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刹式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3380发布日期:2020-03-27 19:5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刹式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点刹式液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电梯缓冲装置安装在电梯井道底部,当电梯轿厢故障坠落时,能够起到最后的缓冲、制停和保护作用,以免轿厢直接撞底,减少电梯坠落对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危害。

现在应用于电梯的缓冲装置一般是弹簧缓冲器,虽然弹簧缓冲器能快速吸收撞击能量,但是其反弹力大,弹性势能快速释放可能再次给乘客带来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弹簧缓冲器虽然弹簧缓冲器能快速吸收撞击能量,但是其反弹力大,弹性势能快速释放可能再次给乘客带来的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点刹式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与其内部滑动密封的阀芯,所述阀芯将缸体内部分隔成上腔及下腔;所述阀芯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缸体延伸至缸体上端与缓冲板连接;所述阀芯外表面沿其行进方向间隔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阀芯设置有延伸至其下端面的泄压主通道,所述泄压主通道通过多个泄压支通道与各个环形槽连通;所述缸体内壁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端与设置于缸体内腔顶端的第一上油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下端与设置于缸体内腔底部的第一下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下油口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缸体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上端与设置于缸体内腔顶端的第二上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上油口内设置有阻尼块且其低于第一上油口布置;所述第二通道下端与设置于缸体内腔底部的第二下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下油口高于第一下油口布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上油口处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阻尼块,所述阻尼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滑槽底部相连,所述阻尼块上端延伸至第二上油口内且与第二上油口上壁存在间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块上端朝向缸体内腔一侧呈倾斜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块上端的倾斜角度为4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缸体可拆分的上盖、筒体及底盖组成,所述上盖及底盖与筒体之间通过螺纹密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缸体与连接杆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阀为插装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初始时,阀芯处于缸体内最高位置,当缓冲板收到冲击力时,通过连接杆带动阀芯挤压下腔的液压油,由于此时第一通道内单向阀的设置,此时第一通道在阀芯下降过程中视为不存在;

对于第二通道,当冲击力较小、阀芯的移动范围不超过第二上油口时,此时仅仅通过挤压液压油的反弹力来实现缓冲;当冲击力较大、阀芯的移动超过第二上油口时,此时阀芯的动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阀芯由缸体顶部移动至第二上油口恰好与上腔连通时,此过程中仅仅通过挤压液压油的反弹力来实现缓冲,第二阶段,阀芯由第二上油口处移动至恰好封堵上第二下油口时,此过程中下腔的液压油能够通过第二通道流入上腔,仅仅受到阻尼块的缓冲作用;第三阶段,阀芯由恰好封堵上第二下油口至移动到缸体底部,此时第二下油口间隔受到阀芯的封堵,因此阀芯下移时依旧会挤压下腔的液压油,由于环形槽、泄压主通道及泄压支通道的设置,当环形槽处于第二下油口处时,下腔的液压油能够通过泄压主通道、泄压支通道、环形槽、第二通道内进入上腔,因此实现了一会挤压缓冲、一会泄压移动的情况,即点刹式缓冲,能够较为平稳的实现冲击能的释放,因此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避免给乘客带来伤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分三个阶段来吸收冲击能量,并在最后一个阶段采用点刹式缓冲的方式释放冲击能,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避免给乘客带来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11-上腔,12-下腔,2-缓冲板,3-连接杆,4-阀芯,41-环形槽,42-泄压主通道,43-泄压支通道,5-第一通道,51-第一上油口,52-第一下油口,53-单向阀,6-第二通道,61-第二上油口,62-第二下油口,7-阻尼块,71-滑槽,7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点刹式液压缓冲器,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与其内部滑动密封的阀芯4,所述阀芯4将缸体1内部分隔成上腔11及下腔12;所述阀芯4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穿过缸体1延伸至缸体1上端与缓冲板2连接;所述阀芯4外表面沿其行进方向间隔设置有环形槽41,所述阀芯4设置有延伸至其下端面的泄压主通道42,所述泄压主通道42通过多个泄压支通道43与各个环形槽41连通;所述缸体1内壁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通道5,所述第一通道5上端与设置于缸体1内腔顶端的第一上油口51连通,所述第一通道5下端与设置于缸体1内腔底部的第一下油口52连通,所述第一下油口52内设置有单向阀53;所述缸体1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通道6,所述第二通道6上端与设置于缸体1内腔顶端的第二上油口61连通,所述第二上油口61内设置有阻尼块7且其低于第一上油口51布置;所述第二通道6下端与设置于缸体1内腔底部的第二下油口62连通,所述第二下油口62高于第一下油口52布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初始时,阀芯4处于缸体1内最高位置,当缓冲板2收到冲击力时,通过连接杆3带动阀芯4挤压下腔的液压油,由于此时第一通道5内单向阀53的设置,此时第一通道5在阀芯4下降过程中视为不存在;

对于第二通道6,当冲击力较小、阀芯4的移动范围不超过第二上油口61时,此时仅仅通过挤压液压油的反弹力来实现缓冲;当冲击力较大、阀芯的移动超过第二上油口61时,此时阀芯4的动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阀芯4由缸体1顶部移动至第二上油口61恰好与上腔11连通时,此过程中仅仅通过挤压液压油的反弹力来实现缓冲,第二阶段,阀芯4由第二上油口61处移动至恰好封堵上第二下油口62时,此过程中下腔的液压油能够通过第二通道流6入上腔11,仅仅受到阻尼块7的缓冲作用;第三阶段,阀芯4由恰好封堵上第二下油口6至移动到缸体1底部,此时第二下油口62间隔受到阀芯4的封堵,因此阀芯4下移时依旧会挤压下腔的液压油,由于环形槽41、泄压主通道42及泄压支通道43的设置,当环形槽41处于第二下油口62处时,下腔12的液压油能够通过泄压主通道42、泄压支通道43、环形槽41、第二通道6内进入上腔11,因此实现了一会挤压缓冲、一会泄压移动的情况,即点刹式缓冲,能够较为平稳的实现冲击能的释放,因此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避免给乘客带来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油口61处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槽71,所述滑槽61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阻尼块7,所述阻尼块7通过复位弹簧72与滑槽71底部相连,所述阻尼块7上端延伸至第二上油口61内且与第二上油口61上壁存在间隙,所述阻尼块7上端朝向缸体1内腔一侧呈45°倾斜状,如此在阀芯4下降上,液压油能够从阻尼块7与第二上油口61上壁之间的间隙流入上腔11,起到阻尼缓冲的作用;而当阀芯4复位上移时,液压油一部分通过第一通道5进入下腔12,另外一部分的液压油会挤压阻尼块7,使其下移,让开更大的间隙,进而能够较轻松的实现阀芯复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