位孔内壁与所述第二卡块设置第二棘齿的面形成齿带通道,该齿带通道可与所述齿带部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带与所述齿带部的宽度厚度均一致。
作为优选,距所述齿带部最远的单连接部表面设置有吊环,该吊环与该单连接部一体成型。
一种多用型扎带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齿带部的所述尖部插入距该齿带最近的所述单连接部,使该齿带部的斜齿与该单连接部的单连接止回结构卡接配合,形成一紧固线束的封闭环状结构;
b、将步骤a中穿过单连接部的齿带部的尖部插入与该单连接部相邻的双连接部,将该齿带部的斜齿与双止回结构卡接配合,形成第二个紧固线束的封闭环状;
c、重复a、b步骤,直至齿带部穿过第n个单连接部,此时,齿带部与单连接部和双连接部,共组成2n-1个紧固线束的封闭环状结构。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齿带部与多组单连接部和双连接部的插接配合,可将此扎带分为多个束线区,实现单根扎带的分组绑扎,且各组线材相互独立,可减少扎带的使用,减少浪费;
2、通过单根扎带实现的分组绑扎,同一绑扎位置仅有一根接头,节省了不限区域的空间,减少了对线材的挤压,提高布线的空间利用率;
3、线材分组绑扎后,不同线材组之间相互连接,可防止线材组脱落,稳定性好,且便于后期的定位固定;
4、在单组线材绑扎固定式,可将齿带部依次穿过单连接部和相邻的双连接部,从而提高齿带部的止回性能,提高线束绑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单连接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连接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齿带部;2、尖部;3、单连接部;301、单连接套环;302、单连接止回结构;303、单连接定位孔;4、双连接部;401、双连接套环;402、双连接止回结构;403、双连接定位孔;5、吊环;6、过渡带;7、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型扎带结构,包括一侧表面成型有斜齿的齿带部1和位于该齿带部1一端的尖部2,齿带部1另一端设置有n个单连接部3和n-1个双连接部4,其中n≥2,单连接部3和双连接部4交错设置,单连接部3比双连接部4多一个,可保证直接连接齿带部1的为单连接部3,且扎带端部的也为单连接部3,且单连接部3与双连接部4之间通过过渡带6连接,尖部2、齿带部1、单连接部3、双连接部4和过渡带6一体成型,线材绑扎时,将齿带部1的尖端依次贯穿单连接部3、双连接部4,而后再次贯穿单连接部3和双连接部4并循环,即可实现单根扎带对多组线材的绑扎固定;单连接部3包括单连接套环301和咬合齿带部1定位的单连接止回结构302,单连接止回结构302包括第一卡块和成型在第一卡块上的配合斜齿锁紧的第一棘齿,单连接套环301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单连接套环301内侧为单连接定位孔303,单连接止回结构302设置于单连接定位孔303靠近齿带部1一侧,单连接定位孔303轴向与齿带部1正面垂直,单连接定位孔303内壁与第一卡块设置第一棘齿的面形成齿带通道,该齿带通道可与齿带部1间隙配合,齿带部1插入齿带通道内部后,设置斜齿的面与第一卡块上设置棘齿的面贴合,且斜齿与第一棘齿在齿带部1贯穿方向的反向咬合,起到止回作用,另外三面分别与单连接定位孔303的三个内壁贴合,可提高斜齿与第一棘齿咬合的紧密度;双连接部4包括双连接套环401和咬合齿带部1定位的双连接止回结,双连接止回结构402包括第二卡块和成型在第二卡块上的配合斜齿锁紧的第二棘齿,双连接套环401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双连接套环401内侧为双连接定位孔403,双连接止回结构402设置于双连接定位孔403远离齿带部1一侧,双连接定位孔403轴向与齿带部1正面垂直,双连接定位孔403内壁与第二卡块设置第二棘齿的面形成齿带通道,该齿带通道可与齿带部1间隙配合,齿带部1插入齿带通道内部后,设置斜齿的面与第二卡块上设置第二棘齿的面贴合,且斜齿与棘齿在齿带部1贯穿方向的反向咬合,起到止回作用,另外三面分别与双连接定位孔403的三个内壁贴合,可提高斜齿与第二棘齿咬合的紧密度;单连接部3和与其相邻的双连接部4以两者之间的过渡带6长度方向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如此设置,可在穿接齿带部1时,保证带斜齿的面始终与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设置棘齿的面接触,从而形成连续的并带止回的环状结构。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尖部2为一体成型在齿带部1一端且表面无齿的锥状结构,且该尖部2远离齿带部1一端为锥状结构的尖端,通过在齿带部1端头设置尖部2,可便于齿带部1与单连接部3和双连接部4的插接配合;
单连接部3共设置有2个,双连接部4共设置有1个,如此设置,可通过两个单连接部3和一个双连接部4形成3个绑扎线束7的环状结构,从而对三组线束7进行分组绑扎;
过渡带6与齿带部1的宽度厚度均一致,如此设置,过渡带6与齿带部1结构强度相近,可提高扎带结构本身的结构强度;
距齿带部1最远的单连接部3表面设置有吊环5,该吊环5与该单连接部3一体成型,如此设置,通过在距齿带部1最远的单连接部3上设置吊环5,可在使用时,将细铁丝穿入吊环5内,便于扎带的取放使用,并且能够在线束7绑扎完成后在吊环5内插入细铁丝进行外部设备或部件的连接。
一种多用型扎带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齿带部1的尖部2插入距该齿带最近的单连接部3,使该齿带部1的斜齿与该单连接部3的单连接止回结构302卡接配合,形成一紧固线束7的封闭环状结构,拉紧该环状结构对内部的线束7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第一组线束7的绑扎;
b、将步骤a中穿过单连接部3的齿带部1的尖部2插入与该单连接部3相邻的双连接部4,将该齿带部1的斜齿与双止回结构卡接配合,形成第二个紧固线束7的封闭环状,而后将齿带部1端头的尖部2插入,拉紧齿带部1的活动端,该环状结构对内部的线束7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第二组线束7的绑扎;
c、重复a、b步骤,直至齿带部1穿过第n个单连接部3,此时,齿带部1与单连接部3和双连接部4,共组成2n-1个紧固线束7的封闭环状结构,拉紧齿带部1的活动端,即可形成2n-1个固定线束7的环状绑扎结构。
通过齿带部1与多组单连接部3和双连接部4的插接配合,可将此扎带分为多个束线区,实现单根扎带的分组绑扎,且各组线材相互独立,可减少扎带的使用,减少浪费;
通过单根扎带实现的分组绑扎,同一绑扎位置仅有一根接头,节省了不限区域的空间,减少了对线材的挤压,提高布线的空间利用率;
线材分组绑扎后,不同线材组之间相互连接,可防止线材组脱落,稳定性好,且便于后期的定位固定;
在单组线材绑扎固定式,可将齿带部1依次穿过单连接部3和相邻的双连接部4,从而提高齿带部1的止回性能,提高线束7绑扎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