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9709发布日期:2020-04-14 20:0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膜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膜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膜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复合膜在加工完毕后,有些需要进行折叠工作,通过输送装置将复合膜输送到折叠机口,传统的输送装置都是单纯的进行复合膜的输送,没有对复合膜各个结构层之间是否紧密贴合做检测,而且在大批量生产加工时,复合膜都是一卷一卷的用,完全来不及检测,本实用新型在输送装置上增加一些简易的机构,使复合膜上的各结构层贴合紧密,在输送过程中能自由调整松紧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调整便捷的复合膜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膜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气缸、挤压轴,所述机架上设有对称的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通过齿轮连接电机上的转子,电机安装在机架一侧的传动箱内,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盘,安装盘的边缘上焊有螺柱,螺柱上通过螺母固定有接头,接头内设有连杆,连杆另一端的接头固定在连接块上,连接块焊接在滑板下表面,滑板下的连接块的两侧设有滑块,滑块与导轨相互配合,导轨设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固定在机架表面,所述滑板的中心设有气缸,气缸的两侧设有平衡杆,平衡杆穿过滑板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下设有通过螺栓固定的按压板,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处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连接气缸内伸出的伸缩杆,所述机架的前端两侧设有u形架,u形架内设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两侧的滑槽与u形架内壁相互配合,u形架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盖板,盖板的中心处设有螺栓,螺栓穿过盖板与第三安装板相连接,盖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三安装板的表面设有手柄,手柄与螺栓相互配合,所述u形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挤压轴,所述u形架的四周通过螺钉固定有相互连接的支撑杆,所述u形架的前方设有机架,机架两侧固定有延伸板,延伸板之间设有上下对称的限位杆,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套,限位套固定在限位板上,限位板上设有丝杠,丝杠位于两根限位杆之间,并穿过延伸板,丝杠的前端设有手轮,所述机架的内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四安装板,第四安装板上设有方位不同但相互对称的轴承座,所述横向的轴承座之间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设有张紧手轮,竖向的轴承座之间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套筒螺母,套筒螺母的外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张紧轴。

作为优选,所述u形架上的两根挤压轴,一根挤压轴设在第三安装板之间,另一根挤压轴设在u形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轴与第三安装板、u形架的连接处,以及各个轴承座内均设有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条件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复合膜输送装置,其特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调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传动箱;102、电机;103、轴承座;104、传动轴;105、机架;106、接头;107、螺柱;108、转盘;109、连杆;201、气缸;202、连接块;203、支撑板;204、滑板;205、平衡杆;206、导轨;207、滑块;208、按压板;209、连接板;210、固定块;301、支撑杆;302、螺栓;303、弹簧;304、手柄;305、第三安装板;306、u形架;307、挤压轴;308、盖板;401、传动杆;402、限位杆;403、限位套;404、限位板;405、丝杠;406、手轮;407、第四安装板;408、螺杆;409、张紧手轮;410、延伸板;501、套筒螺母;502、齿轮;503、张紧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复合膜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05、气缸201、挤压轴307,所述机架105上设有对称的轴承座103,轴承座103之间设有传动轴104,传动轴104的一端通过齿轮502连接电机102上的转子,电机102安装在机架105一侧的传动箱101内,所述传动轴104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盘,安装盘的边缘上焊有螺柱107,螺柱107上通过螺母固定有接头106,接头106内设有连杆109,连杆109另一端的接头106固定在连接块202上,连接块202焊接在滑板204下表面,滑板204下的连接块202的两侧设有滑块207,滑块207与导轨206相互配合,导轨206设在支撑板203上,支撑板203固定在机架105表面,所述滑板204的中心设有气缸201,气缸201的两侧设有平衡杆205,平衡杆205穿过滑板204固定在连接板209上,连接板209下设有通过螺栓302固定的按压板208,所述连接板209的中心处设有固定块210,固定块210上连接气缸201内伸出的伸缩杆,所述机架105的前端两侧设有u形架306,u形架306内设有第三安装板305,第三安装板305两侧的滑槽与u形架306内壁相互配合,u形架306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盖板308,盖板308的中心处设有螺栓302,螺栓302穿过盖板308与第三安装板305相连接,盖板308与第三安装板305之间设有弹簧303,所述第三安装板305的表面设有手柄304,手柄304与螺栓302相互配合,所述u形架306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挤压轴307,所述u形架306的四周通过螺钉固定有相互连接的支撑杆301,所述u形架306的前方设有机架105,机架105两侧固定有延伸板410,延伸板410之间设有上下对称的限位杆402,限位杆402上设有限位套403,限位套403固定在限位板404上,限位板404上设有丝杠405,丝杠405位于两根限位杆402之间,并穿过延伸板410,丝杠405的前端设有手轮406,所述机架105的内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四安装板407,第四安装板407上设有方位不同但相互对称的轴承座103,所述横向的轴承座103之间设有传动杆401,传动杆401的一端设有张紧手轮409406,竖向的轴承座103之间设有螺杆408,螺杆408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套筒螺母501,套筒螺母501的外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张紧轴503,所述u形架306上的两根挤压轴307,一根挤压轴307设在第三安装板305之间,另一根挤压轴307设在u形架306之间,所述挤压轴307与第三安装板305、u形架306的连接处,以及各个轴承座103内均设有滚动轴承。

实际使用时,将卷制好的复合膜棒料置于机架105上,拉出一段置于按压块下,如图1-2所示,机架105一侧的传动箱101内设有电机102,电机102前端的转子通过齿轮502连接固定在轴承座103内的传动轴104,所述轴承座103内设有滚动轴承,当电机102开始工作时,电机102带动传动轴104转动,所述传动轴104的另一端固定有转盘108,转盘108的边缘上焊接有螺柱107,螺柱107上通过螺母固定有接头106,在转盘108的正对面的机架105上设有对称的导轨206,导轨206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滑板204,滑板204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202,连接块202上设有接头106,两个接头106之间连接连杆109,这样,当传动轴104旋转,转盘108上的螺柱107使连杆109绕着转盘108的边缘运动,连杆109通过连接块202使滑板204在导轨206上前后运动;同时,气缸201开始工作,气缸201内的伸缩杆前端设有固定块210,固定块210固定在连接板209上,这样在伸缩杆的推动下,连接板209开始下压,连接板209下通过螺钉固定有按压板208,按压板208将复合膜在机架105表面压实,通过上述的连杆109推动装置,将复合膜往前移动,当移动到连杆109的最大行程时,气缸201控制按压板208上升,在连杆109的带动下,滑板204往回移动,所述滑板204上的气缸201的两侧设有平衡杆205,平衡杆205穿过滑板204固定在连接板209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连接板209移动时的平稳性,也保证复合膜上的受力均匀;

如图3所示,复合膜被输送过来之后,需要再进行一次压制工序,先松开手柄304,手柄304内的锁紧销与螺栓302相互配合,这样锁紧销离开螺栓302时,可以调整第三安装板305的位置高度,所述第三安装板305之间设有挤压轴307,另一根挤压轴307被固定在u形架306之间,通过调整第三安装板305上的挤压轴307与u形架306上的挤压轴307之间的适宜位置,保证复合膜进入;所述第三安装板305与盖板308之间设有弹簧303,在弹簧303的作用下,第三安装板305带着挤压轴307下压,两根挤压轴307紧密的按压在复合膜的表面,锁紧手柄304;所述挤压轴307与第三安装板305、u形架306的连接处均设有滚动轴承,复合膜移动时,由于摩擦力使两个挤压轴307旋转,按压经过的复合膜,使复合膜上的各个结构层紧密贴紧,这样能一直不间断的工作,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率;所述u形架306的四周设有相互连接的支撑杆301,并通过螺钉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零部件之间的稳定性,减少振动;

从输送到压制后的步骤,复合膜一直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但是折叠时需要保证复合膜绷处于直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调整复合膜的松紧情况,如图4-5所示,复合膜穿过两根限位杆402之间,所述限位杆402上设有限位套403,限位套403固定在限位板404上,限位板404上设有丝杠405,丝杠405位于两根限位杆402之间,并穿过延伸板410,丝杠405的前端设有手轮406,这样,根据复合膜宽度的不同,通过手轮406旋转,调整限位板404的位置,间接的调整限位套403之间的距离,使复合膜与限位套403的前端面相互接触,保证复合膜在限位杆402上输送时,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复合膜在经过限位杆402后,再经过张紧轴503,张紧轴503固定在套筒螺母501的外表面,套筒螺母501设在与其相互配合的螺杆408上,螺杆408的顶部设有齿轮502,与传动杆401轴体上的齿轮502相互配合,而且传动杆401的一端设有张紧手轮409406,转动张紧手轮409406,通过齿轮502传动原理,使螺杆408旋转,螺杆408上的套筒螺母501根据螺旋传动原理,在螺杆408上上下移动,带动张紧轴503上下移动,来达到调整复合膜松紧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