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1685发布日期:2019-12-06 21:2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涉及一种智能制造产品输送线上,对产品进行排码摆放以调整位置的排码器,属于智能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对产品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整归正,并且在下放产品时能够使产品和传送带保持同速实现相对静止,避免下放时受到传送带的提速发生摆动的产片排码器。



背景技术:

在产品输送线上,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碰撞或者是震动而产生位置的偏移,造成后续工序难以准确识别抓取,接收时发生错乱影响生产线的正常流畅运作,而现有的产品调整机构在调整时大多采用两侧导向板进行中心导向或者是直接由移动的机械手进行位置摆放,导向板在导向时会导致产品与导向板发生摩擦碰触,产品容易发生角度的偏动,在最后归复到传送中心时产品角度摆放发生偏斜,而调整机械手多为二轴平移结构,在将调整完后的产品放到传送带上时,移动的传送带会给产品瞬间施加移动的初速度导致产品发生晃动,使得产品再次发生角度和位置的偏动对后续工艺造成影响。

公告号cn207209301u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产品输送的自动调整导向机构,包括平台和产品输送件,所述产品输送件向平台输送微型产品,所述平台通过导向片与主体相连,所述主体上设有u型槽,所述主体固定板通过u型槽与螺钉和主体相连,所述导向片的材质竹纤维,所述主体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该调整机构通过导向片进行导向,导向后的产品其位置虽归复到中心,但是调整后的产品角度容易产生偏斜。

公告号cn105398794a公开了一种流水线流出产品位置-角度调整设备,包括平移机构、安装于平移机构的两轴机器手、用以检测产品位置与角度的视觉检测系统、用以抓放产品的抓放部件、控制系统;两轴机器手、平移机构、视觉检测系统和抓放部件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该装置采用两轴式机械手,在将调整好的产品重新放回传送带时,由于传送带处于移动状态,产品在放到移动的传送带上受到较大的提速初速度容易发生摆动而产生位置和角度的再偏移,设备无法对产品进行无后遗症式的准确位置角度纠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提供了一种能够对产品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整归正,并且在下放产品时能够使产品和传送带保持同速实现相对静止,避免下放时受到传送带的提速发生摆动的产片排码器。

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由滑杆、滑动架、滑块、一号丝杠、二号丝杠、一号电机、控制箱、支架、二号电机、吸盘、摄像头、测距传感器、固定座、真空发生器、电动伸缩杆、连接耳和回转台组成,滑杆置于支架一端顶部,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和支架固定连接,二号丝杠置于支架另一端顶部,且和滑杆相对称,所述二号丝杠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支架固定连接,二号电机置于支架上,且二号电机的电机轴和二号丝杠的一端相连接,滑动架置于滑杆和二号丝杠之间,所述滑动架的一端置有两个连接耳,且两个连接耳可滑动的套置于滑杆上,所述滑动架的另一端置有两个连接耳,且两个连接耳和二号丝杠相螺接,所述滑动架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从上向下贯穿滑动架,滑块可滑动的置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凸块,且凸块可滑动的卡置于滑动架上,所述滑块中间开有螺纹孔,且横向贯穿滑块,一号丝杠置于滑动槽内,且从滑动上的螺纹孔内穿过,所述一号丝杠通过螺纹孔和滑块相螺接,所述一号丝杠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滑动架固定连接,一号电机置于滑动架一端,且一号电机的电机轴和一号丝杠一端相连接,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置于滑块底部,回转台置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所述回转台的底部置有吸盘安装板,所述吸盘安装板为六边形结构,多个吸盘分别置于吸盘安装板底部,所述吸盘安装板的顶部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吸盘安装板内部置有气道,且气道连通多个吸盘和真空发生器,所述支架的一侧顶部中间位置置有摄像头,所述支架的一侧两边缘分别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置有测距传感器,控制箱置于支架上,所述控制箱内置有信号转换器,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测距传感器、摄像头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数据处理器,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控制器,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和电动伸缩杆、真空发生器、回转台、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相连接,所述支架采用钢材焊接制作,所述支架上置有多根加强筋,所述一电机外侧置有防滑罩,所述二号电机外侧置有防护罩,所述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相邻,所述一号丝杠和二号丝杠空间垂直,所述一号丝杠高度低于二号丝杠,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小于滑动架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滑动槽沿滑动架横向延伸,且滑动槽端部和滑动架对应端部之间置有一段距离,所述支架的底部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竖直支撑部分更改为可升降的液压支架。

有益效果。

一、对产品进行有效的位置角度纠偏,且放置时和传动带同速不易造成产品晃动,纠偏的准确性更高。

二、吸盘式调整不会对产品造成碰撞损伤。

三、丝杠式位置调节,增加调整准确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滑动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3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滑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5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为:滑杆(1),滑动架(2),滑块(3),一号丝杠(4),二号丝杠(5),一号电机(6),控制箱(7),支架(8),二号电机(9),吸盘(10),摄像头(11),测距传感器(12),固定座(13),真空发生器(14),电动伸缩杆(15),连接耳(16),回转台(17),产品(18),液压支架(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由滑杆(1)、滑动架(2)、滑块(3)、一号丝杠(4)、二号丝杠(5)、一号电机(6)、控制箱(7)、支架(8)、二号电机(9)、吸盘(10)、摄像头(11)、测距传感器(12)、固定座(13)、真空发生器(14)、电动伸缩杆(15)、连接耳(16)、和回转台(17)组成,滑杆(1)置于支架(8)一端顶部,所述滑杆(1)的两端分别和支架(8)固定连接,二号丝杠(5)置于支架(8)另一端顶部,且和滑杆(1)相对称,所述二号丝杠(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支架(8)固定连接,二号电机(9)置于支架(8)上,且二号电机(9)的电机轴和二号丝杠(5)的一端相连接,滑动架(2)置于滑杆(1)和二号丝杠(5)之间,所述滑动架(2)的一端置有两个连接耳(16),且两个连接耳(16)可滑动的套置于滑杆(1)上,所述滑动架(2)的另一端置有两个连接耳(16),且两个连接耳(16)和二号丝杠(5)相螺接,所述滑动架(2)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从上向下贯穿滑动架(2),滑块(3)可滑动的置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块(3)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凸块,且凸块可滑动的卡置于滑动架(2)上,所述滑块(3)中间开有螺纹孔,且横向贯穿滑块(3),一号丝杠(4)置于滑动槽内,且从滑动上的螺纹孔内穿过,所述一号丝杠(4)通过螺纹孔和滑块(3)相螺接,所述一号丝杠(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滑动架(2)固定连接,一号电机(6)置于滑动架(2)一端,且一号电机(6)的电机轴和一号丝杠(4)一端相连接,电动伸缩杆(15)的固定端固定置于滑块(3)底部,回转台(17)置于电动伸缩杆(15)的伸缩端上,所述回转台(17)的底部置有吸盘(10)安装板,所述吸盘(10)安装板为六边形结构,多个吸盘(10)分别置于吸盘(10)安装板底部,所述吸盘(10)安装板的顶部置有真空发生器(14),所述吸盘(10)安装板内部置有气道,且气道连通多个吸盘(10)和真空发生器(14),所述支架(8)的一侧顶部中间位置置有摄像头(11),所述支架(8)的一侧两边缘分别置有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上置有测距传感器(12),控制箱(7)置于支架(8)上,所述控制箱(7)内置有信号转换器,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测距传感器(12)、摄像头(11)相连接,所述控制箱(7)内置有数据处理器,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控制箱(7)内置有控制器,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和电动伸缩杆(15)、真空发生器(14)、回转台(17)、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9)相连接,所述支架(8)采用钢材焊接制作,所述支架(8)上置有多根加强筋,所述一电机外侧置有防滑罩,所述二号电机(9)外侧置有防护罩,所述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9)相邻,所述一号丝杠(4)和二号丝杠(5)空间垂直,所述一号丝杠(4)高度低于二号丝杠(5),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小于滑动架(2)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滑动槽沿滑动架(2)横向延伸,且滑动槽端部和滑动架(2)对应端部之间置有一段距离,所述支架(8)的底部置有防滑垫;

使用时,首先对支架(8)进行安装,使传送带从支架(8)中间穿过,并且使支架(8)不带摄像头(11)的另一侧位于产品(18)传输方向上,两个测距传感器(12)对称位于传送带的两侧,产品(18)传送过程中经过测距传感器(12)时,传送带两侧的测距传感器(12)分别对产品(18)进行距离检测,并且将检测信号传输给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进行模数信号转换后,传输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根据内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对距离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产品(18)相较于传送带中心的偏移距离,同时摄像头(11)对产品(18)进行实时图像拍摄,并且将拍摄图像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将图像信号和内部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计算得出产品(18)归附正态所需调整的角度,然后数据处理器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电机(6)转动,一号电机(6)带动一号丝杠(4)旋转,一号丝杠(4)旋转时位置固定,且一号丝杠(4)和滑块(3)相螺接,进而一号丝杠(4)和滑块(3)形成螺旋推进结构,使得滑块(3)在一号丝杠(4)上进行位置滑动,使得滑块(3)底部的吸盘(10)正对待纠正产品(18),然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15)伸长,控制真空发生器(14)启动,真空发生器(14)对吸盘(10)进行抽气使吸盘(10)吸附在产品(18)上,然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15)收缩将产品(18)提起,此时控制器控制回转台(17)进行旋转调正角度对产品(18)进行角度调正,接着一号电机(6)通过一号丝杠(4)控制滑块(3)移动将产品(18)移动到传送带中心,然后控制器控制二号电机(9)启动,二号电机(9)旋转带动二号丝杠(5)旋转,二号丝杠(5)和滑动架(2)另一端的连接耳(16)相螺接,形成螺旋推进结构,使得滑动架(2)沿着滑杆(1)与二号丝杠(5)向产品(18)传送方向进行移动,且使得移动的滑动架(2)速度与传送带传送速度相同,以此满足产品(18)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使得将产品(18)放回传送带时产品(18)不会产生晃动,然后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15)和真空发生器(14),电动伸缩杆(15)伸长将产品(18)进行下放,产品(18)下放至传送带上的那一刻,真空发生器(14)停止工作使吸盘(10)松开将产品(18)完全放置在传送带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支架(8)的竖直支撑部分替换为可升降的液压支架(19);使用时,方便对不同高度的产品(18)进行适应性调节高度,方便使用。

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测距传感器(12)、摄像头(11)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数据处理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测距传感器(12)传输的距离信号,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产品(18)相较于传送带中心的偏移距离,并且接受摄像头(11)传输的图像信号,并且和内部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计算比对,得出产品(18)归附正态所需调整的角度,当产品(18)存在距离偏移和角度偏差时,控制器发送执行指令;

所述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执行数据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能够控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9)、真空发生器(14)、回转台(17)、电动伸缩杆(15)工作;

所述滑动槽从上向下贯穿滑动架(2)的设计,能够使滑块(3)底部从滑动槽内露出,以便电动伸缩杆(15)的安装;

所述滑块(3)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凸块,且凸块可滑动的卡置于滑动架(2)上的设计,能够避免滑块(3)从滑动槽内滑落,更加稳定;

所述支架(8)采用钢材焊接制作的设计,成本低廉,可以人工自行焊接制作;

所述支架(8)上置有多根加强筋的设计,对支架(8)进行加强,整体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保持测距传感器(12)安装时位置设定的精准;

所述一电机外侧置有防滑罩,所述二号电机(9)外侧置有防护罩的设计,能够对一号电机(6)和二号电机(9)进行防护,减小受外部粉尘的影响;

所述一号丝杠(4)高度低于二号丝杠(5)的设计,以便对滑动架(2)进行安装;

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小于滑动架(2)宽度的四分之三的设计,保证滑动架(2)的整体强度,不易损坏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滑动槽沿滑动架(2)横向延伸,且滑动槽端部和滑动架(2)对应端部之间置有一段距离的设计,使滑动槽两端封死,进而对滑块(3)进行限位,避免滑块(3)从端部移动滑出;

所述支架(8)的底部置有防滑垫的设计,能够增加和地面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支撑稳定性;

所述滑块(3)和一号丝杠(4)配合电动伸缩杆(15),能够对产品(18)的位置进行调整,使产品(18)保持在传送带中心位置;

所述回转台(17)配合吸盘(10),能够对产片的角度进行调整归正;

所述二号丝杠(5)和二号电机(9)配合滑动架(2),能够使滑动架(2)移动速度保持和传送带同速,进而在下放时保持产品(18)和传送带相对静止,避免下放时传送带对产品(18)存在加速度使其晃动产生角度偏移;

一号丝杠(4)旋转,滑块(3)沿着一号丝杠(4)移动,电动伸缩杆(15)向下伸长,真空泵工作,吸盘(10)吸附在产品(18)上的设计,能够对产品(18)进行吸附固定,以便进行位置调节;

二号丝杠(5)旋转,滑动架(2)沿着二号丝杠(5)移动,能够使滑动架(2)带着产品(18)移动保持和传送带同速,避免下放产品(18)时产品(18)提速产生晃动;

达到能够对产品(18)进行位置和角度的调整归正,并且在下放产品(18)时能够使产品(18)和传送带保持同速实现相对静止,避免下放时受到传送带的提速发生摆动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简单描述,将数据处理器的数据处理过程,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描述动作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依次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范围所涵盖。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在描述的时候,为了简单明了,仅仅描述了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上述具体实施例本身也是独立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