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7200发布日期:2020-01-10 14:5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卷导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导体的卷收会先通过引取轮将导体引出后,导体经过上导轮导向后再经过排线装置进行排线将导体排列好再卷收再收线轮上,但是由于排线装置一直做往复运动,导致上导轮与排线装置上的排线导轮不在一个平面上,导体与排线导轮的沟槽边摩擦而产生抖动,造成导体表面擦伤,影响品质,严重时导体会跳出排线导轮而造成断丝,严重影响生产,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导体与导轮沟槽边摩擦以及脱轨现象的收线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线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再安装架上的引取轮、上导轮、排线组件和收线轮;所述引取轮的端面朝前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上导轮的端面朝前设置在引取轮的右上方且与引取轮设置在同一平面位置处;所述排线组件设置在上导轮下方;所述排线组件包括排线杆、安装块、安装板、排线导轮和两个导向轮;所述排线杆可前后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块倾斜地安装在排线杆前端;所述排线导轮的端面朝前安装在安装块前侧;所述安装板竖直固定在安装块上;两个所述导向轮上下分布且端面朝左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收线轮设置在排线组件下方。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线组件上还包括备用导轮;所述备用导轮的端面朝前安装在安装块前侧。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方的导向轮偏向于下方的导向轮的前侧。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线导轮位于导向轮的右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新增了两个导向轮在排线组件上,导体先后绕过引取轮、上导轮、导向轮、排线导轮后卷绕在收线轮上收集,其中引取轮、上导轮与排线导轮都是端面朝前安装的,而导体轮则是端面朝左安装的,导体绕过两个导向轮后再经过排线导轮,因此经过导向轮后的导体的出线方向不会改变,而导向轮的沟槽方向与其运动的方向一致,因此其前后的往复运动对该绕线也不会产生影响,从而在排线杆做前后往复运动时,导体不会与导轮的沟槽产生摩擦或者脱轨现象,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与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线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收线装置,包括安装架1以及安装再安装架1上的引取轮2、上导轮3、排线组件4和收线轮5;所述引取轮2的端面朝前安装在安装架1上;所述上导轮3的端面朝前设置在引取轮2的右上方且与引取轮2设置在同一平面位置处;所述排线组件4设置在上导轮3下方;所述排线组件4包括排线杆41、安装块42、安装板43、排线导轮44和两个导向轮45;所述排线杆41可前后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上;所述安装块42倾斜地安装在排线杆41前端;所述排线导轮44的端面朝前安装在安装块42前侧;所述安装板43竖直固定在安装块42上;两个所述导向轮45上下分布且端面朝左安装在安装板43上;所述收线轮5设置在排线组件4下方;导体100通过放线装置放出,先后绕过引取轮2、上导轮3、导向轮45、排线导轮44后卷绕在收线轮5上收集,引取轮2通过电机驱动运转控制导体100的运输速度,上导轮3控制导体100的运输方向,排线杆41通过气缸或者液压缸等驱动装置驱动其往复运动,收线轮5也通过一电机驱动进行收卷导体100;导体100经过上导轮3后从上方的导向轮45进出再进过下方的导向轮45后脱出再经过排线导轮44将导体100引到收线轮5上,其中引取轮2、上导轮3与排线导轮44都是端面朝前安装的,而导体100轮则是端面朝左安装的,导体100绕过两个导向轮45后再经过排线导轮44,因此经过导向轮45后的导体100的出线方向不会改变,而导向轮45的沟槽方向与其运动的方向一致,因此其前后的往复运动对该绕线也不会产生影响,从而在排线杆41做前后往复运动时,导体100不会与导轮的沟槽产生摩擦或者脱轨现象。

所述排线组件4上还包括备用导轮46;所述备用导轮46的端面朝前安装在安装块42前侧;当排线杆41往复运动的距离短时,可以采用排线导轮44与备用导轮46来使用,导体100从上导轮3直接绕过排线导轮44与备用导轮46即可,该方式适用于往复行程短的收线。

所述上方的导向轮45偏向于下方的导向轮45的前侧;两个导向轮45之间的位置错开,并且上方的导向轮45偏向前侧,从而降低导体100在导向轮45上的接触面,减低摩擦,从而更好地保护导体100。

本设计中,排线导轮44位于导向轮45的右下方。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