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简便的拉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2932发布日期:2019-10-28 22:4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简便的拉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金属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便的保温炉拉取机构。



背景技术:

在铸造机工作过程中,保温炉中的金属液体用光后需要更换,如何将空的保温炉取出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保温炉的体积和重量太大,人为的更换比较困难。现在普遍使用的夹具拉取

因此,需要在铝水转运车与保温炉之间设计一种自动拉取机构,要完成伸缩动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勾住夹具的动作,结构复杂、动作缓慢。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所使用的拉取机构大多数是较复杂的轨道结构,此种结构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在受力不均匀时容易出现保温炉滑出轨道的现象;在阻力过大时,因其阻力与拉力不是在同一直线上,在继续拉动保温炉时它将以前轮为支点倾翻,此时只有借助其它工具方能完成拉动工作,需花去更多人力,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低压铸造机保温炉更换不便的问题,在铝水转运车与保温炉之间设计出一种自动拉取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拉取机构包括被拉取件和拉钩组件。

被拉取物上设置被拉取件,被拉取件包括槽、固定销;

拉取物上设有拉钩组件,拉钩组件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前端的拉钩,拉钩与槽配合设置;机构架还包括与固定销配合设置的孔;固定销插入到孔中的定位状态下,拉钩可以形成与槽卡扣连接的状态,或形成不与槽连接的打开状态。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拉钩与槽连接的稳定性,被拉取件的槽所在的面上设置销孔,拉钩上设有与销孔对应的贯通孔,活动销可以通过贯通孔插入到销孔中,实现对拉钩和槽的定位。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拉钩组件与被拉取件的连接,使得操作方便快捷,拉钩与机构架的连接为转动轴连接。

为了进一步方便拉钩组件与被拉取件的连接,使得无需动力、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拉钩的扣合,拉钩设置在机构架的承托槽中,该承托槽底面与被拉取件的槽所在的面平行。进一步的,拉钩前端设置一个斜面,当拉钩组件与被拉取件靠近时,拉钩通过斜面的受力向上抬升,使拉钩滑到被拉取件的槽所在的面上。

进一步的,拉钩组件设置在拉取物的导轨上,通过导轨做前后运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了防止两者的错位,本实用新型的拉取机构设有相对面的固定销与孔的配合定位,拉钩与槽的卡扣定位,在简单的结构中实现稳定配合。进一步的,设有承托槽,配合拉钩前的斜面使得拉钩与槽配合简单快捷。被拉取件的槽所在的面上设置销孔,加强拉钩与槽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简便的拉取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取机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取机构扣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被拉取件,2为拉钩,3为活动销,4为转动轴,5为机构架,6为保温炉,7为转运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拉取机构包括被拉取件1和拉钩组件。如图1所示,被拉取物(如保温炉6)上设置被拉取件1,被拉取件1包括槽、固定销;拉钩组件设置在拉取物(如转运车7)的导轨上,通过导轨做前后运动。拉钩组件包括机构架5,设置在机构架5前端的拉钩2,拉钩2与槽配合设置;拉钩2与机构架5的连接为转动轴4连接。机构架5还包括与固定销配合设置的孔;固定销插入到孔中的定位状态下,拉钩2可以形成与槽卡扣连接的状态(图3),或形成不与槽连接的打开状态(图2)。

保温炉上被拉取件1的槽设置在顶面上,槽靠近固定销的位置设置销孔,拉钩2上设有与销孔对应的贯通孔,活动销3可以通过贯通孔插入到销孔中,实现对拉钩2和槽的定位。

拉钩2设置在机构架5的承托槽中,该承托槽底面与被拉取件1的槽所在的面平行。拉钩2前端设置一个斜面,当拉钩组件与被拉取件1靠近时,拉钩2通过斜面的受力向上抬升,使拉钩2滑到被拉取件1的槽所在的面上。

首先被拉取件1的位置固定,待转运车7运动到指定的位置后,拉钩组件在转运车7的导轨上缓慢伸出(如图2所示),直到被拉取件1上的固定销与拉钩组件上的孔配合完成后停止,将拉钩2卡在被拉取件1的槽中,再把拉钩2上的活动销3插入被拉取件1的孔中(如图3所示)。待两者互相固定完成后,缓慢地将拉钩组件沿着导轨缩回,将保温炉6拉到转运车7上,完成保温炉6的卸下。

以上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