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4954发布日期:2020-02-22 02:3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输送设备中,常常带有承压限制,无法输送大量较重的货物。主要由于一般输送设备的传送带直接覆盖于地辊上,输送较重的货物则将对辊筒或耐磨条造成较大压力。长期运送较重的货物,辊筒或耐磨条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负荷,将导致辊筒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下滑,影响货物的传递速度,无法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通过水平安装于传送带下表面的承重板,减少辊筒或支撑条之间的压力,提高输送线的运载能力与耐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的转轴以及绕设在转轴上的传送带;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平行;

所述转轴包括传动轴与辊筒,所述传动轴横置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分别横置安装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两端;

所述支架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传动轴驱动所述传送带绕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运动;所述传送带与支架之间设有呈平板状的一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且支撑所述传送带。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通过固定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支撑杆上表面与所述承重板的下表面紧贴。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承重板边缘且紧贴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底部的脚架,所述脚架包括支撑脚与脚架连接件,所述支撑脚设有固定孔,所述脚架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脚中间线远离固定孔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脚架连接件设有调节脚架高度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设有一调节孔,调节螺钉通过所述调节孔调节脚架高度,且所述调节螺钉的头部位于所述调节块与支撑脚之间的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架、轴联器,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于支架上,通过轴联器与传动轴连接,带动传动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截面为“u”字型或“l”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为木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通过在传送带工作下表面设置一承重板,且承重板与传送带下表面的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输送货物过程中辅助承接传送带的重量,避免传送带直接对辊筒或耐磨条的直接压力,在保重运输线载容量的同时减少传送带对辊筒或耐磨条负荷,提高输送线的运载能力与耐用性,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中地辊重载运输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中脚架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中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2、承重板;21、限位块;31、第一辊筒;32、第二辊筒;4、脚架;41、支撑脚;42、脚架连接件;43、支撑片;44、连接片;45、固定孔;46、调节块;47、挡板;5驱动组件;6、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例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电机负载、输送货物的提及大小等因素设计运输线的宽度、长度、数量、排列等参数。

如图1、2所示,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包括支架1、转动连接于支架1的转轴以及绕设在转轴上的传送带6;所述支架1包括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相对平行;所述转轴包括传动轴与辊筒,所述传动轴横置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31与第二辊筒32,所述第一辊筒31与第二辊筒32分别横置安装于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两端;所述支架1装设有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带动传动轴驱动所述传送带6绕第一辊筒31与第二辊筒32运动;所述传送带6与支架6之间设有呈平板状的一承重板2,所述承重板2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且支撑所述传送带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辊重载运输线,通过在传送带6工作下表面设置一承重板2,且承重板2与传送带6下表面的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输送货物过程中辅助承接传送带6的重量,避免传送带6直接对辊筒或耐磨条的直接压力,在保重运输线载容量的同时减少传送带6对辊筒或耐磨条负荷,提高输送线的运载能力与耐用性,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求。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承重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于传送带6工作下表面,且承重板2与传送带6的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若承重板2与传送带6距离过大,则不能达到较好的承重效果。传送带6与承重板2的距离越小,承重效果越好。承重板2上表面呈光滑表面,防止传送带6在运动过程中与承重板2摩擦产生较大的阻力。而下表面可为粗糙表面,以与支架1更好的贴合。为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板2选择为木板。传送带6在传输过程中与承重板2容易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因此需保持木板表面光滑,可做打磨、抛光等处理。

为保证承重板2的稳定,防止货物过重导致承重负荷过大,还设有支撑杆依附在承重板2下表面,支撑杆的上表面与承重板2的下表面紧贴。支撑杆呈“u”字型,通过设于支撑杆两端的固定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固定片垂直于支撑杆杆体,支撑杆的形状、数量及位置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形状可设为“l”字型或倒三角型,达到支撑效果亦可。

承重板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辊筒31与第二辊筒32之间的距离。传送带6铺设于承重板2的上表面,且依次绕设第一辊筒31、传动轴、第二辊筒32,由驱动组件5带动传动轴驱动传送带6运动,运输货物。

承重板2还设置有限位块21,固定于承重板2的外边缘且紧贴第一侧板11或第二侧板12的内侧。传送带6位于左右两侧的限位块21内,防止传送带6在工作过程中与承重板2产生摩擦,产生相互作用力,导致传送带6偏离预设位置。具体的,在承重板2四角处,即承重板2的首端与末端,分别设有四块限位块21。为更好的固定限位块21,限位块21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固定于承重板2。而限位块21两端设有倒圆角,防止操作者在搬动货物的过程中被限位块21割伤。

驱动组件5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支架1与轴联器,电机支架1一端固定在支架1的第一侧板11或第二侧板12的中间位置,伺服电机固定于电机支架1上,伺服电机的转轴通过轴联器与传动轴连接,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轴联器带动传动轴转动,带动传送带6工作。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脚架4的结构分解图。脚架4支撑于地面的支撑脚41与连接所述支撑脚41与支架1的脚架连接件42,支撑脚41包括相互垂直的支撑片43与连接片44,支撑片43用于支撑地面,支撑片43一侧设置有固定孔45,该固定孔45位于支撑片43一角,供操作者通过该固定孔45固定于地面。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片43设置一个固定孔45,位于支撑脚41中间线的外侧,即靠近调节块46一侧,方便用户安装固定螺丝,且防止多个固定孔45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螺丝对位,过于繁琐。具体的数量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支撑脚41的连接片44连接脚架连接件42,使得支撑脚41连接地辊重载运输线的支架1,脚架连接件42与连接件连接,均设置于所述支撑脚41中间线远离固定孔45一侧,防止支撑脚41在受力过中造成压力过大,造成支撑脚41的外翻。脚架连接件42下方还设置有调节脚架4高度的调节块46,固定于脚架连接件42靠近固定孔45一侧。调节块46通过调节螺钉来调整脚架4的高度。调节螺钉设置于调节块46上的调节孔内,且调节螺钉的头部位于所述调节块46与支撑脚41之间的容置空间内,固定脚架4的高度。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螺钉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高度调节脚架4的高度。脚架连接件4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47,所述挡板47位于所述连接片44的两侧。在调节螺钉调节脚架的高度过程中,挡板47辅助固定脚架连接件42的位置,防止脚架连接件42左右移动,导致支架倾斜。另外,脚架连接件42设置有两个椭圆状的螺丝轨道,连接片44对应设置有两个通孔,在调节螺丝固定脚架高度后,固定螺丝通过螺丝轨道穿过连接片44的通孔,固定脚架的高度。

调节块46的厚度大于支撑片43的厚度,防止支撑片43受力强度过大,容易开裂,同时减少脚架4对地面的压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脚架4连接片44与调节块46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调节块46容易从脚架4连接片44上脱落。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调节块46焊接于脚架4连接片44,防止调节块46在使用过程中开裂。为防止脚架4表面过于锋利,容易对经过的用户造成损伤,因此支撑脚41、脚架4连接片44及调节块46均作对应的钝化处理。

传送带6由多个片材拼接构成,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中片材的结构示意图。片材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邻片材之间通过第一通孔与另一片材的第二通孔连接。具体的,各个所述片材之间设有铰接轴,铰接轴的方向与传送带6工作的方向垂直。铰接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另一片材的第二通孔,使得相邻片材相互铰接。片材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