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覆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8361发布日期:2020-04-10 15:1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轮胎覆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覆膜包装机。



背景技术:

生产出的轮胎需要覆盖薄膜进行包装,现有的包装设备进行覆膜包装时,薄膜先贴覆到轮胎的胎面上,然后轮胎滚动使薄膜缠绕一周,再将薄膜切断并首尾相接,最后在通过热空气使薄膜收缩,将薄膜边缘贴覆到轮胎的胎侧上。

然而现有包装设备存在较多的不足,为了使薄膜随着轮胎能够缠绕一周,包装设备需要设置固定结构,将薄膜端部固定在轮胎胎面某一位置上,使包装设备结构复杂;覆膜包装需要先经过缠绕,再进行热粘合,最后进行热收缩,工作步骤较多,使轮胎覆膜包装的速度较慢,包装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覆膜包装设备结构复杂、包装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轮胎覆膜包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胎覆膜包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封膜单元和送膜单元;

所述封膜单元包括上模和下模;

所述送膜单元包括上送膜装置和下送膜装置;

所述上送膜装置包括上输送辊和上收集辊,上输送辊和上收集辊分别位于封膜单元两侧,用以将从上输送辊上输出的上薄膜通过上模下方卷收到上收集辊上;

所述下送膜装置包括下输送辊和下收集辊,下输送辊和下收集辊分别位于封膜单元两侧,用以将从下输送辊上输出的下薄膜通过下模上方卷收到下收集辊上;

所述上模设置有压合部,用以将上薄膜和下薄膜压到下模上进行热合密封;

所述压合部呈筒状,并同轴设置有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输送轮胎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沿轮胎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转运装置和第二输送带;

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位于所述下模两侧,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转运组件,所述下模位于转运组件之间;

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导轨、夹持气缸和驱动器,所述夹持气缸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两端分别延伸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驱动器固接在机架上,并与夹持气缸相连,用以驱动夹持气缸在导轨上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器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装在机架上,并与夹持气缸的缸体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压合部上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压合部包括主体部和环形的热切刀,所述热切刀通过连接柱与主体部相连;

所述热切刀上套装有环形的刀套,所述连接柱穿过刀套顶端设置的安装孔,以使刀套沿连接柱滑动,所述刀套底端设有用于使热切刀伸出的端口;

所述连接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顶在主体部上,另一端顶在刀套顶端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上安装有下料气缸,下料气缸连接有压盘,以驱动压盘升降;

所述压合部分为第一压合部和位于第一压合部内侧的第二压合部,所述压盘位于第二压合部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中心设置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与压盘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上送膜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上张紧辊和第二上张紧辊,所述第一上张紧辊和第二上张紧辊分别位于上模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上张紧辊和第二上张紧辊的高度位置均低于上输送辊和上收集辊;

所述上输送辊上输出的上薄膜通过第一上张紧辊和第二上张紧辊卷收到上收集辊上;

所述下送膜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下张紧辊和第二下张紧辊,所述第一下张紧辊和第二下张紧辊分别位于下模两侧,所述第一上张紧辊和第二上张紧辊的顶面均与下模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下张紧辊和第二下张紧辊的高度位置均高于下输送辊和下收集辊;

所述下输送辊上输出的下薄膜通过第一下张紧辊和第二下张紧辊卷收到下收集辊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轮胎覆膜包装机通过上模和下模的压合,将上下两片薄膜热粘合,并将轮胎包覆在薄膜中,设备结构简单,并且运行步骤少,覆膜包装的速度较快,包装作业效率高。

2、设置的输送单元能够实现轮胎覆膜包装的流水作业,提高轮胎覆膜包装作业的自动化,并提高包装工作效率。两段输送带与模具所在工位之间,通过气缸夹持实现轮胎的转运,设备简单,运转动作少,工作效率高,并且转运装置的运转不会影响薄膜的输送。

3、上模设置的热切刀上安装有刀套,刀套能够在上模和下模压合时先接触上薄膜,将上薄膜压到位于下模上的下薄膜上,从而将上下两层薄膜压持固定在下模上,从而防止上薄膜未接触下薄膜时,上薄膜受热熔断,从而保证上下两层薄膜的贴合。

4、上模安装气缸驱动的压盘,能够将热粘合后位于轮胎内圈的废料推出,通过下模中心的排废口排除到模具外,防止废料留在下模上,影响后续轮胎的包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隐藏转运装置和送膜单元后轮胎覆膜包装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隐藏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后轮胎覆膜包装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隐藏上模后轮胎覆膜包装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合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机架;2、封膜单元;21、上模;21’、压合部;21a’、第一压合部;21b’、第二压合部;211、主体部;212、热切刀;213、连接柱;214、刀套;215、安装孔;216、端口;217、压缩弹簧;22、下模;221、下料气缸;222、压盘;223、排废口;3、送膜单元;31、上送膜装置;311、上输送辊;312、上收集辊;313、第一上张紧辊;314、第二上张紧辊;32、下送膜装置;321、下输送辊;322、下收集辊;323、第一下张紧辊;324、第二下张紧辊;41、上薄膜;42、下薄膜;5、输送单元;51、第一输送带;52、第二输送带;53’、转运组件;531、导轨;532、夹持气缸;533、驱动器;534、滑座;6、环形空间;7、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覆膜包装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封膜单元2和送膜单元3。

封膜单元2包括上模21和下模22。

送膜单元3包括上送膜装置31和下送膜装置32。

用于轮胎覆膜包装的薄膜,分为上薄膜41和下薄膜42。为了便于存储和使用,上薄膜41呈带状,卷收在第一芯轴上,形成上薄膜卷;下薄膜42呈带状,卷收在第二芯轴上,形成下薄膜卷。

上送膜装置31包括上输送辊311和上收集辊312,上输送辊311和上收集辊312分别位于封膜单元2两侧。

为了使上薄膜41能够持续的从上薄膜卷上抽出,上薄膜卷需要可旋转的安装在上输送辊311上。当上输送辊311仅设置一个时,上输送辊311穿入到第一芯轴中,使第一芯轴能够在上输送辊311上转动或与上输送辊311同步转动,从而使上薄膜卷能够旋转;当上输送辊311设置两个时,上薄膜卷直接放置到两个上输送辊311之间,上薄膜卷与两个上输送辊311的辊面均滚动接触,从而使上薄膜卷旋转。

从上薄膜卷中抽出的上薄膜41,通过上模21下方,卷收到上收集辊312上。上收集辊312连接的电机驱动其转动,从而持续的将上薄膜41从上薄膜卷上扯出,并通过上模21下方。

下送膜装置32包括下输送辊321和下收集辊322,下输送辊321和下收集辊322分别位于封膜单元2两侧。

为了使下薄膜42能够持续的从下薄膜卷上抽出,下薄膜卷需要可旋转的安装在下输送辊321上。当下输送辊321仅设置一个时,下输送辊321穿入到第二芯轴中,使第二芯轴能够在下输送辊321上转动或与下输送辊321同步转动,从而使下薄膜卷能够旋转;当下输送辊321设置两个时,下薄膜卷直接放置到两个下输送辊321之间,下薄膜卷与两个下输送辊321的辊面均滚动接触,从而使下薄膜卷旋转。

从下薄膜卷中抽出的下薄膜42,通过下膜22上方,卷收到下收集辊322上。上收集辊322连接的电机驱动其转动,从而持续的将下薄膜42从下薄膜卷上扯出,并通过下膜22上。

机架1上安装有升降气缸7,升降气缸7与上模21相连,从而驱动上模21进行升降,下模22固装在机架1上。

上模21设置有压合部21’,压合部21’呈筒状,并同轴设置有两个。

两个压合部21’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轮胎的环形空间6。

轮胎进行塑封包装时,将轮胎平躺放置到下模22上,在升降气缸7的驱动下,上模21降下,使上模21和下模22合并。

轮胎放置到下模22上时,下薄膜42被轮胎压在下模22上。

上模21降下的过程中,压合部21’底端接触上薄膜41,并将其向下推动,从而在上模21和下模22合并是,将上薄膜41压合到下薄膜42上。

上模21上安装的电热管等现有常用加热器,将上模21加热,从而将压合的上薄膜41和下薄膜42热粘合。

上模21和下模22合并时,轮胎进入到环形空间6中,使上薄膜41和下薄膜42被热粘合的部位位于轮胎子口的内侧和轮胎胎面的外侧,将轮胎包装到上下两层薄膜内。

为了实现轮胎覆膜包装的流水化作业,机架1上安装输送单元5。

输送单元5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51、转运装置53和第二输送带52。

第一输送带51和第二输送带52分别所述下模22两侧,转运装置5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转运组件53’,下模22位于转运组件53’之间。

转运组件53’包括导轨531、夹持气缸532和驱动器533,夹持气缸532固装在导轨531上滑动安装的滑座534上,导轨531两端分别延伸第一输送带51和第二输送带52,驱动器533固接在机架1上,并与夹持气缸532相连,用以驱动夹持气缸532在导轨531上滑动。

驱动器533可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装在机架1上,并与滑座534相连,直接对滑座534进行推拉,从而使滑座534沿导轨滑动。

驱动器533也可采用电机,电机固装在滑座534上,通过主轴上安装的齿轮与导轨531一侧设置的齿条啮合,从而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使滑座534沿导轨531滑动。

驱动器533采用电机时,也可采用丝杠结构驱动滑座534,丝杠的螺杆可旋转的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导轨531同轴,丝杠的螺母固定在滑座534上,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从而通过丝杠传动,驱动滑座534滑动。

轮胎放置到第一输送带51上,第一输送带51将轮胎送到下模22一侧。

驱动器驱动滑座534移动,两个夹持气缸532随着滑座534滑动到轮胎两侧,夹持气缸532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将轮胎夹持固定。

驱动器驱动滑座534移动,使夹持着轮胎的两个夹持气缸532移动到下模两侧,夹持气缸532的活塞杆收回,轮胎被放置到下模22上。

放置到下模22上的轮胎完成覆膜包装后,两个夹持气缸532的活塞杆再次伸出,将包装完成的轮胎夹持固定。

驱动器驱动滑座534移动,使夹持着包装完成的轮胎的两个夹持气缸532移动到第二输送带52两侧,夹持气缸532的活塞杆收回,包装完成的轮胎被放置到第二输送带52上,被第二输送带52送出。

轮胎先通过第一输送带51送到下模22一侧,由转运装置53送到下模22上进行覆膜包装,再由转运装置53送到第二输送带52上送出,实现了轮胎覆膜包装形成流水化作业,提高包装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上薄膜41在压合到下薄膜42上之前,被上模加热断开,压合部21’包括主体部211和环形的热切刀212,热切刀212通过连接柱213与主体部211相连。

热切刀212上套装有环形的刀套214,连接柱213穿过刀套214顶端设置的安装孔215,以使刀套214沿连接柱213滑动,刀套214底端设有用于使热切刀212伸出的端口216。

连接柱213上套装有压缩弹簧217,压缩弹簧217一端顶在主体部211上,另一端顶在刀套214顶端的端面上。

上模21未接触上薄膜41时,热切刀212位于刀套214内。上模21降下,刀套214的底端接触上薄膜41。由于刀套214采用隔热材料,不会使上薄膜41受热融化,从而使刀套214将上薄膜41向下压合到下薄膜42上,进而将两层薄膜压合在下模22上。由于刀套214已经将薄膜压在下模22上,无法进一步下移,上模21进一步降下,热切刀211进一步下移,通过刀套214的端口216伸出,接触被压合的两层薄膜,从而将两层薄膜热粘合,并将位于合并的两个模具内侧和外侧的薄膜切断,从而保证上薄膜41和下薄膜42能够正常压合,使轮胎覆膜包装完好。

为了使轮胎子口内侧的薄膜在热粘合后,从包装上脱落,下模22上安装有下料气缸221,下料气缸221连接有压盘222。

压合部21’分为第一压合部21a’和位于第一压合部21a’内侧的第二压合部21b’,压盘222位于第二压合部21b’内侧,从而与轮胎子口内侧的薄膜对齐。

轮胎覆膜包装完成后,下料气缸221推动压盘222降下,从而将轮胎子口内侧的薄膜从热粘合形成的包装上脱离,从而使包覆在轮胎上的薄膜包装呈环装,提高包装的美观性。

模22中心设置有排废口223,排废口223与压盘222对齐,从而将被压盘推动下脱离的薄膜送入到排废口223中,避免薄膜留在下模22上,对后续轮胎的覆膜包装造成影响,保证设备运行环境的整洁。

为了引导上薄膜41从上模21下方通过,上送膜装置31进一步包括第一上张紧辊313和第二上张紧辊314,第一上张紧辊313和第二上张紧辊314分别位于上模21下方的左右两侧。

上输送辊311上输出的上薄膜41通过第一上张紧辊313和第二上张紧辊314卷收到上收集辊312上。

第一上张紧辊313和第二上张紧辊314的高度位置均低于上输送辊311和上收集辊312,使上输送辊311送向上收集辊312的上薄膜41,被两个上张紧辊下压张紧,使上薄膜41通过上模21下方时保持平整。

下送膜装置32进一步包括第一下张紧辊323和第二下张紧辊324,所述第一下张紧辊323和第二下张紧辊324分别位于下模22两侧。

下输送辊321上输出的下薄膜42通过第一下张紧辊323和第二下张紧辊324卷收到下收集辊322上。

第一上张紧辊313和第二上张紧辊314的顶面均与下模22的顶面平齐,使下薄膜42沿着下模22的上表面通过,轮胎放置到下模22上时,不会对下薄膜42造成拉扯,保持下薄膜42的平整。

第一下张紧辊323和第二下张紧辊324的高度位置均高于下输送辊321和下收集辊322,使下输送辊321送向下收集辊322的下薄膜42,被两个下张紧辊上推张紧,使下薄膜42沿下模22表面通过时保持平整。

上薄膜41和下薄膜42保持平整状态通过上模21和下模22之间的空间,从而使上模21和下模22合并时,两层薄膜能够贴合面积最大化,避免形成褶皱,保证热粘合牢固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