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1405发布日期:2019-12-06 21:2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礼品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随时需要礼品盒子用来存放礼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品的包装盒也越来越精美,精美的礼品盒有助于提升礼品的档次,加强礼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礼品盒的功能仅限于礼品的包装,用途较为单一。当人们将礼品从礼品盒中取出后,礼品盒往往将被搁置或丢弃,搁置的礼品盒不仅占用空间,还会造成打扫困难,而将礼品盒丢弃又会造成浪费,无法使礼品盒得到很好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能够重复利用,并且美观、趣味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连接条以及储物盒,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盒放置于所述储物腔内,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面和第二盒体的左侧面相对,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面粘连,且所述连接条包裹所述第一盒体的其他侧面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后侧面粘连,或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左侧面粘连,且所述连接条包裹所述第二盒体的其他侧面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后侧面粘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储物腔,储物盒放置于储物腔内,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并排设置,且第一盒体的右侧面与第二盒体的左侧面相对,无论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是单层还是多层,均可选择将连接条的一端与第一盒体的右侧面粘连,包裹第一盒体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与第二盒体的后侧面粘连,或是选择将连接条的一端与第二盒体的左侧面粘连,包裹第二盒体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与第一盒体的后侧面粘连,粘连完毕后,可通过连接条的作用实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多次相对翻转,每一次的翻转能够翻开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不同侧面,在不同侧面放置有不同的储物盒,不同的储物盒可放置不同的礼品,在每一次翻转中,可以在不同的储物盒中找出不同的礼品,趣味性高,并且在礼品从礼品盒取出后,可以用于放置其他物品,同时设置储物盒还便于物品的分类,使得礼品盒可以重复利用,不会被搁置,实用性更高。同时礼品盒在放置时可根据喜好调整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角度,可以形成各种样式,更加美观,也便于礼品的展示。

较佳地,粘连后的所述连接条绕所述第一盒体或第二盒体的侧棱形成四条折痕,四条所述折痕使所述连接条分成五个部分,所述连接条首尾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粘连,所述连接条的其余部分则包裹第一盒体或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绕每条所述折痕翻转。

较佳地,上下相邻的所述连接条的一端分别交替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面和后侧面粘连,上下相邻的所述连接条对应交替包裹所述第一盒体的其他侧面和第二盒体的其他侧面后,上下相邻的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分别交替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后侧面和左侧面粘连。该方案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为多层时,若连接条的一端与第一盒体的右侧面粘连,包裹第一盒体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与第二盒体的后侧面粘连,则与之相邻的另一连接条的一端则与第二盒体的左侧面粘连,包裹第二盒体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与第一盒体的后侧面粘连,上下相邻的连接条均以上述方式交替粘连,使得在连接条的作用下翻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时,每次翻转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会交替露出不同的层,使得本发明的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更加美观。

较佳地,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小盒、第二小盒、第三小盒以及第四小盒,所述第一小盒的侧面与第二小盒的侧面粘连并构成所述第一盒体的上部,所述第三小盒的侧面与第四小盒的侧面粘连并构成所述第一盒体的下部,所述第一盒体的上部和第一盒体的下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盒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盒体的下部呈错位90°粘连。

较佳地,所述第一盒体的上部的相邻两侧面以及所述第一盒体的下部的相邻两侧面上开设有所述储物腔,所述储物盒放置于所述储物腔内。

较佳地,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面的全部或部分粘连,所述连接条包裹所述第一盒体的其他侧面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第二盒体的后侧面的全部或部分粘连,或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左侧面的全部或部分粘连,所述连接条包裹所述第二盒体的其他侧面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第一盒体的后侧面的全部或部分粘连。

较佳地,粘连后的所述连接条绕所述第一盒体或第二盒体的侧棱形成四条折痕,以使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绕每条所述折痕翻转。

较佳地,所述储物盒上开设有拉口。该方案在储物盒上开设有拉口,使得储物盒能够更加容易被拉出,便于取放物品。

较佳地,所述拉口呈“u”字型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的初始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的翻转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条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先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包括第一盒体10、第二盒体20、连接条30以及储物盒40,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储物腔10a,储物盒40放置于储物腔10a内,其中,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并排设置,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并排后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和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相对,连接条30分别与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粘连,使得在连接条30粘连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后,在初始状态下,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和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相对(如图1中所示),而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在连接条30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多次相对翻动,并不会相互脱离,在每次翻动的过程中,会改变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相对的侧面,且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均可露出不同的侧面,可在每个侧面的储物盒40中放置不同的物品。当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作为礼品盒时,在每一次翻转中,能够从不同的储物盒40中寻找出不同的礼品,趣味性高,同时,当作为收纳盒时,不同的储物盒40能够存储不同种类的物品,便于物品的分类,本发明的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的占地面积小,能够对多种物品进行分类并保存,利用率更高,同时还能根据喜好将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之间翻转出一定的角度并放置,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共有四层,与之对应地,连接条30也具有四条,第一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先与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粘连,接着连接条30包裹第一盒体10的前侧面、左侧面以及后侧面后,连接条30的另一端与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粘连;第二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先与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粘连,接着连接条30包裹第二盒体20的前侧面、右侧面以及后侧面后,连接条30的另一端与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粘连;第三层的连接条30的粘贴方式与第一层的连接条30的粘贴方式一致;第四层的连接条30的粘贴方式与第二层的连接条30的粘贴方式一致;连接条30的粘贴方式呈交替变换。以交替的方式粘连,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在翻转的过程中,位于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同一层的侧面,当其中一盒体的侧面露出,而另一盒体的侧面则被连接条30所遮蔽,呈现交替露出的状态;而第一盒体10上下层的侧面亦是交替露出,第二盒体20上下层的侧面也是交替露出,交替露出使得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的样式更加美观。当然,第一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也可先与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粘连,包裹第二盒体20的前侧面、右侧面以及后侧面后,连接条30的另一端与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粘连,而第二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先与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粘连,包裹第一盒体10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与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粘连,整体的粘贴方式依然呈现交替变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层数均为四层,当然,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层数亦可为两层或三层或五层等,连接条30的数量也根据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中,连接条30可粘连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的一部分或者粘连第一盒体10的整个右侧面,也可以粘连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的全部或部分,同理,连接条30可粘连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的全部或部分,也可以粘连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的全部或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只粘连了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另一端粘连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的全部;第二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粘连了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的全部,另一端粘连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的全部;第三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粘连了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的全部,另一端粘连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的全部;而第四层的连接条30的一端则粘连了第二盒体20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另一端粘连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的全部。在没有粘连的位置处均可选择性地设置储物腔10a,并对应地放置储物盒40。

请参考图1至图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0包括背面相互粘连的第一小盒101和第二小盒102以及背面相互粘连的第三小盒103以及第四小盒104,其中,在第一小盒101和第二小盒102的中间部位均设有一隔板,使得第一小盒101和第二小盒102构成第一盒体10的上部(即第一盒体10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第一小盒101的长度以及高度分别与第二小盒102的长度以及高度相同,而宽度不同,在宽度较小的第二小盒102的侧面开设储物腔10a,而由于隔板的作用,在宽度较小的第二小盒102的侧面上下形成了两个储物腔10a;在宽度较大的第一小盒101的正面开设储物腔10a,而由于隔板的作用,在宽度较大的第一小盒101的正面上下形成了两个储物腔10a,在正面开设的储物腔10a可选择放置一个或两个储物盒40;而第三小盒103和第四小盒104的结构分别与第一小盒101和第二小盒102的结构相同,背面粘连的第三小盒103和第四小盒104构成第一盒体10的下部(即第一盒体10的第三层以及第四层),第一盒体10的上部与第一盒体10的下部的整体结构相同,粘连后的第三小盒103和第四小盒104旋转90°后,第三小盒103和第四小盒104的顶面与第一小盒101和第二小盒102的底面粘连,使得第一盒体10的上部以及第一盒体10的下部呈错位90°粘连。在初始状态下,第一盒体10的上部的前侧面以及右侧面这两相邻的侧面上开设有储物腔10a,而第一盒体10的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前侧面以及左侧面这两相邻的侧面上开设有储物腔10a,对应地,在每个储物腔10a内放置储物盒40。而第二盒体20的结构与第一盒体10的结构相同,同样地,第二盒体20也包括上部以及下部,在第二盒体20旋转90°后与第一盒体10并排,并通过连接条30粘连,在初始状态下,第二盒体20的上部(即第二盒体20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前侧面以及右侧面这两相邻的侧面上开设有储物腔10a,而第二盒体20的下部(即第二盒体20的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前侧面以及左侧面这两相邻的侧面上开设有储物腔10a,对应地在每个储物腔10a内放置储物盒40。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上的储物腔10a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以及储物盒40的数量均可根据美观度或者需要放置的礼品或其他物品的种类并结合连接条30的位置进行具体的设置。当然,第二盒体20可选择不旋转90°,而直接与第一盒体10并排,同理,第三小盒103和第四小盒104也可选择不旋转90°后再与第一小盒101以及第二小盒102粘连。还可以不设置小盒,而是直接在第一盒体10以及第二盒体20内通过隔板将第一盒体10以及第二盒体20间隔出储物腔10a。

请参考图2,为了方便将物品的拿取以及存放,在储物盒40上开设有拉口401,具体地,拉口401呈“u”字型。当然,也可以在储物盒40上安装有一把手,通过把手将储物盒40拉开,还可以是其他常用的方式将储物盒40拉开。

请参考图1及图4,在连接条30还没与第一盒体10以及第二盒体20粘连的情况下,连接条30为有一定厚度的硬质直纸条,连接条30的一端与第一盒体10或第二盒体20粘连后,在包裹其他侧面的过程中,连接条30会沿着第一盒体10或第二盒体20侧棱发生弯折,并形成四条折痕301,四条折痕301将整条连接条30分成五个部分,第一层的连接条30的首部分与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粘连,连接条30的尾部分则与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粘连,连接条30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则分别对应包裹第一盒体10的前侧面、左侧面以及后侧面;而第二层的连接条30的首部分与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粘连,连接条30的尾部分则与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粘连,连接条30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则分别对应包裹第二盒体20的前侧面、右侧面以及后侧面。

完成粘连后,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可以绕每一条折痕301进行翻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能够相对翻转或相背翻转,相对翻转和相背翻转的次数最多为四次。在初始状态下,连接条30呈“9”字型,而在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翻转的过程中,连接条30的形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此外,还可以第一盒体10、第二盒体20以及连接条30上印刷图案,使得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更加美观,更加适合作为礼品的包装盒,且展示礼品时,将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展开一定的角度摆放,也更加美观大气。而在将礼品从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取出后,将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作为收纳盒对物品进行收纳,美观且便于物品分类。还可以在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顶部设置一些装饰,使多视角多样式礼品盒100的整体更加美观。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每一层的连接条30均可采用一致的粘贴方式,如每一层全部采用连接条30的一端与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粘连,接着连接条30包裹第一盒体10的其他侧面后,连接条30的另一端与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粘连的粘连方式进行连接,或者每一层全部采用连接条30的一端与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粘连,接着连接条30包裹第二盒体20的其他侧面后,连接条30的另一端与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粘连的粘连方式进行连接。

在又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均为单层时,可以选择将连接条30的一端与第一盒体10的右侧面粘连,包裹第一盒体10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再与第二盒体20的后侧面粘连,或是选择将连接条30的一端与第二盒体20的左侧面粘连,包裹第二盒体20的其他侧面后,另一端再与第一盒体10的后侧面粘连,粘连的方式可从上述两种方式中择其一。

更甚者,在上述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层数均相同,当然,还可以将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层数设置成不同数量,如第一盒体10为四层,而第二盒体20的数量为三层,此时,第一盒体10的最高层(即第一层)应与第一盒体10的第二层粘连,而第一盒体10和第二盒体20的第二层、第三层以及第四层均采用连接条30按上述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他的层数如此类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所优选的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在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可以合理地做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