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8862发布日期:2019-11-05 22:4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分拣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 。



背景技术:

分路机构是一种悬挂分拣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它可以参与主线路的输送,也可以把订单商品分拣选出,该机构对商品存储、拣选、排序甚至整个系统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物流分拣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悬挂分拣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悬挂分拣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先进先出),商品有被取出要求时就会被切换到分路机构,然后经过拣选、排序最终被拣出,现有的分路机构,其分路装置与主路装置是通过相互独立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处结构复杂,在分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输送速度不同步的现象,成本较高,安装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较现有技术中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其分路装置是通过主输送线的动力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能够实现精确的输送速度同步,结构紧凑、零件少,易于装配维修,成本较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包括主路装置、分路装置及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主路装置,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同步带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链轮与悬挂分拣输送系统主输送线的主路链条啮合;

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随着第一链轮的转动作同步转动;

所述分路装置,具有一框架,包括第三链轮以及设置在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之间的链条,

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有弧形导轨;

所述链条,被设置成随着第二链轮的转动在所述框架内沿着所述弧形导轨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三链轮作同步转动;

所述切换装置,被设置成根据上位系统的操作指令将弧形导轨与主输送线上的直线形导轨接合。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链轮同轴的主动带轮、与第二链轮同轴的从动带轮以及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被设置成随着第一链轮转动带动同步带移动以带动从动带轮转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分路装置还包括一张紧轮,张紧轮固定在框架上、位于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之间,用于张紧所述链条。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链条为长销轴链条。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框架顶部内侧还固定设置有链条辅助导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底板、气缸以及设置在底板上并且相对于底板可摆动的分路拨叉,所述分路拨叉被设置成受所述气缸的气压驱动而摆动以将弧形导轨与主输送线上的直线形导轨接合。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与气缸之间的摆台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分路装置是通过主输送线的动力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并能够实现精确的输送速度同步;结构紧凑、零件少,易于装配维修,成本较低。另外 ,采用气缸控制分路拨叉,通过其对应的安装底板上的缺口控制气缸摆动角度完成分路、主路切换的过程,无需定制特殊气缸,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与主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的主路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的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上述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适用于将悬挂分拣输送系统主输送线4输送的悬挂件5切换至分输送线,如图2所示,前述主输送线4具有一直线形型材框架4-1,该框架4-1底部设置有直线形导轨4-11,框架4-1内部设置有主路链条4-2,主路链条4-2受主输送线4的动力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前述的动力驱动装置是本领域所熟知的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可以使用现有的,或者未来开发的任何适当的结构)驱动在框架内沿着直线形导轨4-11移动,悬挂件5随着主路链条4-2的移动沿着直线形导轨4-11移动、即在主输送线4上被直线输送。

如图1至图5所示,该悬挂分拣输送系统分路机构包括主路装置1、分路装置2及切换装置3。

主路装置1包括第一链轮1-1、第二链轮1-3以及同步带传动组件1-2。第一链轮1-1穿过主输送线4的型材框架4-1的侧边缺口与悬挂分拣输送系统主输送线4的主路链条4-2啮合,并且随着主路链条4-2的移动而转动。第二链轮1-3通过同步带传动组件1-2随着第一链轮1-1的转动作同步转动。

分路装置2,具有一弧形型材框架2-4,包括第三链轮2-2以及设置在第二链轮1-3与第三链轮2-2之间的链条2-1。框架2-4底部设置有弧形导轨2-41。链条2-1,随着第二链轮1-3的转动在框架2-4内沿着弧形导轨2-41移动并带动第三链轮2-2作同步转动;悬挂件5随着该链条2-1的移动沿着弧形导轨2-41移动、即在分输送线被曲线输送。

切换装置3,具有初始位置以及切换位置,在初始位置时,悬挂件5在主输送线4被直线输送,当悬挂件5需要从主输送线4分路至分输送线(前述分路装置2)时,切换装置3根据上位系统的操作指令(分路指令)至切换位置将弧形导轨2-41与主输送线4上的直线形导轨4-11接合成一体,这样,悬挂件5从沿着主输送线4的直线形导轨4-11移动平顺地切换到沿着分输送线(前述分路装置2)的弧形导轨2-41移动,完成分路的过程。

优选地,如图2所示,同步带传动组件1-2包括与第一链轮1-1同轴的主动带轮1-21、与第二链轮1-3同轴的从动带轮1-22以及同步带1-23,主动带轮1-21被设置成随着第一链轮1-1转动带动同步带1-23移动以带动从动带轮1-22作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链轮1-3转动,实现了第二链轮1-3与第一链轮1-1同步转动。分路装置2还包括一张紧轮2-3,张紧轮2-3通过夹块固定在框架2-4上、位于第二链轮1-3与第三链轮2-2之间,用于张紧链条2-1。在本实施例中,链条2-1为长销轴链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主动带轮1-21通过穿过框架2-4顶板的轴1-5、轴承1-4与第一链轮1-1进行同步转动;从动带轮1-22亦通过穿过框架2-4顶板的轴1-5、轴承1-4与第二链轮1-3进行同步转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框架2-4顶部内侧还固定设置有链条辅助导轨2-5,链条2-1沿着弧形导轨2-41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如图5所示,切换装置3包括底板3-1、气缸3-3以及设置在底板3-1上一缺口内并且相对于底板3-1可摆动的分路拨叉3-2,分路拨叉3-2被设置成受气缸3-3的气压驱动而摆动以将弧形导轨2-41与主输送线4上的直线形导轨4-11接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气缸3-3的摆动角度通过底板3-1的前述缺口的角度进行机械限位完成分路、主路切换的过程,无需定制特殊气缸3-3,成本较低。

在某些实施例中,切换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底板3-1与气缸3-3之间的摆台垫片3-4,摆台垫片3-4对分路拨叉3-2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分路拨叉3-2的悬臂过长导致前端下沉。在本实施例中,切换装置3还设置有导向条3-5,该导向条3-5用于确保悬挂件5能顺畅进入弧形导轨2-41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动翻转输送器的工作原理为:

在初始位置时,悬挂件5在主输送线4被直线输送,当悬挂件5需要从主输送线4分路至分输送线(前述分路装置2)时,切换装置3根据上位系统的操作指令(分路指令)从初始位置摆动至切换位置将弧形导轨2-41与主输送线4上的直线形导轨4-11接合成一体。第一链轮1-1通过其与主输送线4的主路链条4-2啮合随着主路链条4-2的移动而转动,即间接通过主输送线4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并且通过同步带传动组件1-2带动第二链轮1-3作同步转动。分路装置2的链条2-1随着第二链轮1-3的转动在框架2-4内沿着弧形导轨2-41移动并带动第三链轮2-2作同步转动,悬挂件5随着该链条2-1的移动沿着弧形导轨2-41移动、即在分输送线被曲线输送,并且该链条2-1的移动速度与主输送线4的主路链条4-2的移动速度相同,完成分路的过程。如此,分路装置2相当于借用主输送线4的动力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无需另外的驱动装置,并能够实现精确的输送速度同步;结构紧凑、零件少,易于装配维修,成本较低。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