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产品复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5674发布日期:2019-07-10 10:3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产品复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产品复卷装置,涉及膜产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膜是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按薄膜用途分类:有农用薄膜,如地膜和大棚膜;包装薄膜,如食品包装膜和各种工业制品用包装膜。此外还有用于特殊环境、具有特殊用途的透气薄膜、水溶薄膜及具有压电性能的薄膜等。复卷是将大卷膜产品复卷成小卷,方便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和使用。现有技术方案中,膜产品复卷过程容易出现膜位置的偏移,导致过程中产品的浪费,复卷效率低下。

公开号为CN10780473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薄膜复卷装置,包括拆卷架和复卷架,拆卷轴安装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拆卷轴支撑槽内,拆卷支撑辊的套装在拆卷轴上,拆卷支撑辊包括拆卷支撑辊外壳和拆卷支撑辊内旋管,拆卷支撑辊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和拆卷支撑辊内旋管外侧中间位置通过压紧连杆铰接相连,拆卷支撑辊外壳的两端均开设有联动孔,联动孔内拧装有联动螺栓。该技术方案无法实现复卷过程中膜产品的纠偏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产品复卷装置,能够对膜产品在复卷过程中进行纠偏,保证复卷一致性,提高复卷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膜产品复卷装置,包括放卷单元、导向单元、纠偏单元、收卷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放卷单元、导向单元、纠偏单元和收卷单元依次排列设置,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收卷单元,所述放卷单元设有放卷辊,所述导向单元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纠偏单元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收卷单元设有收卷辊,膜产品从所述放卷辊放卷后经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延伸至所述收卷辊进行收卷;

所述纠偏单元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直线电机、驱动轴、滑动板、调节滑轨和调节滑块,所述直线电机连接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调节滑块,滑动板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收卷辊,所述调节滑块连接所述调节滑轨。

作为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放卷单元包括放卷架,若干所述放卷辊上下分布在所述放卷架的侧部。

作为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单元还包括第一导向架、第一导向平台和第二导向架,所述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平台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架上端,所述第三导向辊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架上端。

作为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纠偏单元还包括纠偏支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四导向辊和第五导向辊,所述第四导向辊和第五导向辊连接在所述纠偏支架的上端两侧,第四导向辊和第五导向辊之间连接有第二导向平台,所述第二导向平台的边缘形成有检测通口,所述检测通口处设有光电传感器。

作为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件连接有调节辊,所述调节辊连接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从所述检测通口处伸出并于传感器支架的末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平台上方的光电传感器。

作为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收卷单元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连接在所述调节辊的一侧,支撑片的边缘设有卡口,所述收卷辊的一端搁置在所述卡口中。

作为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架上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收卷辊从所述限位块中心穿过,收卷辊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次设有放卷单元、导向单元、纠偏单元和收卷单元,放卷单元设有放卷辊,导向单元设有第一导向组件,纠偏单元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收卷单元设有收卷辊,膜产品从放卷辊放卷后经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延伸至收卷辊进行收卷;纠偏单元还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有直线电机、驱动轴、滑动板、调节滑轨和调节滑块,直线电机连接驱动轴,驱动轴连接滑动板,滑动板连接调节滑块,滑动板连接有转接件,转接件连接收卷辊,调节滑块连接调节滑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膜产品在复卷过程中进行纠偏,保证复卷一致性,提高复卷效率,减少膜产品的裁切浪费,有利于产品上市和销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膜产品复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膜产品复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膜产品复卷装置纠偏单元和收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轴、滑动板、调节滑轨、调节滑块和转接件的结构关系图;

图中,1、放卷单元;2、导向单元;3、纠偏单元;4、收卷单元;5、驱动单元;6、放卷辊;7、收卷辊;8、直线电机;9、驱动轴;10、滑动板;11、调节滑轨;12、调节滑块;13、转接件;14、放卷架;15、第一导向架;16、第一导向平台;17、第二导向架;18、第一导向辊;19、第二导向辊;20、第三导向辊;21、纠偏支架;22、第四导向辊;23、第五导向辊;24、第二导向平台;25、检测通口;26、光电传感器;27、调节辊;28、传感器支架;29、支撑片;30、卡口;31、驱动架;32、驱动电机;33、限位块;34、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膜产品复卷装置,包括放卷单元1、导向单元2、纠偏单元3、收卷单元4和驱动单元5,所述放卷单元1、导向单元2、纠偏单元3和收卷单元4依次排列设置,所述驱动单元5连接所述收卷单元4,所述放卷单元1设有放卷辊6,所述导向单元2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纠偏单元3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收卷单元4设有收卷辊7,膜产品从所述放卷辊6放卷后经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延伸至所述收卷辊7进行收卷。所述纠偏单元3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直线电机8、驱动轴9、滑动板10、调节滑轨11和调节滑块12,所述直线电机8连接所述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连接所述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连接所述调节滑块12,滑动板10连接有转接件13,所述转接件13连接所述收卷辊7,所述调节滑块12连接所述调节滑轨11。驱动轴9能够带动滑动板10通过调节滑块12在调节滑轨11上进行跟随滑动,滑动板10同时带动转接件13进行跟随滑动,转接件13带动收卷辊7进行位置调节。

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单元1包括放卷架14,若干所述放卷辊6上下分布在所述放卷架14的侧部。放卷架14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将待复卷的膜产品置于放卷架14上。

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单元2还包括第一导向架15、第一导向平台16和第二导向架17,所述第一导向架15和第二导向架17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平台16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18、第二导向辊19和第三导向辊20,所述第一导向辊18和第二导向辊19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架15上端,所述第三导向辊20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架17上端。膜产品导向过程中,从第一导向辊18的上方经过,再从第二导向辊19的下方穿过,然后通过第一导向平台16后从第三导向辊20的下方穿过进入纠偏单元3。第一导向平台16的边缘向内侧凹陷,防止划伤膜产品。

辅助参见图4,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单元3还包括纠偏支架21,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四导向辊22和第五导向辊23,所述第四导向辊22和第五导向辊23连接在所述纠偏支架21的上端两侧,第四导向辊22和第五导向辊23之间连接有第二导向平台24,所述第二导向平台24的边缘形成有检测通口25,所述检测通口25处设有光电传感器26。所述转接件13连接有调节辊27,所述调节辊27连接有传感器支架28,所述传感器支架28从所述检测通口25处伸出并于传感器支架28的末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平台24上方的光电传感器26。从导向单元2过来的膜产品依次从第四导向辊22和第五导向辊23的上方经过,膜产品在检测通口25从光电传感器26内侧穿过,通过膜产品是否进行遮光识别位置是否发生偏移。当位置发生偏移后,驱动轴9带动滑动板10通过调节滑块12在调节滑轨11上进行跟随滑动,进而实现收卷辊7的位置摆动以适应膜产品的位置偏移。

具体的,直线电机能够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或推杆马达,直线电机是不需要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直线电机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直线电机通过驱动轴9实现调节滑块12在调节滑轨11上的跟随滑动。直线电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如永磁直线电机,包括电机外壳以及安装于电机外壳内的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动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的内侧,其中:动子组件包括传动轴、连轴支架以及永磁体;连轴支架固定连接传动轴,永磁体嵌设于连轴支架;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电机外壳的定子铁芯和扣在定子铁芯上的绕线骨架,以及缠绕于绕线骨架上的绕组线圈。

具体的,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及红外发射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接收器后面是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光电传感器26本身有一个感应通口,从光电传感器26的感应通口穿过的膜产品与感应通口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本身是很小的,也可以没有距离,即膜产品的边缘靠近感应通口的内壁,膜产品要发生大幅度的偏移只能是往外远离感应通口,膜产品向光电传感器26一侧是不可能发生大幅度的偏移的,一旦膜产品向光电传感器26一侧偏移,遮光强度会增加,从而可以根据遮光的强度对收卷单元4进行调整,不遮光,膜产品偏离感应缺口,遮光强度增大,膜产品向光电传感器26一侧偏移。此外,只要膜产品处于感应通口内,即使存在轻微的偏移,属于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卷单元4设有支撑片29,所述支撑片29连接在所述调节辊27的一侧,支撑片29的边缘设有卡口30,所述收卷辊7的一端搁置在所述卡口30中。卡口30的设计保证收卷辊7的稳定性,进而对收卷辊7实现有效支撑。

膜产品复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驱动架31和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架31上端设有限位块33,所述收卷辊7从所述限位块33中心穿过,收卷辊7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34,所述驱动轮34和所述驱动电机32通过传动带连接。驱动电机32通过传动带带动驱动轮34旋转,进而使收卷辊7转动对膜产品进行收卷。

本实用新型依次设有放卷单元1、导向单元2、纠偏单元3和收卷单元4,放卷单元1设有放卷辊6,导向单元2设有第一导向组件,纠偏单元3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收卷单元4设有收卷辊7,膜产品从放卷辊6放卷后经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延伸至收卷辊7进行收卷;纠偏单元3还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有直线电机8、驱动轴9、滑动板10、调节滑轨11和调节滑块12,直线电机8连接驱动轴9,驱动轴9连接滑动板10,滑动板10连接调节滑块12,滑动板10连接有转接件13,转接件13连接收卷辊7,调节滑块12连接调节滑轨11。放卷架14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将待复卷的膜产品置于放卷架14上。膜产品导向过程中,从第一导向辊18的上方经过,再从第二导向辊19的下方穿过,然后通过第一导向平台16后从第三导向辊20的下方穿过进入纠偏单元3。第一导向平台16的边缘向内侧凹陷,防止划伤膜产品。从导向单元2过来的膜产品依次从第四导向辊22和第五导向辊23的上方经过,膜产品在检测通口25从光电传感器26内侧穿过,通过膜产品是否进行遮光识别位置是否发生偏移。驱动轴9能够带动滑动板10通过调节滑块12在调节滑轨11上进行跟随滑动,滑动板10同时带动转接件13进行跟随滑动,转接件13带动收卷辊7进行位置调节。当位置发生偏移后,驱动轴9带动滑动板10通过调节滑块12在调节滑轨11上进行跟随滑动,进而实现收卷辊7的位置摆动以适应膜产品的位置偏移。驱动电机32通过传动带带动驱动轮34旋转,进而使收卷辊7转动对膜产品进行收卷。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膜产品在复卷过程中进行纠偏,保证复卷一致性,提高复卷效率,减少膜产品的裁切浪费,有利于产品上市和销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