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9662发布日期:2019-09-12 10:3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大口径涂塑钢管一般用在市政及各大建筑给排水上面,它是外壁涂装高附着力、抗冲击性、防腐耐候型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内壁涂装高附着力、防腐的热塑性粉末涂料。采用喷砂化学双重前处理、预热、内涂装、外涂装、固化、后处理等工艺制成。大口径涂塑钢管因具有高强度、高延伸性、低温脆性好、膨胀系数小,又有塑料管耐腐蚀、耐磨损、流体阻力小等优点被国内各行业越来越广泛的采用。

大口径涂塑钢管因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在卸料时,往往借助大型设备进行下料,这就大大提高了使用成本,给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包括两个提升移动装置,所述提升移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一侧对称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另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U型块,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蓄电池、红外线接收模块和PLC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内侧对称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和第二U型块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位于第一U型板内部的轮体,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安装有移动支撑杆,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移动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部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内部对称安装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共同套接有移动块,所述槽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移动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输出端缠绕有钢丝,所述钢丝的一端贯穿导向块连接有固定带,两个所述固定带之间安装有钢管,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PLC控制器、卷扬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U型块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部安装有球体,所述球体的表面与转板的上表面抵触,所述第二U型块的下表面边缘通过螺栓安装有与转板的下表面抵触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两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下端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和外壳之间以及移动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被钢丝贯穿通孔的两侧均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小型的提升移动装置即可实现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通过固定带与钢管的两端固定,启动卷扬机,卷扬机带动钢丝缠绕,能够实现钢管的升降,设有的第二液压缸带动移动支撑杆移动,能够实现钢管的升降,设有的第二电机带动轮体转动,能够实现钢管的移动,设有的第一电机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带动第一U型板转动,第一U型板带动轮体和第二电机转动,能够实现移动方向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体积小,使用方便灵活,使用效果好,能够大大降低下料所需要的成本,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的提升移动装置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升移动装置1、钢管2、水平支撑杆3、移动块4、导向杆5、槽体6、第一液压缸7、导向块8、固定带9、蓄电池10、第一电机11、移动轮12、红外线接收模块13、外壳14、PLC控制器15、加强杆16、第二液压缸17、导轨18、移动支撑杆19、卷扬机20、钢丝21、轮体22、第一U型板23、第二电机24、球槽25、球体26、第二U型块27、挡板28、转板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大口径涂塑钢管的下料装置,包括两个提升移动装置1,提升移动装置1包括外壳14,外壳14的下表面一侧对称安装有移动轮12,外壳14的下表面另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U型块27,第二U型块27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球槽25,球槽25的内部安装有球体26,球体26的表面与转板29的上表面抵触,第二U型块27的下表面边缘通过螺栓安装有与转板29的下表面抵触的挡板28,能够提高转板29的转动效果,增强实用性。

外壳14的内侧安装有蓄电池10、红外线接收模块13和PLC控制器15,外壳14的内侧对称安装有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4和第二U型块27连接有转板29,转板29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U型板23,第一U型板2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安装有位于第一U型板23内部的轮体22,外壳14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导轨18,导轨18的两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杆16,加强杆16的下端与外壳14固定连接,提高稳定性,增强使用效果。

导轨18和外壳14之间以及移动支撑杆19和水平支撑杆3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加强使用效果,增强使用稳定性。

两个导轨18之间安装有移动支撑杆19,外壳14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7,第二液压缸17的输出端与移动支撑杆19固定连接,移动支撑杆19的上端安装有水平支撑杆3,水平支撑杆3的中部设有槽体6,槽体6的内部对称安装有导向杆5,两个导向杆5之间共同套接有移动块4,槽体6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7的输出端与移动块4固定连接,移动块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8,导向块8被钢丝21贯穿通孔的两侧均为弧形结构,为了对钢丝21进行保护,防止钢丝21表面磨损,提高钢丝21的会用寿命。

移动支撑杆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卷扬机20,卷扬机20的输出端缠绕有钢丝21,钢丝21的一端贯穿导向块8连接有固定带9,两个固定带9之间安装有钢管2,红外线接收模块13、PLC控制器15、卷扬机20、第二电机24和第一电机11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外界的遥控器能够对红外线接收模块13发送指令,红外线接收模块13将指令信息传给PLC控制器15,PLC控制器15控制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17、卷扬机20、第二电机24和第一电机11,首先通过固定带9与钢管2的两端固定,启动卷扬机20,卷扬机20带动钢丝21缠绕,能够实现钢管2的升降,设有的第二液压缸17带动支撑杆19移动,能够实现钢管2的升降,设有的第二电机24带动轮体22转动,能够实现钢管2的移动,设有的第一电机11带动转板29转动,转板29带动第一U型板23转动,第一U型板23带动轮体22和第二电机24转动,能够实现移动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钢管2的下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