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0178发布日期:2019-12-10 19:5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模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



背景技术:

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按模数设计,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模板的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

为了便于管理,往往需要在铝模板上贴附有该铝模板信息的二维码标贴,然而,目前的铝模板二维码标贴的粘贴,需要先将二维码标贴打印好,然后通过人工找到相应铝模板进行粘贴,人工操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铝模板靠人工操作贴二维码标贴效率低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伺服电机、同步带、同步带轮、转轴座、传动轴、侧固定板及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同步带轮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底座和侧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后端部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前端部设有吸盘,通过所述转动轴驱动所述吸盘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之间往复转动。

可选地,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间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杆、第五连杆以及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的中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第六连杆的前端部。

可选地,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七连杆,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六连杆呈弯折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六连杆的弯折角度为120°。

可选地,所述第七连杆的数量设置有两根。

可选地,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侧固定板上,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六连杆感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水平位置传感器和竖直位置传感器,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侧固定板的前端部,所述竖直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侧固定板的下端部。

可选地,所述吸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盘沿宽度方向平行的设置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前端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吸盘吸附二维码标贴,转动90°后将二维码标贴贴在铝模板上,实现对铝模板二维码标贴自动粘贴,代替纯人工贴码作业,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二维码标贴贴错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的曲柄连杆机构的水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的曲柄连杆机构的竖直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铝模板自动贴码装置,包括底座100以及设置在底座100上的伺服电机101、同步带102、同步带轮103、转轴座104、传动轴105、侧固定板106及曲柄连杆机构200,所述同步带轮103与所述传动轴10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05的两端分别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轴座104上,所述同步带102分别与所述同步带轮103和伺服电机101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分别与所述底座100和侧固定板106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的后端部与所述传动轴105固定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的前端部设有吸盘300,所述吸盘300与气缸相连通,通过所述转动轴105驱动所述吸盘300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之间往复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包括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以及第三连杆203,所述第一连杆201一端与所述传动轴1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203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10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203的中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还包括第四连杆204、第五连杆205以及第六连杆206,所述第五连杆205的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106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2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20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204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206的中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2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2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吸盘300设置在所述第六连杆206的前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还包括第七连杆207,所述第七连杆20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连杆2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206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连杆206呈弯折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连杆206的弯折角度为12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连杆207的数量设置有两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位置传感器400,所述位置传感器400设置在所述侧固定板106上,所述位置传感器400与所述第六连杆206感应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器400包括水平位置传感器401和竖直位置传感器402,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401设置在所述侧固定板106的前端部,所述竖直位置传感器402设置在所述侧固定板106的下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盘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盘300沿宽度方向平行的设置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00的前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上位机发出打印指令,打印机500实时打印二维码标贴600,二维码标贴600与底纸进行剥离,水平位置传感器401感应到二维码标贴600,触发plc驱动与吸盘连接的气缸吸气,吸盘300吸附二维码标贴600,伺服电机101开始工作,通过同步带102带动传动轴105转动,传动轴105驱动曲柄连杆机构200运动,曲柄连杆机构20带动吸盘300进行90°竖直方向转动,实现粘贴方向的转换,竖直位置传感器402感应到吸盘300到位后,与吸盘300连接的气缸放气,将二维码标贴600自动粘贴到铝模板工件上,吸盘300回到原点待命,循环工作,代替纯人工贴码作业,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二维码标贴贴错的问题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