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内衬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715发布日期:2019-12-13 18:32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内衬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存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集装箱内衬袋。



背景技术:

在海运、空运过程中,集装箱内部经常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温度和湿度较大变化,这样容易导致集装箱内对环境有一定要求的货物损坏。为了防止货物的损坏,通常需要对集装箱进行隔绝处理,使其集装箱内部温度、湿度变化速度降低。一般是在集装箱内设置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内衬袋。

目前市面上的内衬袋与集装箱的固定方式,主要用钩-环结构,或者往内衬袋吹风使其膨胀等方式,安装复杂,价格高,并且由于集装箱尺寸差异,以及不同厂家集装箱内部的铁环位置不一致,导致内衬袋的通用性差,需要设计很多不同的型号进行定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安装简易,通用性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包括顺序拼接的左面、顶面、右面,以及三边分别与所述左面、所述顶面及所述右面拼接的后面及前面,所述左面与所述右面均设置有绑绳,所述绑绳包括与所述左面或所述右面连接的固定段以及与所述固定段端部连接的、可自由活动的绑紧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左面或所述右面的连接处多层折叠后缝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段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绑紧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绑绳位于所述左面与所述右面相互远离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绑绳位于所述左面与所述右面靠近所述顶面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面与所述右面上所述绑绳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3。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底面,所述底面的周缘分别与所述左面、所述右面、所述后面及所述前面拼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面、所述左面、所述右面、所述后面及所述前面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面通过拉链或魔术贴的方式进行拼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面与所述顶面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内衬袋,直接通过所述绑绳将所述内衬袋固定于所述集装箱内部,即使所述绑绳的固定位置与所述集装箱内部的铁环位置不对应,也可以通过绑紧段的不同位置与铁环绑定,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衬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绑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衬袋与集装箱配合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衬袋与集装箱配合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衬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内衬袋;110、左面;120、顶面;130、右面;140、后面;150、前面;160、底面;170、魔术贴;200、绑绳;210、固定段;220、绑紧段;300、集装箱;310、铁环组;311、上铁环;312、下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包括顺序拼接的左面110、顶面120、右面130,以及三边分别与所述左面110、所述顶面120及所述右面130拼接的后面140及前面150,所述左面110与所述右面130均设置有绑绳200,所述绑绳200包括与所述左面110或所述右面130连接的固定段210以及与所述固定段210端部连接的、可自由活动的绑紧段220。

所述内衬袋100,直接通过所述绑绳200将所述内衬袋100固定于所述集装箱300内部,即使所述绑绳200的固定位置与所述集装箱300内部的铁环位置不对应,也可以通过绑紧段220的不同位置与铁环绑定,适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210与所述左面110或所述右面130的连接处多层折叠后缝合固定。以加强与所述固定段210与所述左面110或所述右的连接强度,避免在所述绑紧段220的拉扯下,发生脱线。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210与所述左面110或所述右面13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绑定、粘贴、一体设计或者活动配合,例如在所述左面110或所述右面130上设置固定环,所述固定段210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或者所述绑绳200穿过所述固定环,两端形成两个所述绑紧段220。

进一步地,所述绑紧段22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段210长度的2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210沿所述后面140至所述前面150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210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绑紧段220。即2个所述绑紧段220由同一所述固定端进行固定,制作起来更加方便,同时所述内衬袋100也可以固定的更好,不会有褶皱。

如图3、4所示,现有的集装箱300内部一般设置有多组铁环组310,每组铁环组310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铁环311、下铁环312,所述绑紧段220现先从所述上铁环311穿入,再从所述下铁环312穿出,然后打出绳结与所述下铁环312相固定,完成一个所述绑紧段220的固定。

所述内衬袋100使用时,先将所述内衬袋100插入到集装箱300内部,且所述内衬袋100的所述后面140置于集装箱300的封口端,从集装箱300的封口端往集装箱300的开口端依次对所述进行绑绳200绑紧,且在绑定最靠近所述集装箱300封口端的所述绑绳200时,先绑紧靠近所述集装箱300的封口端的那个所述绑紧段220,再绑紧远离所述集装箱300的封口端的另一个所述绑紧段220,在绑定其它所述绑绳200时,先绑紧远离所述集装箱300的封口端的那个所述绑紧段220,再绑紧靠近所述集装箱300的封口端的另一个所述绑紧段220。这样当所述绑绳200与所述铁环组310位置不对应时,可以将所述绑紧段220有效地拉直,避免所有的所述绑绳200均先绑紧靠近所述集装箱300的封口端的那个所述绑紧段220,再绑紧远离所述集装箱300的封口端的另一个所述绑紧段220时,最靠近所述集装箱300封口端的所述绑绳200受到的拉力过大。

如果所述绑紧段220的数量与所述铁环组310的数量及位置不一一对应,那么所述绑紧段220优先选择临近的铁环组310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绑绳200位于所述左面110与所述右面130相互远离一侧。便于制作与安装,相交于设置在所述左面110与所述右面130相互靠近一侧,所述内衬袋100整体的密封性也会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绑绳200位于所述左面110与所述右面130靠近所述顶面120一端。以使所述内衬袋100挂的够高,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左面110与所述右面130上所述绑绳200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3。采用多个所述绑绳200对所述内衬袋100固定,使所述内衬袋100的重力被分散至多个点,避免单个点受力过大,造成的所述绑绳200与所述左面110或所述右面130连接处受损。也可以使所述内衬袋100被拉伸的更开,避免有褶皱。

进一步地,如图5,还包括底面160,所述底面160的周缘分别与所述左面110、所述右面130、所述后面140及所述前面150拼接。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120、所述左面110、所述右面130、所述后面140及所述前面150由隔热材料制成。以保障较好的隔热、防潮性能,避免所述内衬袋100内的环境变化过于剧烈。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双面纯铝编织布或者气泡隔热材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150通过拉链或魔术贴170的方式进行拼接。以便于所述前面150的快速密封以及更好的拆卸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面150通过魔术贴170的方式进行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150与所述顶面120一体连接。所述前面150在打开时,并不需要完全拆卸下来,仅需要给出货物进出的通道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