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门的施工升降机吊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3892发布日期:2020-04-03 13:13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动门的施工升降机吊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升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门的施工升降机吊笼。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普遍用于建筑施工中,负责人货的垂直运输工作。升降机主要采用轿厢装载人和货,轿厢上设有用于人货进出的吊笼门。

目前施工升降机吊笼门一般都是采用手动开关的上下抽拉式门,操作费力,自动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动门的施工升降机吊笼,不仅可以降低升降机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还能提高升降机运行效率,并能最终实现施工升降机的自动驾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门的施工升降机吊笼,包括设置在吊笼上的驱动机构、齿轮、吊笼门和齿条,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吊笼顶部,吊笼门安装在吊笼的侧面,所述齿条安装在吊笼门的一侧的矩形管上,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配合,对吊笼门进行上升和下降动作,吊笼的侧面上安装有对重平衡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重平衡系统包括对重体、定滑轮和钢丝绳,所述定滑轮固定在吊笼上,钢丝绳的一端与对重体连接,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后与吊笼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笼侧面安装有呈上下布置的关门限位开关和开门限位开关,吊笼门对应的一侧安装有与开门限位开关配合的开门限位碰块、与关门限位开关配合的关门限位碰块,关门限位碰块和开门限位碰块均为竖直设置的梯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背轮,该背轮卡在齿条后面,对齿条的背面限位,防止齿条与齿轮脱离啮合而失去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的两侧面均设有用于防止齿条与齿轮错位的限位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为圆形,其直径与齿轮的直径相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吊笼门自动开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降低自动门负载,节能减排;3、吊笼门开关位置准确可测,提高升降机运行安全;4、通过背轮和限位板对齿条进行导向,导向结构简单巧妙,且能保证齿轮齿条啮合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重平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开门限位开关与开门限位碰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关门限位开关和关门限位碰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背轮与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的放大图。

其中:1、吊笼,2、驱动机构,3、齿轮,4、吊笼门,5、齿条,6、对重平衡系统,7、对重体,8、定滑轮,9、钢丝绳,10、开门限位开关,11、开门限位碰板,12、关门限位开关,13、关门限位碰板,14、背轮,15、安装座,1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带自动门的施工升降机吊笼,包括设置在吊笼1上的驱动机构2、齿轮3、吊笼门4和齿条5,所述驱动机构2通过安装座15安装在吊笼1顶部,吊笼门4安装在吊笼1的侧面,该吊笼门4的一侧的矩形管上,驱动机构2的驱动轴与齿轮3连接,齿轮3与齿条5配合,对吊笼门4进行上升和下降动作,吊笼1的侧面上安装有对重平衡系统6。

如图3所示,所述对重平衡系统6包括对重体7、定滑轮8和钢丝绳9,所述定滑轮8固定在吊笼1上,钢丝绳9的一端与对重体7连接,另一端穿过定滑轮8后与吊笼门4连接。对重体7安装在限位框中(图中未画出),进行限位和导向。通过对重平衡系统6可以平衡吊笼门4的重量,减小驱动机构2的功率。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吊笼1侧面安装有呈上下布置的关门限位开关12和开门限位开关10,吊笼门4对应的一侧安装有与开门限位开关配合10的开门限位碰块11、与关门限位开关12配合的关门限位碰块13,关门限位碰块13和开门限位碰块11均为竖直设置的梯形结构。当吊笼门4开门到达要求位置时,开门限位碰块11碰到开门限位开关10的碰杆,触发开门限位开关10。开门限位开关10将动作信号传给电控系统,再通过电控系统控制驱动机构2停止转动,吊笼门4停止开门动作。关门限位开关10将动作信号传给电控系统,再通过电控系统控制驱动机构2停止转动,吊笼门4停止开门动作。并且只有当关门限位开关10动作时,吊笼1才能正常运行。

如图6、图7所示,所述安装座15上设有背轮14,该背轮14卡在齿条5后面,对齿条5的背面限位,防止齿条5与齿轮3脱离而失去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3的两侧面均设有用于防止齿条5与齿轮3错位的限位板16,限位板16为圆形,直径与齿轮3相近。

通过背轮14可以保证齿轮3齿条5不分离。当齿轮3齿条5啮合时,限位板16将齿条5夹住,保证齿条5在齿轮3的宽度范围内。通过背轮14和限位板16可以有效保证齿轮3和齿条5的啮合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