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2759发布日期:2019-11-29 17:12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升降平台一般采用电机或液压缸进行驱动,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技术相对还不够成熟,现有的电机驱动稳定性不足,且无法承受较大负载。因此,采用液压缸进行驱动的升降平台目前应用较为广泛,采用液压驱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时,需要在升降平台上增加油缸和油液管路,增加升降平台的负载,使升降平台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进行后期维护,且容易造成油液泄露,污染环境。液压驱动费时费力,控制精度不高,在高低温情况下对升降平台性能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锥齿轮组将驱动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同时在丝杆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升降平台的丝母组件,能够使丝杆在驱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绕着中间锥齿轮进行上下摆动,进而能够驱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以及通过锥齿轮组连接在驱动电机一侧且能够进行角度摆动的丝杆传动机构,所述丝杆传动机构包括丝杆以及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母组件,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固定在丝杆一端的从动锥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中间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中间锥齿轮之间以及从动锥齿轮与中间锥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中间锥齿轮均通过锥齿轮座安装在底座上。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在丝杆的端部且其与丝杆呈同轴布设。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座通过固定盖固定在底座上。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呈水平布设的第一转轴安装在锥齿轮座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间锥齿轮均通过一个第二转轴安装在锥齿轮座上,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以及第二转轴与丝杆之间均相互垂直。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转轴的支座,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锥齿轮座上,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座上。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一侧设置有丝杆安装支架,所述丝杆安装支架通过两个第二转轴铰接在支座内部,所述丝杆安装支架上开设有丝杆安装孔,所述丝杆通过组合轴承安装在所述丝杆安装孔内。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轴承的一侧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丝杆安装支架上,所述组合轴承的另一侧通过锁紧螺母与丝杆锁紧固定。

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齿轮组的角度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安装支架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轴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驱动电机代替液压缸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升降平台来说,结构简单,整体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可控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锥齿轮组将驱动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能够使丝杆在驱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在进行自身转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着中间锥齿轮进行上下摆动,进而能够驱动升降机构进行升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丝杆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丝母组件,同时使丝母组件与升降平台的剪叉连接,在丝杆进行摆动的同时,丝母组件还能够在丝杆上进行相对移动,进而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提高升降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解决电机驱动升降平台升降时所需驱动力较大以及丝杆行程较长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轻,通过锥齿轮组将驱动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同时在丝杆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升降平台的丝母组件,能够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且可控性强,控制精度高,升降速度快。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丝杆安装支架;3—丝杆;

4—丝母组件;5—组合轴承;6—压盖;

7—紧固螺钉;8—锁紧螺母;9—从动锥齿轮;

10—支座;11—主动锥齿轮;12—锥齿轮座;

13—固定盖;14—第一转轴;15—联轴器;

16—驱动电机;17—剪叉臂;18—第二转轴;

19—轴套;20—中间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驱动电机16以及通过锥齿轮组连接在驱动电机16一侧且能够进行角度摆动的丝杆传动机构,所述丝杆传动机构包括丝杆3以及与丝杆3相配合的丝母组件4,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固定在丝杆3一端的从动锥齿轮9、与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锥齿轮11、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从动锥齿轮9和主动锥齿轮11之间的中间锥齿轮20,所述主动锥齿轮11与中间锥齿轮20之间以及从动锥齿轮9与中间锥齿轮20之间均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11和中间锥齿轮20均通过锥齿轮座12安装在底座1上。

实际使用时,通过采用驱动电机16代替液压缸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升降平台来说,结构简单,整体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可控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锥齿轮组将驱动电机16与丝杆3传动连接,能够使丝杆3在驱动电机16的动力作用下,在进行自身转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着中间锥齿轮20进行上下摆动,进而能够驱动升降机构进行升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实际使用时,通过在丝杆3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丝母组件4,同时使丝母组件4与升降平台的剪叉连接,在丝杆3进行摆动的同时,丝母组件4还能够在丝杆3上进行相对移动,进而实现升降平台的的升降,提高升降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解决电机驱动升降平台升降时所需驱动力较大以及伸缩移动件行程较长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母组件4包括与丝杆3相配合的丝母以及套设在丝母外侧用于与剪叉升降平台进行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与丝杆3相互垂直,所述支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剪叉升降平台两侧的剪叉臂1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锥齿轮9固定在丝杆3的端部且其与丝杆3呈同轴布设。

实际使用时,所述从动锥齿轮9与丝杆3固定连接,同时,通过键和螺钉对其进行轴向和径向定位,使得丝杆3能够与从动锥齿轮9进行同步转动。因此,所述驱动电机16运转时,丝杆3在从动锥齿轮9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自转,使得丝母组件4在丝杆3上进行移动,同时丝杆3还能够绕中间锥齿轮20进行上下摆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齿轮座12通过固定盖13固定在底座1上。

实际使用时,所述锥齿轮座12上设置有三个转轴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14和两个第二转轴18均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三个转轴安装孔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盖13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座12与固定盖13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锥齿轮11通过呈水平布设的第一转轴14安装在锥齿轮座12上,所述第一转轴14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4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5与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

实际使用时,通过联轴器15将第一转轴14与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能够使主动锥齿轮11随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进行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中间锥齿轮20均通过一个第二转轴18安装在锥齿轮座12上,所述第二转轴18与第一转轴14之间、以及第二转轴18与丝杆3之间均相互垂直。

实际使用时,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8布设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在主动锥齿轮11和从动锥齿轮9之间设置两个中间锥齿轮20,能够保证主动锥齿轮11和从动锥齿轮9之间的传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转轴18的支座10,所述第二转轴1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锥齿轮座12上,所述第二转轴18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座10上。

实际使用时,所述支座10为c形支座,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8均安装在支座10内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支座10的两端均开设有供第二转轴18安装的圆孔,所述第二转轴18的一端安装在支座10上的圆孔内,所述第二转轴18的另一端安装在锥齿轮座12上后与中间锥齿轮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的一侧设置有丝杆安装支架2,所述丝杆安装支架2通过两个第二转轴18铰接在支座10内部,所述丝杆安装支架2上开设有丝杆安装孔,所述丝杆3通过组合轴承5安装在所述丝杆安装孔内。

实际使用时,所述丝杆安装支架2包括两个分别铰接在第二转轴18上的侧板和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供丝杆安装的矩形块,所述丝杆安装孔位于矩形块的中部;通过将丝杆安装支架2铰接在支座10内部,能够使丝杆3在同一个竖直面内进行摆动,防止丝杆3发生晃动,能有效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轴承5的一侧设置有压盖6,所述压盖6通过紧固螺钉7固定在丝杆安装支架2上,所述组合轴承5的另一侧通过锁紧螺母8与丝杆3锁紧固定。

实际使用时,通过在所述丝杆安装孔内设置组合轴承5用于对丝杆3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压盖6将组合轴承5固定在丝杆安装孔,便于丝杆3相对丝杆安装支架2进行转动,实现丝母组件4相对于丝杆3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安装支架2与第二转轴18之间设置有轴套19。

实际使用时,所述丝杆安装支架2的两个侧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铰接在第二转轴18上的铰接座,通过在铰接座与第二转轴18之间设置轴套19,能够对丝杆安装支架2的结构进行保护,提高丝杆安装支架2的寿命,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