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管卷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7960发布日期:2020-04-10 15:1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集水管卷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管卷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集水管卷膜的过程中,大多是通过人工将膜料的首端贴在集水管上,再通过集水管卷膜,这种方式人工参与度高,效率低下,也存在卷膜机夹伤操作人员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水管卷膜装置,它可以自动完成集水管卷膜,减少了人工成本,也避免了安全隐患,且卷膜质量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管卷膜装置,它包括:

机架;

集水管支撑装置,所述集水管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沿集水管的轴向夹取集水管的集水管夹取装置和与集水管夹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且用于驱动集水管旋转的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

送膜装置,所述送膜装置包括滑配在机架上且用于夹取膜料的夹膜装置及设置在机架和夹膜装置之间且用于驱动夹膜装置移动以送料的膜料移动驱动装置;

用于将送膜装置所送的膜料的首端焊至位于集水管支撑装置上的集水管的点焊装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集水管夹取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集水管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抵接杆、第二抵接杆和抵接气缸,所述第一抵接杆可旋转地支承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二抵接杆与抵接气缸的气缸杆转动连接,所述抵接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安装架上,以便通过抵接气缸驱动第二抵接杆与集水管插装配合,并推动集水管与第一抵接杆插装配合。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集水管旋转驱动件,所述集水管旋转驱动件与第一抵接杆相连,以便通过集水管旋转驱动件驱动第一抵接杆转动,第一抵接杆又带动集水管和第二抵接杆转动。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夹膜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夹膜装置包括底板、压膜板和压膜气缸,所述底板滑配在机架上,所述压膜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压膜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压膜板相连,以便通过压膜气缸驱动压膜板上升以松开膜料;和驱动压膜板下降以压紧膜料。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膜料移动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膜料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直线导轨。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点焊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点焊装置包括点焊机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点焊机连接在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上,以便当送料装置将膜料送至集水管下方时,升降气缸驱动点焊机上升,进而通过点焊机顶起膜料并将膜料焊至集水管。

进一步为了可以自动切断膜料,集水管卷膜装置还包括在集水管完成卷膜后用于切断膜料的切刀装置,所述切刀装置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为了使得集水管上的膜料卷缠绕紧实,集水管卷膜装置还包括在集水管完成卷膜后用于防止集水管上的膜料卷松散的压辊装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压辊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压辊装置包括支撑架、压辊和压辊气缸,所述压辊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撑架上,所述压辊气缸连接在集水管夹取装置和支撑架之间,以便在集水管完成卷膜后,通过压辊气缸驱动压辊架朝向集水管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压辊与集水管上的膜料卷相压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集水管夹取装置沿集水管的轴向夹取集水管,夹膜装置夹取膜料后,膜料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夹膜装置朝向集水管所在方向运动,膜料被送至集水管的下方后,点焊装置动作,将膜料的首端焊至集水管上,然后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集水管旋转卷膜,集水管完成卷膜后,压辊装置动作,使得压辊压紧集水管上的膜料,进而防止膜料松散,然后切刀装置动作,切断膜料,集水管支撑装置再移动至卷膜机的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且很好地完成集水管卷膜操作,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参与度,提高了卷膜质量及集水管卷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管卷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管卷膜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管卷膜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集水管卷膜装置,它包括:

机架1;

集水管支撑装置,所述集水管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沿集水管10的轴向夹取集水管10的集水管夹取装置和与集水管夹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且用于驱动集水管10旋转的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

送膜装置,所述送膜装置包括滑配在机架1上且用于夹取膜料的夹膜装置及设置在机架1和夹膜装置之间且用于驱动夹膜装置移动以送料的膜料移动驱动装置;

用于将送膜装置所送的膜料的首端焊至位于集水管支撑装置上的集水管10的点焊装置。

如图1~3所示,所述集水管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21、第一抵接杆22、第二抵接杆23和抵接气缸24,所述第一抵接杆22可旋转地支承在安装架21上,所述第二抵接杆23与抵接气缸24的气缸杆转动连接,所述抵接气缸24的缸体固定在安装架21上,以便通过抵接气缸24驱动第二抵接杆23与集水管10插装配合,并推动集水管10与第一抵接杆22插装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和所述集水管夹取装置之间也设置有直线导轨5,进而通过直线导轨5驱动集水管夹取装置在卷膜机的各个工位之间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集水管旋转驱动件3,所述集水管旋转驱动件3与第一抵接杆22相连,以便通过集水管旋转驱动件3驱动第一抵接杆22转动,第一抵接杆22又带动集水管10和第二抵接杆2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杆22上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弹簧。所述集水管旋转驱动件3为现有技术,可以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抵接杆22传动连接。

如图1~3所示,所述夹膜装置包括底板41、压膜板42和压膜气缸43,所述底板41滑配在机架1上,所述压膜气缸43的缸体固定在底板41上,所述压膜气缸43的气缸杆与所述压膜板42相连,以便通过压膜气缸43驱动压膜板42上升以松开膜料;和驱动压膜板42下降以压紧膜料。

如图1、2所示,所述膜料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直线导轨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导轨5为市场上售卖的常见装置,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介绍。

如图1、2、3所示,所述点焊装置包括点焊机6和升降气缸7,所述升降气缸7的缸体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点焊机6连接在升降气缸7的气缸杆上,以便当送料装置将膜料送至集水管10下方时,升降气缸7驱动点焊机6上升,进而通过点焊机6顶起膜料并将膜料焊至集水管10。在本实施例中,点焊机6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为了可以自动切断膜料,集水管卷膜装置还包括在集水管10完成卷膜后用于切断膜料的切刀装置8,所述切刀装置8安装在机架1上。

如图1、2所示,为了使得集水管10上的膜料卷缠绕紧实,集水管卷膜装置还包括在集水管10完成卷膜后用于防止集水管10上的膜料卷松散的压辊装置。

如图1、2所示,所述压辊装置包括支撑架91、压辊92和压辊气缸93,所述压辊92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撑架91上,所述压辊气缸93连接在集水管夹取装置和支撑架91之间,以便在集水管10完成卷膜后,通过压辊气缸93驱动压辊92架朝向集水管10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压辊92与集水管10上的膜料卷相压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集水管夹取装置沿集水管10的轴向夹取集水管10,夹膜装置夹取膜料后,膜料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夹膜装置朝向集水管10所在方向运动,膜料被送至集水管10的下方后,点焊装置动作,将膜料的首端焊至集水管10上,然后集水管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集水管10旋转卷膜,集水管10完成卷膜后,压辊装置动作,使得压辊92压紧集水管10上的膜料,进而防止膜料松散,然后切刀装置8动作,切断膜料,集水管支撑装置再移动至卷膜机的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且很好地完成集水管10卷膜操作,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参与度,提高了卷膜质量及集水管10卷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