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销轴以及销轴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7406发布日期:2020-04-07 16:1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销轴以及销轴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技术及其换向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销轴,还涉及一种销轴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销轴是一种常用的连接件,既可静态固定连接,亦可与被连接件做相对运动,主要用于两零件的铰接处,构成铰链连接,目前的销轴的结构的两端一般情况下是对称的。

具体来说,现有的这种销轴为圆柱状结构,两端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加工完后,不需要调整方向,但是在一些车辆拉门扣手上,需要用到一些非圆柱状结构的销轴,目前又缺乏这种特殊结构的销轴。

并且,这种销轴在制造完以后,两端的直径是不同的,所以一端为大端且另一端为小端,而销轴在装配到产品上时,需要排列好,便于取用,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人工来分拣排列,使得各个销轴的大端与小端排列一致,但是这样非常麻烦,而且费时费力,所以需要一种专门用于特定销轴进行换向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销轴,还提出了一种销轴换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销轴,包括:

第一轴体,其呈圆柱状结构;

第二轴体,其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轴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轴体的端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呈同轴设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

较佳的,所述第一轴体的长于所述第二轴体。

其次,还提供了一种销轴换向装置,包括:

换向座,其设置有转换腔、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以及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转换腔连通;

筛选板,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并且所述筛选板上设置有筛选孔,所述筛选孔的形状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销轴的轮廓形状相同,当所述销轴的朝向与所述筛选孔形状一致时所述销轴从所述筛选孔中落入至所述转换腔内,当所述销轴的朝向与所述筛选孔的形状相反时所述销轴通过转动后落入至所述筛选孔中从而进行转向。

较佳的,还包括送料导轨,所述送料导轨与所述换向座连接,所述销轴通过所述送料导轨移动至所述换向座上。

较佳的,所述转换腔内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弧形滑槽的上方并且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弧形滑槽连通。

较佳的,所述换向座包括两个侧板以及弧形板,两个所述侧板呈平行设置,所述弧形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连接,并且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

较佳的,还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与所述送料导轨连接,所述振动盘内放置有若干所述销轴,并且所述振动盘将所述销轴送入至所述送料导轨内。

较佳的,所述筛选板上设置有朝所述筛选孔倾斜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将所述销轴导向至所述筛选孔上。

较佳的,所述筛选板的侧边上设置有弧形侧板,所述弧形侧板呈半管状结构,并且所述弧形侧板与所述送料导轨连接,所述销轴从所述送料导轨内移动至所述弧形侧板内并滚动至所述筛选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第二轴体较小,第一轴体较大,而在拉手壳体基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轴体相适配的轴孔,呈阶梯状的销轴穿过拉手并且第二轴体穿设至轴孔内,此时第一轴体的端部会抵触在拉手壳体基座上,从而起到定位支撑的效果。

2、通过换向座与筛选孔配合的结构,能够使各个销轴的朝向一致,巧妙的利用筛选孔使得朝向一致的销轴自动掉落,并且利用销轴的结构特点使得朝向不一致的销轴经过翻转进行换向,结构简单巧妙,并且无需手工操作,非常的方便。

3、如果销轴的朝向与筛选孔不一致时,即两者的朝向相反时,此时直径较小的第二轴体位于筛选孔较宽的位置上,而直径较大的第一轴体则位于筛选孔较窄的位置上,此时销轴无法直接掉落,但是由于第一轴体部分无法掉落,而第二轴体位于较宽的位置上,第二轴体可以从筛选孔较宽的位置通过,使得整根销轴转动,并且当轴体翻时,第二轴体朝下,从而带动第一轴体从筛选孔较宽的位置处落下,此时销轴完成转向,即销轴朝向调整成与筛选孔朝向一致的状态。

4、通过振动盘向送料导轨输送销轴,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将销轴运输到送料导轨上,最终实现大批量销轴的自动排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销轴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换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销轴与筛选孔朝向相反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销轴换向时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轴体;200、第二轴体;300、换向座;310、转换腔;320、进料口;330、出料口;340、弧形滑槽;350、侧板;360、弧形板;400、筛选板;410、筛选孔;420、导向斜面;430、弧形侧板;500、送料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销轴,包括:第一轴体100与第二轴体200,并且第一轴体100与第二轴体200连接形成阶梯轴结构,其相对于传统的圆柱状轴销而言,除了实现铰接功能外,还具有轴向定位以及支撑的效果。

具体来说,第一轴体100呈圆柱状结构,在第一轴体100上可以设置滚花等结构,并且第一轴体100主要是穿过拉手组件。

第二轴体200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轴体20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轴体100的端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轴体100与所述第二轴体200呈同轴设置。

优选的,第二轴体200较小,第一轴体100较大,而在拉手壳体基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轴体200相适配的轴孔,呈阶梯状的销轴穿过拉手并且第二轴体200穿设至轴孔内,此时第一轴体100的端部会抵触在拉手壳体基座上,从而起到定位支撑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轴体10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体200的直径,优选的,由于销轴为阶梯状结构,所以第一轴体100与第二轴体200的尺寸必须不同,此处将第一轴体100的支撑设置为略大于第二轴体200的直径,这样既能够实现阶梯轴结构的定位支撑效果,又便于后续转向流畅。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轴体100的长于所述第二轴体200,优选的,第一轴体100直径较大,且长度较长,第二轴体200直径较小,长度较短,这是因为第二轴体200是穿设到拉手基座壳体的轴孔内的,所以第二轴体200只需要穿入到轴孔即可,长度可以比较短,此外,这种长短设置也能够使换向时更加的方便流畅。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销轴换向装置,包括:换向座300以及筛选板400,通过换向座300以及筛选板400来将朝向不同的销轴调整成朝向相同,从而实现自动排列、筛选、换向的效果。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装配方便,需要将销轴排列好,使得各个销轴的朝向一致,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销轴具有第一轴体100以及第二轴体200,两者直径不同,如果采用人工筛选销轴,然后将大量的销轴排列好非常的费时费力,而销轴换向装置则是专门用来针对阶梯状销轴进行自动排列的装置,具体来说,就是能够使所有通过换向装置的销轴全部变成第二轴体200朝前且第一轴体100朝后的状态。

优选的,换向座300,其设置有转换腔310、进料口320以及出料口330,所述进料口320以及所述出料口330与所述转换腔310连通;换向座300实际上就是一个容器状结构,所以具有转换腔310,进料口320以及出料口330均为转换腔310的开口。

也就是说,销轴可以通过进料口320进入至转换腔310内,也可以通过出料口330将销轴从转换腔310取出,而转换腔310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供销轴翻转换向,并且限制销轴的转动方向,避免其不规则运动。

筛选板400,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320上,并且所述筛选板400上设置有筛选孔410,所述筛选孔410的形状与销轴的轮廓形状相同,当所述销轴的朝向与所述筛选孔410形状一致时所述销轴从所述筛选孔410中落入至所述转换腔310内,当所述销轴的朝向与所述筛选孔410的形状相反时所述销轴通过转动后落入至所述筛选孔410中从而进行转向。

优选的,筛选板400盖在进料口320上,销轴移动至筛选板400上,由于筛选板400上设置有筛选孔410,筛选孔410的形状与销轴轮廓一致,所以筛选孔410的一端较窄且另一端较宽,如果销轴的朝向与筛选孔410一致时,就能够从筛选孔410内落入到转换腔310。

优选的,筛选孔410的一端为宽度与第一轴体直径适配的宽部,另一端为与第二轴体直径适配的窄部,窄部位于宽部的前方。

优选的,如果销轴的朝向与筛选孔410不一致时,即两者的朝向相反时,此时直径较小的第二轴体200位于筛选孔410较宽的位置上,而直径较大的第一轴体100则位于筛选孔410较窄的位置上,此时销轴无法直接掉落,但是由于第一轴体100部分无法掉落,而第二轴体200位于较宽的位置上,第二轴体200可以从筛选孔410较宽的位置通过,使得整根销轴转动,并且当轴体翻时,第二轴体200朝下,从而带动第一轴体100从筛选孔410较宽的位置处落下,此时销轴完成转向,即销轴朝向调整成与筛选孔410朝向一致的状态。

这种通过换向座300与筛选孔410配合的结构,能够使各个销轴的朝向一致,巧妙的利用筛选孔410使得朝向一致的销轴自动掉落,并且利用销轴的结构特点使得朝向不一致的销轴经过翻转进行换向,结构简单巧妙,并且无需手工操作,非常的方便。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送料导轨500,所述送料导轨500与所述换向座300连接,所述销轴通过所述送料导轨500移动至所述换向座300上。

优选的,送料导轨500实际上就是槽体结构,并且送料导轨500的宽度可以设置成语第二轴体200的直径相适配,使得送料导轨500在宽度方向上只能够存在单根销轴,避免打乱销轴换向的节奏,而设置送料导轨500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将销轴源源不断的送入至换向座300上,从而对大批量的销轴进行排列,满足实际需求。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转换腔310内设置有弧形滑槽340,所述进料口320位于所述弧形滑槽340的上方并且所述出料口330与所述弧形滑槽340连通。

优选的,弧形滑槽340用来承接转动后掉落的销轴,由于销轴在筛选孔410内转动后,是第二轴体200朝下并掉落至转换腔310内,所以需要弧形滑槽340来进行引导,使得掉落后的销轴沿着弧形滑槽340移动,又因为销轴掉落时是第二轴体200朝下先触碰到弧形滑槽340,经过弧形滑槽340引导后,销轴到达出料口330时呈第二轴体200朝前的状态。

并且,筛选孔410的方向可以设置呈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的形状,如果销轴与筛选孔410方向一致时,第二轴体200朝前,此时销轴掉落到弧形滑槽340时,也是第二轴体200朝前,从而使朝向不同的销轴从出料口330出来时均是呈第二轴体200朝前的状态。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换向座300包括两个侧板350以及弧形板360,两个所述侧板350呈平行设置,所述弧形板360与两个所述侧板350的下端连接,并且两个所述侧板350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体100的直径。

优选的,两个侧板350与弧形板360之间形成的空间为转换腔310,弧形板360就是换向座300的底部,并且弧形板360主要用于形成弧形滑槽340,并且弧形板360的两侧与两个侧板350连接。

优选的,换向座300的两个侧板350的间距较小,并且两个侧边的间距可以略大于第一轴体100的直径,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让销轴在掉落时,限制销轴的运动方向,避免其左右移动,只能够沿着两个侧板350的间隙向下掉落,确保调节销轴朝向时的流畅性以及可靠性。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图中未画出)与所述送料导轨500连接,所述振动盘内放置有若干所述销轴,并且所述振动盘将所述销轴送入至所述送料导轨500内。

优选的,通过振动盘向送料导轨500输送销轴,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将销轴运输到送料导轨500上,最终实现大批量销轴的自动排列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筛选板400上设置有朝所述筛选孔410倾斜的导向斜面420,所述导向斜面420用于将所述销轴导向至所述筛选孔410上。

优选的,销轴通过送料导轨500或者其他输送单元移动至筛选板400上,然后通过导向倾斜的引导后,滚入至筛选孔410上,确保销轴能够自动的移动至筛选板400上进行筛选或者换向。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筛选板400的侧边上设置有弧形侧板430,所述弧形侧板430呈半管状结构,并且所述弧形侧板430与所述送料导轨500连接,所述销轴从所述送料导轨500内移动至所述弧形侧板430内并滚动至所述筛选板400上。

优选的,弧形侧板430为半管状,并且弧形侧板430的后端与送料导轨500连接,销轴能够从送料导轨500上移动至弧形侧板430上,并且通过弧形侧板430的弧形滚入至筛选板400上,最终进入到筛选孔410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需要振动盘输送销轴,销轴就能够通过送料导轨500实现轴向移动,并通过弧形侧板430实现径向滚动,这样就无需手动操纵,实现自动换向排列的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