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固定装置及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9313发布日期:2020-04-21 17:0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物品固定装置及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品固定装置及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等)包装盒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市场中现有的电子设备包装盒形态各异,电子设备包装盒的做工越来越精美,成本也越来越高,且逐渐形成包装品牌与产品结合的趋势和潮流。消费者更加看重整体使用电子设备产品的体验和认知,电子设备的包装则是用户的第一视觉体验。在电子设备产品主打智能、人机、品牌等各大理念的同时,电子设备包装盒逐渐成为了展现品牌定位和产品质量的标准。

电子设备包装盒作为电子设备的保护装置,电子设备包装盒用于防止电子设备在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因受外力而损坏。但是现有的电子设备包装盒,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对于越来越普及的全面屏电子设备,由于全面屏电子设备的屏幕要比传统电子设备的屏幕大,现有的电子设备包装盒容易导致在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屏幕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固定装置及包装盒,结构更加稳定,同时降低了物品与物品固定装置本身的接触面积,避免物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并减少了包装的填充物,降低了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品固定装置,所述物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中空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个顶角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三个侧边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均设置有固定物品的通孔。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三个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中间位置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边中间位置上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三侧边中间位置上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边不相邻的顶角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为矩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的高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高度;所述第二通孔的高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高度,所述第三通孔的高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高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待固定物品的长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待固定物品的长度的1/2。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共同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个顶角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贴合后成一条直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品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中空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目标侧边贴合在一起,所述目标侧边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中,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的顶角相对的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中设置有固定物品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目标侧边中设置的通孔大小和结构相同,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物品固定装置,所述物品固定装置为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物品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一支撑板,第一固定结构为中空的三棱柱结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固定结构的一个顶角处,第一固定结构的三个侧边上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均设置有固定物品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品固定装置中第一固定结构为三棱柱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稳定,第一支撑板设置在三棱柱结构的一个顶角,使得第一固定结构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第一固定结构的三个侧边上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均设置有固定物品的通孔,使得物品通过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的中间位置,降低了物品与物品固定装置本身的接触面积,避免物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并减少了包装的填充物,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未成型前的长条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固定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固定装置及包装盒。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中物品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物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0和第一支撑板201,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为中空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20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一个顶角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三个侧边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均设置有固定物品的通孔。物品固定装置中设置有与第一固定结构10结合的支撑板20,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支撑板20包括第一支撑板201。

本实用新型中,该物品固定装置固定的物品为易碎,且结构规则的物品,如电子设备,具体的,可以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物品固定装置固定的物品30为手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品固定装置中第一固定结构10为三棱柱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稳定,第一支撑板201设置在三棱柱结构的一个顶角,使得第一固定结构10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三个侧边上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均设置有固定物品的通孔,使得物品通过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中间位置,降低了物品与第一固定结构10本身的接触面积,避免物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并减少了包装的填充物,降低了成本。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撑板201可以是一端固定在三棱柱结构(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一个顶角,此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的一端共同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一个顶角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贴合后成一条直线,即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为图1中所示支撑板的一部分,它们组合形成图1中所示的完整的支撑板。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支撑板201的中间位置固定在三棱柱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的一个顶角,如图1所示,该完整的支撑板即为第一支撑板201。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三个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和第三侧边103,所述第一侧边101中间位置设置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侧边102中间位置上设置第二通孔105,所述第三侧边103中间位置上设置第三通孔106,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106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板201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边101不相邻的顶角处,即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201设置在第一侧边101对应的顶角处。

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固定结构10和第一支撑板20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图2中以第一支撑板201和第二支撑板202组成完整的支撑板20为例,其中,第一固定结构10中的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和第一支撑板201、第二支撑板202为一体成型的长条形结构,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和第三侧边103形成三棱柱的第一固定结构10,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的宽度和长度可以全部相等,当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的长度可以相等,它们可以与第一侧边101的长度不相等。通过该长条形结构的弯折后形成本实用新型中物品固定装置的第一支撑板201和第一固定结构10。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106的形状可以与待固定的物品形状匹配,例如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106可以均为矩形。由于有的电子设备边界为圆弧状,因此,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106还可以均为圆角矩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106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本申请更多的应用于电子设备,即待固定物品更多的为电子设备,因此,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第二侧边102和第三侧边103中设置的通孔,仅仅只需要固定电子设备的两个角,即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106用于固定待固定物品的两个角,所需要的通孔宽度不需要过大,而第一侧边101中设置的第一通孔104用于供待固定物品整体通过,需要与待固定物品的宽度匹配,因此,在本实用信息项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05的宽度和所述第三通孔106的宽度可以相同,所述第一通孔104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106的宽度。

为了使得物品固定装置可以固定物品,所述第一通孔104的宽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104的高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高度;所述第二通孔105的高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高度,所述第三通孔106的高度大于待固定物品的高度。

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物品固定装置固定物品,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05远离所述第一侧边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101的垂直距离d,小于所述待固定物品的长度,图1中以手机为例,即该垂直距离d小于手机的长度,这样使得物品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10的三角棱柱结构之上。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物品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40和第三支撑板50,所述第二固定结构40为中空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40包括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的目标侧边贴合在一起,所述目标侧边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中,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的顶角相对的侧边(即图1中的第一侧边101),所述第四侧边中设置有固定物品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目标侧边中设置的通孔大小和结构相同,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这样即保证第四通孔与第一固定结构10中的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106在同一个水平高度,待固定物品可以同时穿过第一通孔104和第四通孔,即通过两个固定结构固定物品,使得物品固定更加稳定,不易摔坏。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结构10和第二固定结构40可以结构完全相同的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结构10和第二固定结构40位结构相同,且对称的结构。其中,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上同样可以设置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的设置可以参考第一固定结构10中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设置,具体此处不再赘述。这样,物品固定装置中固定物品时,物品固定时(如手机等)可以如图3所示,物品穿过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物品的四个角可以分别卡入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固定结构,物品更加不容易被摔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结构40也可以如上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10一样,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当物品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结构40时,所述第二通孔105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垂直距离d,可以等于所述待固定物品的长度的1/2,这样物品在第一固定结构10中的长度和在第二固定结构40中的长度相等,结构对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侧边厚度远小于物品的长度,例如小于物品长度的1/10,因此此处侧边厚度忽略处理),物品放置也对称,物品放置更加稳定。

为了更好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品固定装置,在物品固定装置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包装盒,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盒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包装盒包括盒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物品固定装置200,所述物品固定装置200为如上述物品固定装置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物品固定装置。

其中,物品固定装置中设置的支撑板顶在盒体一侧的内壁上,如第一固定结构10中的第一支撑板顶在盒体一侧的内壁上,当第一固定结构10中只有一个第一支撑板时,第一支撑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盒体对应一侧内壁的宽度,当第一固定结构有多个支撑板时,该多个支撑板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盒体对应一侧内壁的宽度。例如,第一固定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盒体对应一侧内壁的宽度。

当物品固定装置中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0和第二固定结构40时,第一固定结构10中的支撑板顶在盒体第一侧的内壁上,第二固定结构40中的支撑板顶在盒体第二侧的内壁上,第一侧的内壁和第第二侧的内壁为盒体相对的内壁。

通过采用如上实施例中描述的物品固定装置,进一步提升了该包装盒的包装物品的稳定性,避免物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并减少了包装的填充物,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品固定装置及包装盒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