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胶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7086发布日期:2020-01-07 12:1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全塑胶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乳液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塑胶乳液泵。



背景技术:

乳液泵广泛应用于诸如洗手液、沐浴露、乳液之类的日化产品中,用于从诸如瓶子之类的容器中将内容物泵送出来,以供使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乳液泵大部分带有金属弹簧、钢珠或玻璃珠等非塑胶构件,而这些非塑胶构件存在与内容物相容的风险,而且也不便于使用后的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塑胶乳液泵,不仅避免了乳液泵与内容物的相容性风险,提高内容物的使用安全性,而且便于使用后的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塑胶乳液泵,包括卡接在瓶身开口处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延伸至瓶身内部的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用于泵送内容物的按压部。所述泵体内设有用于存储内容物的泵腔,所述泵腔的底部设有与瓶身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液口,顶部设有与泵体内壁密封的活塞片。所述泵腔内设有贴合在第一进液口上的单向阀片,所述单向阀片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进液口。所述泵体内还设有受按压部驱动拉伸的塑胶弹力环,所述塑胶弹力环位于活塞片的上方,其上端与固定部连接,下端设有能推动活塞片下移的推动片。所述按压部依次穿过塑胶弹力环、活塞片,其侧壁上设有能与泵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其底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塞片复位的复位片。当塑胶弹力环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塞片能封堵住所述第二进液口。

由于活塞片与泵体内壁密封设置,其与泵体内壁的摩擦力大于其与按压部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按压部能相对活塞片移动;向下按压按压部,按压部能沿着活塞片向下移动,同时塑胶弹力环在按压部的作用下被拉伸,推动片向下移动,此时按压部上的第二进液口下移至与泵腔连通;继续按压按压部,推动片抵压到活塞片上并推动活塞片向下移动,此时泵腔内的体积被压缩,单向阀片紧紧地贴合在第一进液口上;随着泵腔内的体积被压缩,泵腔内的压力变大,进而使得泵腔内的内容物从第二进液口泵出,实现按压部对内容物的泵送。松开按压部,塑胶弹力环在弹力作用下复位,按压部相对活塞片向上移动,第二进液口上移并被活塞片封堵住,此时复位片随之上移并抵靠到活塞片上;随着塑胶弹力环的继续复位,复位片能带动活塞片向上移动,此时泵腔内的容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状态,单向阀片受力打开第一进液口,使得瓶身内的内容物能从第一进液口补充到泵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单向阀片控制第一进液口的开启或关闭,实现了第一进液口的单向开启;通过具有拉伸弹性的塑胶弹力环与按压部、活塞片的配合,实现了内容物的泵送及按压部的及时复位;本申请的全塑胶乳液泵不仅避免了乳液泵与内容物的相容性风险,提高内容物的使用安全性,而且便于使用后的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来说,所述按压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压头、连杆、针阀,所述压头、连杆、针阀的内部共同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塑胶弹力环内,其上端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压头的第一卡槽,下端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针阀的第二卡槽。所述连杆的下端部侧壁上还设有抵接在所述推动片上端的连杆凸环。通过连杆凸环的设置能在按压部下移的过程中推动推动片下移,进而拉伸塑胶弹力环。

进一步来说,所述针阀包括针杆,所述针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推动片并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固定,所述针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活塞片并设有与之呈倒“t”型结构的所述复位片。所述针杆的下端部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倒“t”型的复位片使得针杆随塑胶弹力环复位时能带动活塞片复位。

进一步来说,所述活塞片包括水平设置的活塞片本体。所述活塞片本体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针杆的通孔,侧壁上设有能与所述泵体内壁密封的活塞唇边。所述通孔向下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的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复位片上。通过活塞唇边与泵体内壁的密封使得活塞唇边与泵体内壁的摩擦力大于针杆与通孔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针杆能沿着通孔上下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复位片与所述针杆的交接处还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活塞柱下端的密封柱塞。通过密封柱塞的设置使得复位片抵接到活塞柱上时能密封住活塞柱与针杆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来说,所述固定部包括套环、密封环、连接环。所述套环卡接在所述瓶身上,其上端部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按压部移动范围的限位挡环。所述密封环位于套环内,其内壁向下设有一号限位凸齿,外壁向下设有二号限位凸齿。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一号限位凸齿、二号限位凸齿之间,其上端部外壁上与所述二号限凸齿卡合固定,其上端部内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一号限位凸齿之间限定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塑胶弹力环的限位槽。通过套环、密封环、连接环的配合实现了泵体、塑胶弹力环的固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环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瓶身内,并与所述瓶身内壁之间限定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泵体的容置空间。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上端设有能卡合在所述限位挡环与瓶身之间的泵体固定片。

进一步来说,所述泵体固定片与瓶身卡合处还设有缓冲垫片。

进一步来说,所述泵体的内壁上设有泵体嵌槽,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上设有能嵌入到所述泵体嵌槽内的凸起部。通过泵体嵌槽与凸起部的设置增强了连接环的稳固性。

进一步来说,所述泵体侧壁上设有与瓶身内部连通的气孔,所述泵体底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瓶身底部的进液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按压部自然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按压部按压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部、泵体配合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压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活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塑胶弹力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瓶身;2-固定部;21-套环;211-限位挡环;22-密封环;221-一号限位凸齿;222-二号限位凸齿;23-连接环;231-限位片;3-泵体;31-第一进液口;32-泵体固定片;33-泵体嵌槽;34-气孔;4-按压部;41-压头;411-出液口;42-连杆;421-第一卡槽;422-第二卡槽;423-连杆凸环;43-针阀;431-第二进液口;432-复位片;433-针杆;434-密封柱塞;5-活塞片;51-活塞片本体;511-通孔;52-活塞唇边;53-活塞柱;6-单向阀片;7-塑胶弹力环;71-推动片;72-弹力凸块;8-缓冲垫片;9-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全塑胶乳液泵,包括卡接在瓶身1开口处的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内设有延伸至瓶身1内部的泵体3,所述泵体3上设有用于泵送内容物的按压部4。所述泵体3内设有用于存储内容物的泵腔,所述泵腔的底部设有与瓶身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液口31,顶部设有与泵体3内壁密封的活塞片5。所述泵腔内设有贴合在第一进液口31上的单向阀片6,所述单向阀片6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进液口31。所述泵体3内还设有受按压部4驱动拉伸的塑胶弹力环7,所述塑胶弹力环7位于活塞片5的上方,其上端与固定部2连接,下端设有能推动活塞片5下移的推动片71。所述按压部4依次穿过塑胶弹力环7、活塞片5,其侧壁上设有能与泵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431,其底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塞片5复位的复位片432。当塑胶弹力环7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塞片5能封堵住所述第二进液口431。

由于活塞片5与泵体3内壁密封设置,其与泵体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其与按压部4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按压部4能相对活塞片5移动;向下按压按压部4,按压部4能沿着活塞片5向下移动,同时塑胶弹力环7在按压部4的作用下被拉伸,推动片71向下移动,此时按压部4上的第二进液口431下移至与泵腔连通;继续按压按压部4,推动片71抵压到活塞片5上并推动活塞片5向下移动,此时泵腔内的体积被压缩,单向阀片6紧紧地贴合在第一进液口31上;随着泵腔内的体积被压缩,泵腔内的压力变大,进而使得泵腔内的内容物从第二进液口431泵出,实现按压部4对内容物的泵送。松开按压部4,塑胶弹力环7在弹力作用下复位,按压部4相对活塞片5向上移动,第二进液口431上移并被活塞片5封堵住,此时复位片432随之上移并抵靠到活塞片5上;随着塑胶弹力环7的继续复位,复位片432能带动活塞片5向上移动,此时泵腔内的容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状态,单向阀片6受力打开第一进液口31,使得瓶身1内的内容物能从第一进液口31补充到泵腔内。

具体的,参见附图5所示,所述按压部4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压头41、连杆42、针阀43。所述压头41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口411,所述针阀43的下端部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液口431,所述压头41、连杆42、针阀43的内部共同设有连通所述出液口411、第二进液口431的出液通道。

所述连杆42位于所述塑胶弹力环7内,其上端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压头41的第一卡槽421,下端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针阀43的第二卡槽422。所述连杆42的下端部侧壁上还设有抵接在所述推动片71上端的连杆凸环423。当连杆42向下移动时,连杆凸环423能推动所述推动片71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塑胶弹力环7被拉伸;当塑胶弹力环7复位时,推动片71带动连杆凸环42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杆42上移。

所述针阀43包括针杆433,所述针杆433的上端穿过所述推动片71并与所述第二卡槽422卡合固定,所述针杆433的下端穿过所述活塞片5并设有位于所述泵腔内的所述复位片432。所述复位片432与针杆433一体成型并形成倒“t”型结构。所述第二进液口431位于所述针杆433上。通过呈倒“t”型结构的复位片432使得针杆433随塑胶弹力环7复位时能抵靠到活塞片5上,并带动活塞片5上移复位。所述复位片432与所述针杆433的交接处还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活塞片5与针杆433之间缝隙的密封柱塞434。

参见附图6所示,所述活塞片5包括水平设置的活塞片本体51。所述活塞片本体51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针杆433的通孔511,侧壁上设有能与所述泵体3内壁密封的活塞唇边52。所述通孔511向下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431的活塞柱53,所述活塞柱53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复位片432上。通过活塞唇边52与泵体3内壁的密封使得活塞唇边52与泵体3内壁的摩擦力大于针杆433与通孔511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针杆433能相对通孔511上下移动。通过活塞柱53能封堵住第二进液口431,再通过密封柱塞53的设置进一步密封住第二进液口431;当针杆433沿着通孔511下移时,密封柱塞434、复位片432随着下移,使得第二进液口431能下移至活塞柱53的下方进而与泵腔连通。

参见附图9-11所示,所述固定部2包括套环21、密封环22、连接环23。所述套环21卡接在所述瓶身1上,其上端部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压头41移动范围的限位挡环211。所述密封环22位于套环21内,其内壁向下设有一号限位凸齿221,外壁向下设有二号限位凸齿222。所述连接环23位于所述一号限位凸齿221、二号限位凸齿222之间,其上端部外壁上与所述二号限凸齿222卡合固定,其上端部内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片231。所述限位片231与一号限位凸齿221之间限定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塑胶弹力环7的限位槽。参见附图8所示,所述塑胶弹力环7的上端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弹力凸块72。通过套环21、密封环22、连接环23的配合实现了对泵体3、塑胶弹力环7的固定。

所述连接环23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瓶身1内,并与所述瓶身1内壁之间限定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泵体3的容置空间。所述泵体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上端设有能卡合在所述限位挡环211与瓶身1之间的泵体固定片32。所述泵体固定片32与瓶身1卡合处还设有缓冲垫片8。

参见附图7所示,所述泵体3的内壁上设有泵体嵌槽33,所述连接环23的外壁上设有能嵌入到所述泵体嵌槽33内的凸起部。通过泵体嵌槽33与凸起部的设置增强了连接环23的稳固性。

所述泵体3侧壁上设有与瓶身1内部连通的气孔34,所述泵体3底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瓶身1底部的进液管9,所述进液管9内设有连通所述瓶身1内部与第一进液口31的进液通道。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