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运输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8826发布日期:2020-02-14 14:4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机柜运输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柜运输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柜运输架。



背景技术:

机柜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机柜一般分为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控制台机柜等。

在运输机柜时,一般采用液压车将机构抬起,运输时需要人手动扶持,但是由于机柜的重量较大且高度较高,中心难以把握,机柜容易产生晃动,人无法及时扶住机柜时,容易引起机柜倾倒,而且人手扶费时费力,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运输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柜运输架,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设有用于承托机柜的承重组件,所述移动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机柜四侧侧壁的支撑组件,所述移动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机柜时,通过液压车将机柜抬起,液压车将机柜送入移动架内,利用承重组件支撑机柜,再利用支撑组件支撑机柜的四侧,减少机柜中心不稳的情况发生,最后利用移动轮组件移动移动架,以此代替人手动扶持机柜的方式,减轻人工作负担,提高效率,也减少机柜发生倾倒的可能性,有利于顺利运输机柜。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且沿机柜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竖杆以及设置在相邻竖杆顶壁上的横杆,所述竖杆呈空心状;

所述承重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杆的内侧壁上且沿竖杆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固定齿条以及与固定齿条啮合的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远离固定齿条的一侧与竖杆的内侧壁抵触,所述固定齿条在竖杆的内底壁上滑移,所述竖杆的侧壁上且位于固定齿条远离移动齿条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固定齿条的侧壁上设有穿过通孔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竖杆侧壁抵触的锁紧螺母,所述竖杆的侧壁上且远离通孔的一侧设有通槽,所述移动齿条远离固定齿条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朝向机柜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机柜的高度,当液压车将机柜叉起抬高送入移动架内,机柜的顶部伸到横杆的上方,拧松锁紧螺母,通过把手移动固定齿条,将移动齿条松开,从而可以调整支撑板,再拧紧锁紧螺母,固定齿条从而可以将移动齿条抵紧在竖杆内侧壁上,以此可以将支撑板固定在竖杆上,以此可以实现将机柜固定在移动架上,进而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机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齿条的底壁上设有滑块,所述竖杆的内底壁上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固定齿条时,利用滑块在滑槽内滑移,有利于增加固定齿条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侧壁上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两侧壁分别与竖杆和锁紧螺母的侧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紧螺母将垫板锁紧在竖杆的侧壁上,增加垫板与竖杆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固定齿条将移动齿条抵紧在竖杆侧壁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呈l型,所述支撑板的短板与移动齿条通过沉头螺栓连接、长板向相邻竖杆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柜的高度大于移动架的高度时,利用支撑板与移动齿条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可以先将支撑板拆卸,将移动架抬起套在机柜的外侧,再安装支撑板,以此可以增加移动架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杆内侧壁上的抵紧板,所述抵紧板远离固定齿条的一侧设有伸出通槽的抵紧杆,所述抵紧杆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母,所述抵紧杆远离抵紧板的一侧设有与机柜侧壁抵触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柜安装在移动架内,将抵紧板插入通槽内,将橡胶垫抵紧在机柜侧壁上,再拧紧抵紧螺母,在移动移动架时,代替人手动扶机柜的方式,减轻工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机柜发生倾倒的可能性,从而可以顺利输送机柜。

进一步地,所述竖杆的侧壁上设有呈l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短板与竖杆的侧壁连接、长板沿竖杆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长板与竖杆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竖杆的侧壁上设有插入两空隙内的插板,所述插板靠近机柜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插板的一端设有抵触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板插入空隙内,将抵触板抵触在机柜侧壁上,加强机柜在移动架内的稳定性,提高运输机柜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两带刹车的万向轮和两滚轮,所述万向轮和滚轮均与底架底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向时,利用万向轮进行转向,通过滚轮,可以带动移动架直线行走,减少机柜产生晃动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液压车将机柜送入移动架内,通过承重组件支撑机柜,通过支撑组件将机柜固定在移动架内,最后移动轮组件移动移动架,代替人工手扶的方式,减轻工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机柜产生倾倒的可能性,进而可以顺利输送机柜;

2、利用插板插在空隙内,抵触板与机柜的侧壁抵触,有利于增加机柜在移动架内的稳定性,便于移动机柜;

3、利用支撑板与移动齿条通过沉头螺栓连接,方便将支撑板拆卸,从而可以方便液压车将机柜送入移动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体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竖杆的剖视图。

图3为体现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体现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为体现图2中c部放大图。

图6为体现实施例中固定板、插板、抵触板以及移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机柜;1、移动架;10、底架;11、竖杆;12、横杆;13、通槽;14、通孔;2、承重组件;20、固定齿条;21、移动齿条;22、把手;23、锁紧螺母;24、支撑板;25、滑块;26、滑槽;27、垫板;28、沉头螺栓;3、支撑组件;30、抵紧板;31、抵紧杆;32、抵紧螺母;33、橡胶垫;34、固定板;35、空隙;36、插板;37、弹簧;38、抵触板;4、移动轮组件;40、万向轮;4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机柜运输架,其包括移动架1,移动架1上设有用于承托机柜01的承重组件2,移动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机柜01四侧侧壁的支撑组件3,移动架1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组件4;通过液压车将机柜01抬高并送入移动架1内,通过承重组件2进行承托,利用支撑组件3支撑机柜01,最后通过移动轮移动移动架1,代替人手动扶持机柜01的运输方式,减轻了工人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降低机柜01产生晃动倾倒的可能性,以此可以有利于顺利输送机柜01。

参照图2,移动架1包括底架10、设置在底架10上且沿机柜01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竖杆11以及设置在相邻竖杆11顶壁上的横杆12,底架10和横架均呈矩形状,竖杆11呈空心状,优选四个竖杆11且两两相对。

参照图3和图4,承重组件2包括设置在竖杆11的内侧壁上且沿竖杆11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固定齿条20以及与固定齿条20啮合的移动齿条21,移动齿条21远离固定齿条20的一侧与竖杆11的内侧壁抵触,固定齿条20在竖杆11的内底壁上滑移,固定齿条20的底壁上设有滑块25,滑块25呈t字型,竖杆11的内底壁上设有供滑块25滑移的滑槽26,滑槽26和滑块25的纵截面均呈t型状。

参照图3,竖杆11的侧壁上且位于固定齿条20远离移动齿条21的一侧设有通孔14,固定齿条20的侧壁上设有穿过通孔14的把手22,把手2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竖杆11侧壁抵触的锁紧螺母23,把手22的侧壁上设有垫板27,垫板27的两侧壁分别与竖杆11和锁紧螺母23的侧壁抵触,垫板27增加锁紧螺母23与竖杆11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加固定齿条20抵紧移动齿条21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竖杆11的侧壁上且远离通孔14的一侧设有通槽13,通槽13朝向机柜01(参照图1)的一侧,移动齿条21远离固定齿条20的一侧设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朝向机柜01的一侧;支撑板24呈l型,支撑板24的短板与移动齿条21通过沉头螺栓28连接、长板向相邻竖杆11延伸;根据机柜01的高度,液压车将机柜01叉起抬高并送入移动架1内,旋松锁紧螺母23,通过把手22将固定齿条20上的滑块25沿着滑槽26移动,将移动齿条21松下,移动移动齿条21,从而将支撑板24移动至机柜01底壁上,再推动把手22,将固定齿条20与移动齿条21啮合,最后拧紧锁紧螺母23,支撑板24从而可以顺利将机柜01托起;当机柜01的高度大于移动杆时,拧松沉头螺栓28,将支撑板24拆下,将移动架1套在机柜01外侧,最后将支撑板24安装在移动齿条21上,支撑板24从而可以顺利支撑机柜01。

参照图5,支撑组件3包括设置在竖杆11内侧壁上的抵紧板30,抵紧板30远离固定齿条20的一侧设有伸出通槽13的抵紧杆31,抵紧杆3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母32,抵紧杆31远离抵紧板30的一侧设有与机柜01(参照图1)侧壁抵触的橡胶垫33。

参照图6,竖杆11的侧壁上设有呈l型的固定板34,固定板34的短板与竖杆11的侧壁连接、长板沿竖杆11的高度方向设置,长板与竖杆11之间留有空隙35,竖杆11的侧壁上设有插入两空隙35内的插板36,插板36靠近机柜01(参照图1)的一侧设有弹簧37,弹簧37远离插板36的一端设有抵触板38;将抵紧杆31和抵紧板30伸入通槽13内,抵紧板30置于竖杆11内,将橡胶垫33抵紧在机柜01侧壁上,再转动抵紧螺母32,将抵紧杆31固定在竖杆11上,从而可以将机柜01固定在移动架1上,再将插板36插入空隙35内,将抵触板38与机柜01的侧壁抵触,以此可以减少机柜01产生晃动和倾倒的可能性,代替工人手扶机柜01的方式,减轻工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可以顺利输送机柜01。

参照图6,移动轮组件4包括两带刹车的万向轮40和两滚轮41,万向轮40设置在移动架1输送机柜01(参照图1)方向的后侧,万向轮40和滚轮41均与底架10底壁连接;当需要机柜01转向时,利用万向轮40,方便将移动架1转向,通过滚轮41,方便将移动架1直线移动,从而可以顺利移动移动架1。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运输机柜01时,利用承重组件2承托机柜01,支撑组件3支撑机柜01,最后通过移动轮组件4移动移动架1,代替了工人手动手扶机柜01移动的方式,减轻了工人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机柜01产生晃动和倾倒的可能性,从而可以顺利输送机柜0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