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撑口编织袋。
背景技术:
目前编织袋应用非常的广泛,可用于化工产品、大米等食品的包装或者物品搬运的行李包装。但人们使用编织袋填装物料时,通常需要一个人将编织袋打开撑好,避免编织袋坍塌,方便另一个人填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并且,现有的编织袋底部一般都没有设置防磨结构,当遇到搬运的物品过于沉重时,经常性停歇下来将编织袋放在地上进行休息或偶尔拖行编织袋搬运,很容易就会导致编织袋底部摩擦破损,造成袋内物品从破损处掉出,大大缩短了编织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将编织袋撑起打开,方便填装物料的便捷式撑口编织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便捷式撑口编织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环形的撑口气囊条,所述袋体内均布有若干个竖直设置在袋体上的支撑气囊条,所述支撑气囊条与撑口气囊条相连通,所述撑口气囊条上设有用于向支撑气囊条和撑口气囊条内充气的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橡胶塞。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受损;所述袋体包括环形侧布和位于环形侧布底部的圆形底布,圆形底布与环形侧布的连接处均布有若干个L形的防摩擦橡胶垫。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编织袋的结构强度;所述袋体的外侧面均布有用于增强袋体强度的网格状加强层。
进一步地,为了将干燥剂单独放置起来,避免直接放置在物料内造成混料;所述袋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置物腔,所述置物腔由粘接在袋体内壁上的网眼布形成,所述网眼布的两侧边和底边均与袋体固定连接,网眼布的顶边通过魔术贴与袋体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提拿物料,同时避免提带受力过大造成袋体破裂的可能;所述袋体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提带,两个提带的下端均向下延伸并在袋体的底部交叉后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搬运编织袋,降低劳动强度;所述袋体的底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运送小车,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运送小车的上部设有魔术贴勾面。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袋体上设置竖直的支撑气囊条、在开口上设置撑口气囊条,当气囊条内充入空气之后,气囊条饱胀,将编织袋撑直竖立起来,袋口完全打开,方便填充物料进去,无需人工将编织袋撑开,一个人作业也能填装物料,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袋体网格状加强层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编织袋的结构强度,防摩擦橡胶垫的设置,防止编织袋与地面摩擦受损,有效延长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提带的设置,方便提拿编织袋,并且两个提带的下端在编织袋的底部交叉后连接在一起,保证提带提拿编织袋时,承载物料的重力,避免提带与袋体连接处断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撑口气囊条;2-支撑气囊条;3-运送小车;4-防摩擦橡胶垫;5-袋体;6-橡胶塞;7-提带;8-置物腔;9-魔术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捷式撑口编织袋,包括袋体5,所述袋体5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环形的撑口气囊条1,所述袋体5内均布有若干个竖直设置在袋体5上的支撑气囊条2,所述支撑气囊条2与撑口气囊条1相连通,所述撑口气囊条1上设有用于向支撑气囊条2和撑口气囊条1内充气的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橡胶塞6。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受损;所述袋体5包括环形侧布和位于环形侧布底部的圆形底布,圆形底布与环形侧布的连接处均布有若干个L形的防摩擦橡胶垫4。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编织袋的结构强度;所述袋体5的外侧面均布有用于增强袋体5强度的网格状加强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干燥剂单独放置起来,避免直接放置在物料内造成混料;所述袋体5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置物腔8,所述置物腔8由粘接在袋体5内壁上的网眼布形成,所述网眼布的两侧边和底边均与袋体5固定连接,网眼布的顶边通过魔术贴与袋体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提拿物料,同时避免提带7受力过大造成袋体5破裂的可能;所述袋体5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提带7,两个提带7的下端均向下延伸并在袋体5的底部交叉后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搬运编织袋,降低劳动强度;所述袋体5的底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运送小车3,所述袋体5的底部设有魔术贴毛面9,所述运送小车3的上部设有魔术贴勾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袋体5上设置竖直的支撑气囊条2、在开口上设置撑口气囊条1,当气囊条内充入空气之后,气囊条饱胀,将编织袋撑直竖立起来,袋口完全打开,方便填充物料进去,无需人工将编织袋撑开,一个人作业也能填装物料,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袋体5网格状加强层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编织袋的结构强度,防摩擦橡胶垫4的设置,防止编织袋与地面摩擦受损,有效延长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提带7的设置,方便提拿编织袋,并且两个提带7的下端在编织袋的底部交叉后连接在一起,保证提带7提拿编织袋时,承载物料的重力,避免提带7与袋体5连接处断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