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靠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9460发布日期:2019-10-23 01:5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靠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翻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靠板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过去多以敞车运输为主,目前,铁路运输集装箱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一个主流。现有的敞车翻车机的靠板,一般距离敞车侧柱的距离不大于150mm,一般采用双层液压缸水平驱动,撑杆与靠板的下端或上端铰接的模式,撑杆的下支撑一般布置在靠板行程的中间。

敞车的宽度为3.2米左右;集装箱的宽度为2.5米左右。靠板的作用是靠住敞车侧面及集装箱侧面,但是由于靠集装箱时行程巨大,导致现有敞车用靠车板伸出及收回过程倾斜巨大,轨迹难以控制,靠板动作轨迹倾斜不定。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靠板装置。本发明对现有的敞车靠板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靠集装箱时,靠板倾斜情况及运动轨迹可控。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靠板装置,包括用于靠住铁路敞车或集装箱的靠板体,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靠近/远离铁路敞车或集装箱,还包括,侧支撑靠板撑杆和侧支撑与靠板挡板,所述侧支撑靠板撑杆的上部通过位于靠板体侧面的侧支撑靠板撑杆铰点同靠板体转动连接,其下部通过靠板撑杆下铰点同撑杆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撑杆支座保持固定,所述侧支撑与靠板挡板布置在侧撑杆与靠板体之间,其用于限制靠板体的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靠板体置于原位时,侧支撑靠板撑杆的上部与靠板体通过靠板挡板贴合,此时,靠板体与侧支撑靠板撑杆的下部存在预设角度。

本发明通过将靠板撑杆同靠板的铰点,从现有的靠板中线(靠板的下方或上方),移到靠板的侧后方,并在靠板撑杆同靠板下方,设一个突出的挡板,利用靠板的自重使其下方同靠板撑杆挡板接触,从而控制靠板运行轨迹为:在靠板同集装箱(或敞车)侧面接触前,靠板同靠板撑杆结合在一起转动,从而达到轨迹可控的目的,本发明简捷、可靠,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集装箱及敞车翻车机面临的靠板难题,实现集装箱的不离车作业,并可同敞车兼容作业。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翻车机技术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是现有的下部撑杆靠板装置在原位等待靠集装箱或敞车的截面图;

附图2,是现有的下部撑杆靠板装置在向集装箱侧面移动过程摆动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3,是现有的下部撑杆靠板装置在从集装箱侧面返回过程摆动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4,是现有的上部撑杆靠板装置在原位等待靠集装箱或敞车的截面图;

附图5,是现有的上部撑杆靠板装置在向集装箱侧面移动过程摆动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6,是现有的上部撑杆靠板装置在从集装箱侧面返回过程摆动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中,侧面撑杆靠板装置在原位等待靠集装箱或敞车的截面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中,去掉液压缸的侧面撑杆靠板装置在原位等待靠集装箱或敞车的截面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中,侧面撑杆靠板装置向集装箱侧面移动过程的截面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中,去掉液压缸的侧面撑杆靠板装置向集装箱侧面移动过程的截面图;

附图11,是本发明中,侧面撑杆靠板装置靠住集装箱侧面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12,是本发明中,去掉液压缸的侧面撑杆靠板装置靠住集装箱侧面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13,是本发明中,侧面撑杆靠板装置从集装箱侧面向回移动过程的截面图;

附图14,是本发明中,去掉液压缸的侧面撑杆靠板装置从集装箱侧面向回移动过程的截面图;

附图15,是本发明中,侧面撑杆靠板装置从集装箱侧面返回后的截面图;

附图中,1、靠板体;2、上液压缸;3、下液压缸;4、下支撑靠板撑杆;5、撑杆支座;6、上液压缸前铰点;7、上液压缸后铰点;8,下液压缸前铰点;9、下液压缸后铰点;10、下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1、靠板撑杆下铰点;12、敞车;13、集装箱;14、上支撑靠板撑杆;15、上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6、侧支撑靠板撑杆;17、侧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8、侧支撑与靠板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是对现有技术进行的改进,现有结构与本申请不同点,可以在图1-3中明显看出,现有技术的下支撑靠板撑杆4,其上部通过下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0同靠板体1相连,其下部通过靠板撑杆下铰点11同撑杆支座5相连,在垂直方向支撑靠板体1;下支撑靠板撑杆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下部同撑杆支座5相连的靠在板撑杆下铰点11位于靠板中心的靠紧敞车及集装箱侧,保证原位时靠板体1没有向外倾斜的趋势;

现有技术的下支撑靠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靠板原位时,下支撑靠板撑杆4向后倾斜,下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0处,存在向后的分力。在上液压缸2与下液压缸3向前推动靠板体1时,由于下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0处向后的分力的存在,下液压缸3处的阻力要大于上液压缸2处的阻力,因此上液压缸2一般先动作,导致出现图2靠板体1上部向前倾斜的现象;当返回时,下支撑靠板撑杆4向前倾斜,下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0处,存在向前(向敞车)的分力,因此,下液压缸3处的阻力要大于上液压缸2处的阻力,因此上液压缸2一般先动作,导致出现图3靠板体1上部向后倾斜的现象。

上支撑靠板撑杆14,是现有的另外一种靠板支撑形式;上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5,是现有的上支撑靠板撑杆14同靠板体1的铰接点;

如附图4-6所示的上支撑靠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靠板原位时,上支撑靠板撑杆4向后倾斜,上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5处,存在向后的分力。在上液压缸2与下液压缸3向前推动靠板体1时,由于上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5处向后的分力的存在,上液压缸2处的阻力要大于下液压缸3处的阻力,因此下液压缸3一般先动作,导致出现图5靠板体1下部向前倾斜的现象;当返回时,上支撑靠板撑杆14向前倾斜,上支撑靠板撑杆上铰点15处,存在向前(向敞车)的分力,因此,上液压缸2处的阻力要大于下液压缸3处的阻力,因此下液压缸3一般先动作,导致出现图6靠板体1上部向前倾斜的现象。

由于减小了角度,及靠板自重参与了倾斜纠正,上支撑靠板的效果理论上要好于下支撑靠板的效果,但实际使用过程仍存在倾斜、扭动等问题,靠板动作轨迹复杂多变。

上述靠板倾斜现象在靠敞车12时,由于间距很小,情况不明显,当靠集装箱时,由于靠车距离很大,情况将非常严重。

如图7-15所示,显示了本发明的侧支撑靠板的结构及动作过程,其中,撑杆支座5,其固定在转子上。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13及敞车12两用翻车机靠板装置,包括用于靠住铁路敞车12或集装箱13的靠板体1,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靠近/远离铁路敞车12或集装箱13,还包括,侧支撑靠板撑杆和侧支撑与靠板挡板,所述侧支撑靠板撑杆的上部通过位于靠板体1侧面的侧支撑靠板撑杆铰点同靠板体1转动连接,其下部通过靠板撑杆下铰点同撑杆支座5转动连接,所述撑杆支座5保持固定,所述侧支撑与靠板挡板布置在侧撑杆与靠板体1之间,其用于限制靠板体1的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所述靠板体1通过液压缸控制行程,即所述外力为液压缸的推力和拉力,从而靠近/远离铁路敞车12或集装箱13。所述液压缸包括上液压缸2、下液压缸3,所述上液压缸2的后铰点同转子相连,上液压缸2的前铰点同靠板体1相连,所述下液压缸3的后铰点同转子相连,前铰点同靠板体1相连,上液压缸2和下液压缸3一起为靠板体1提供运动动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靠板体1置于原位时,侧支撑靠板撑杆的上部与靠板体1通过靠板挡板贴合,此时,靠板体1与侧支撑靠板撑杆的下部存在预设角度。

本发明的新靠板装置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靠板撑杆的上铰点17放置到靠板体1的侧面,并在侧支撑靠板撑杆16在与靠板体1之间设侧支撑与靠板挡板18。

敞车12进入翻车机后,由靠板体1靠住其侧面;集装箱13由铁路平车运入后,由靠板体1靠住其侧面;本发明在向前靠箱或车时:由于靠板体1位于靠板侧撑杆的上铰点17的侧面,靠板体1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上液压缸2的拉力要大于下液压缸3处的拉力。由于侧支撑与靠板挡板18的存在,靠板体1在前端遇到敞车及集装箱侧面阻力前,同侧支撑靠板撑杆16贴合。

当上液压缸2与下液压缸3向前推动靠板体1向敞车或集装箱移动时,由于侧撑杆的上铰点17的存在,靠板体1将同侧支撑靠板撑杆16一起绕靠板撑杆下铰点11转动,整个靠板体1的倾斜角度基本可控。当靠板体1上部的前端同集装箱或敞车接触后,下液压缸3推动靠板体1下部向前动作,直至整个靠板贴紧敞车12或集装箱13,完成靠箱或车动作。

向后从靠箱或车处返回时:

由于靠板体1位于靠板侧撑杆的上铰点17的侧面,靠板体1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上液压缸2的回拉阻力要大于下液压缸3处的回拉阻力。下液压缸3将先动作,直至侧支撑与靠板挡板18与靠板体1接触,靠板体1同侧支撑靠板撑杆16贴合后,靠板体1将同侧支撑靠板撑杆16一起绕靠板撑杆下铰点11转动,直至整个靠板体上端到位受阻,完成靠板回位动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