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4912发布日期:2019-12-24 14:4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料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料盖。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人们使用的便利性和产品的保藏质量。在超市里的灌装饮料、药店的灌装药液以及生活或工业使用的其他灌装混合溶液,其都有各种各样的包装。使用前都是已经在出厂时完成调制,其浓度比例一定,但这类混合溶液,有些混合溶液则不宜或不能长时间保藏,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否则,将会影响使用效果或质量或口感。

然而,目前市场上可用于与容器开口连接使用的加料盖,存在密封效果不佳,而且使用加料盖时难以将填装有物质的储物腔打开破坏,导致填装在储物腔内的物质不能与容器内腔的液体混合调制,造成用户使用的诸多不便和不好的体验效果。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料盖,初始时,容器本体内腔与储物腔之间设有密封件而使之相互隔绝,能够提高填装在储物腔物质的保质期限;当需要使用储物腔的物质时,作用导通控制部件,使得密封件被破坏,容器本体内腔与储物腔则相互连通,进而使得预先填装在储物腔内的物质与容器本体内腔的溶液混合,之后再进行使用,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提高了保藏时间,确保使用效果或口感达到最佳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第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盖子2内设有可伸入容器本体1内腔的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将两者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还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连接件51和固定件52,所述连接件51设于储物腔3底部与密封件4之间,所述储物腔3通过连接件51可破坏连接于密封件4,所述固定件52设于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连接件51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第二个技术方案: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盖子2内设有可伸入容器本体1内腔的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将两者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还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连接件51和固定件52,所述连接件51设于储物腔3底部与密封件4之间,所述储物腔3通过连接件51可破坏连接于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的外壁周向设有凸环31,所述固定件52相对凸环31设于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连接件51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第三个技术方案: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盖子2内设有可伸入容器本体1内腔的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将两者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还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连接件51和固定件52,所述连接件51设于储物腔3外壁与密封件4之间,所述储物腔3通过连接件51可破坏连接于密封件4,所述固定件52相对连接件51设于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连接件51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内设有套管32,所述套管32呈中空设置,所述套管32上端连接盖子2内顶壁并密封,下端口往容器本体1内腔延伸设置,所述密封件4与套管32下端口连接并将其密封,所述套管32内腔为储物腔3。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包裹于套筒31下端口,所述密封件4沿储物腔3外壁往上延伸并连接于固定件52。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与盖子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外壁上设有卡环12,所述盖子2内壁上设有配合卡环12使用的凹槽2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第四个技术方案: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容器本体1内腔设有将容器本体1内腔与盖子2之间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倾斜设置,所述密封件4与盖子2之间形成储物腔3,所述盖子2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尖杆53和固定件52,所述尖杆53设于储物腔3内,所述尖杆53一端连接于盖子2的内顶壁上,另一端往密封件4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52设于容器本体1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初始状态时,所述尖杆53相对密封件4下端方向延伸,所述容器本体1内腔与储物腔3相互阻隔,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尖杆53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与盖子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外壁上设有卡环12,所述盖子2内壁上设有配合卡环12使用的凹槽21。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环保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2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521与容器本体1开口11的端边连接。

如上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2由容器本体1的内壁往中间方向水平延伸设置并与密封件4连接,所述固定件52横截面呈l字型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根据要求相应地与容器本体连接并配合使用,只要保证储物腔与导通控制部件伸入容器本体内腔即可。使用时,作用导通控制部件即可实现对储物腔的物质与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混合,因此本发明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而且储物腔在使用前处于密封状态,进而延长填装在其内腔的物质的保质期限和安全保障。

本发明所述的容器本体,可为各种结构形状,只需其具有配合盖子使用的开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个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个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个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个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之一;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之二;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

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三个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三个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三个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三个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

图14为本发明中第三个技术方案的第五种具体实施例;

图15为本发明中第三个技术方案的第六种具体实施例;

图16为本发明中第四个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17为本发明中第四个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

图18为本发明中第四个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8所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第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盖子2内设有可伸入容器本体1内腔的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将两者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还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连接件51和固定件52,所述连接件51设于储物腔3底部与密封件4之间,所述储物腔3通过连接件51可破坏连接于密封件4,所述固定件52设于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连接件51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使用时,转动盖子2可使储物腔3相对容器本体1内腔活动,即储物腔3与密封件4之间的连接件51被破坏,进而使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相通使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混合调制。对于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内的物质,可以为茶叶、饮料粉、色粉、药粉、浓缩液等物料,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后,可以为化学反应和/或物理反应。

如图5-9所示,本发明提供第二个实施方式: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盖子2内设有可伸入容器本体1内腔的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将两者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还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连接件51和固定件52,所述连接件51设于储物腔3底部与密封件4之间,所述储物腔3通过连接件51可破坏连接于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的外壁周向设有凸环31,所述固定件52相对凸环31设于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连接件51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使用时,转动盖子2可使储物腔3相对容器本体1内腔活动,即储物腔3与密封件4之间的连接件51被破坏,进而使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相通使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混合调制。对于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内的物质,可以为茶叶、饮料粉、色粉、药粉、浓缩液等物料,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后,可以为化学反应和/或物理反应。

如图10-15所示,本发明提供第三个实施方式: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盖子2内设有可伸入容器本体1内腔的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将两者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还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连接件51和固定件52,所述连接件51设于储物腔3外壁与密封件4之间,所述储物腔3通过连接件51可破坏连接于密封件4,所述固定件52相对连接件51设于容器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连接件51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使用时,转动盖子2可使储物腔3相对容器本体1内腔活动,即储物腔3与密封件4之间的连接件51被破坏,进而使储物腔3与容器本体1内腔相通使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混合调制。对于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内的物质,可以为茶叶、饮料粉、色粉、药粉、浓缩液等物料,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后,可以为化学反应和/或物理反应。

如图1-15所示,所述盖子2内设有套管32,所述套管32呈中空设置,所述套管32上端连接盖子2内顶壁并密封,下端口往容器本体1内腔延伸设置,所述密封件4与套管32下端口连接并将其密封,所述套管32内腔为储物腔3。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套管32随之转动,进而将连接件51与密封件4分离,即密封件4破坏使得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的溶液混合。

如图1-15所示,为了使储物腔3的密封效果更好,所述密封件4包裹于套筒32下端口,所述密封件4沿储物腔3外壁往上延伸并连接于固定件52。

如图1-15所示,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提高容器本体1与盖子2的稳定连接,所述容器本体1与盖子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1-15所示,所述一种加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外壁上设有卡环12,所述盖子2内壁上设有配合卡环12使用的凹槽21,有利于提高容器本体1与盖子2相对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盖子2滑落。

如图16-18所示,本发明提供第四个实施方式:一种加料盖,包括用于与容器本体1开口11连接的盖子2,所述容器本体1内腔设有将容器本体1内腔与盖子2之间阻隔密封的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倾斜设置,所述密封件4与盖子2之间形成储物腔3,所述盖子2与容器本体1内腔之间设有导通控制部件5,所述导通控制部件5包括尖杆53和固定件52,所述尖杆53设于储物腔3内,所述尖杆53一端连接于盖子2的内顶壁上,另一端往密封件4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52设于容器本体1内壁上,所述固定件52与密封件4连接可使密封件4相对容器本体1固定,初始状态时,所述尖杆53相对密封件4下端方向延伸,所述容器本体1内腔与储物腔3相互阻隔,作用盖子2转动时可使尖杆53破坏密封件4进而将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调制。对于预先填装在储物腔3内的物质,可以为茶叶、饮料粉、色粉、药粉、浓缩液等物料,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溶液混合后,可以为化学反应和/或物理反应。

如图16-18所示,所述容器本体1与盖子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利于提高两者的转动流畅,方便用户使用。

如图16-18所示,所述容器本体1外壁上设有卡环12,所述盖子2内壁上设有配合卡环12使用的凹槽21,有利于容器本体1与盖子2相对转动时,防止盖子2脱离。

如图16-18所示,所述密封件4为环保材料制成,有利于节能环保,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17、18所示,所述固定件52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521与容器本体1开口11的端边连接,便于固定件52与容器本体1的配合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

如图16、17所示,所述固定件52由容器本体1的内壁往中间方向水平延伸设置并与密封件4连接,所述固定件52横截面呈l字型设置,有利于配合密封件4将储物腔3进行更好的密封作用和支撑作用。

综上,由于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只需作用导通控制部件5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储物腔3即可连通,从而将填装在储物腔3的物质与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混合调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提高了保藏时间,确保使用效果或口感达到最佳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