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桶装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6842发布日期:2020-01-07 08:18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桶装水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桶装水桶。



背景技术:

桶装水桶是指用全新的食品级聚碳酸酯为原料生产的桶状容器,主要用于罐装饮用纯净水,又称为纯净水桶。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流通和食用环节都要求可追溯,而作为消费最为普遍的饮用桶装水,关系着人们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物联物控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采用物联物控技术对桶装水桶进行物联物控,可实现对饮用桶装水生产、流通和食用环节的控制和追溯。

为了实现对桶装水桶进行物联物控,对桶装水桶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桶装水桶的外形都为圆柱体形,而且只具有罐装饮用纯净水的容器功能,在实际的物联物控使用中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圆柱体形的桶装水桶,容易滚动,不能水平放置,不利于物联物控中的运输和存放;二是现有的桶装水桶不具有标识识别功能,不能对桶装水桶进行识别和追溯。专利号为201820866760.4的一种含射频标签的饮水桶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将射频标签固定在桶嘴凸起环上的技术方案,经过实际生产使用表明,该技术方案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在饮水桶的桶嘴凸起环上嵌入芯片是很难实现的,这是由于饮水桶的桶体和桶嘴是吹塑工艺一体成型的,而射频标签由天线和芯片组成,天线十分纤细,即使其附着在基片上,在桶嘴吹塑形成的过程中,射频标签会随桶嘴的伸展而被撕裂,如果采用饮水桶吹塑成型后再将射频标签进行粘贴,在饮水桶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丢失;二是在饮水桶使用过程中,饮水桶的桶嘴部位会被手握住或是将桶嘴部位插入在饮水机中,射频标签会被遮挡,不能进行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桶装水桶,结构简单新颖,功能实用,具有标识识别功能,可以水平放置,有利于实现桶装水桶的物联物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桶装水桶,包括桶体1、桶嘴2和芯片感应块3,桶体1的外形为棱柱体,桶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条防磨凸起环11,防磨凸起环11的表面设有防滑磨砂纹,桶体1的底面设置有内凹圆底面12,内凹圆底面12的中心设置有圆凹孔13,桶嘴2的下部设置有多条手握防滑凸环21,手握防滑凸环21的表面设有防滑磨砂纹,芯片感应块3设置在圆凹孔13内,其包括安装保护块31和射频识别芯片32,安装保护块31的材料为一种耐高温塑料,射频识别芯片32嵌入在安装保护块31内部。

进一步改进,安装保护块31与圆凹孔13之间填充有防火高温粘接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新颖,功能实用,具有标识识别功能,可以水平放置,有利于实现桶装水桶的物联物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芯片感应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桶装水桶,包括桶体1、桶嘴2和芯片感应块3,桶体1的外形为八棱柱体,桶体1的外表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共设置有三条防磨凸起环11,防磨凸起环11的表面设有防滑磨砂纹,桶体1的底面设置有内凹圆底面12,内凹圆底面12的中心设置有圆凹孔13,桶嘴2的下部设置有三条手握防滑凸环21,手握防滑凸环21的表面设有防滑磨砂纹,芯片感应块3设置在圆凹孔13内,其包括安装保护块31和射频识别芯片32,安装保护块31的材料为一种耐高温塑料pps,射频识别芯片32嵌入在安装保护块31内部。

该新型桶装水桶的桶体1的外形为八棱柱体,桶体1的外表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共设置有三条防磨凸起环11,防磨凸起环11的表面设有防滑磨砂纹,结构结实耐用,外形美观大方,可以水平放置,有利于该新型桶装水桶在物联物控使用中的运输和存放,该新型桶装水桶可以水平放置在终端售卖柜体内,既能节省存放空间,又易于稳定存放和搬运;射频识别芯片32嵌入在安装保护块31内部,安装保护块31对射频识别芯片32进行安全保护,保证射频识别芯片32正常运行,在该新型桶装水桶的桶体1和桶嘴2吹塑成型过程中,将芯片感应块3预先放入模具中,可使桶体1、桶嘴2和芯片感应块3一体成型,连接牢固可靠,杜绝丢失,使用寿命长,芯片感应块3设置在桶体1底面的圆凹孔13内,易于一体成型,位置适当,有利于该新型桶装水桶在物联物控使用中的感应识别。

为了便于生产成型,进一步改进,安装保护块31与圆凹孔13之间填充有防火高温粘接胶。芯片感应块3通过防火高温粘接胶粘接在圆凹孔13内,防火高温粘接胶耐高温、粘接强度高。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