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0101发布日期:2020-01-21 22:5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生活用品,对于城市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垃圾桶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使用到的生活用品,垃圾桶可暂时存放垃圾,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传统的垃圾桶通常为带盖和不带盖两种,其缺陷为:第一、需要用户身体接触才能开启桶盖,造成病菌传播且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智能家居的需求;第二、垃圾桶内不具备杀菌装置,滋生大量病菌,长期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解决了传统垃圾桶需要用户身体接触才能开启桶盖和不具备杀菌装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包括下桶身、上桶身、桶盖、小把手、转动轴、电源、电源开关、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电机、减速器、微动开关、消毒灯管、灯管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支撑轴;

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源通过微动开关与消毒灯管电连接;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轴、电源、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电机和减速器安装在上桶身内;所述消毒灯管和灯管座设置于桶盖的下表面,且均与桶盖固定连接,消毒灯管与灯管座固定连接;所述灯管座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上桶身的檐口与桶盖下表面咬合的位置;

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上桶身的外围外壁上;

所述下桶身与上桶身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桶盖固定连接,转动轴与上桶身转动连接;

所述减速器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分别与减速器壳体、转动轴和上桶身转动连接;

所述小把手固定安装于桶盖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桶身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弧形凹糟、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下凹糟、盖板和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设置于上桶身圆形檐口的两端;所述第二凸台与转动轴衔接部分设置有弧形凹糟,所述弧形凹糟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凹糟设置于弧形凹糟的中间位置,并与上桶身的腔体内部连通,其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孔设置于弧形凹糟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孔设置于弧形凹糟的另一端,所述盖板设置于第二凸台正下方并与上桶身的内围桶壁和外围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孔设置于第二凸台下方的上桶身的内围桶壁上。

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凸台与转动轴衔接部分设置有弧形凹糟,弧形凹糟的剖面形状为内凹圆弧,使得转动轴在转动时不会卡塞。第一齿轮安装在下凹糟与上桶身连接的腔体中,用于传输动力,实现自动开启桶盖,盖板用于打开第二凸台和上桶身构成的内部腔体,用户通过盖板随时更换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与上桶身连接的腔体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上的感应透镜伸出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包括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外围接口包括:信号输出端out、vcc端和gnd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in、电机接线端口m、vcc端和gnd端,其信号输入端in与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out连接,其电机接线端口m与电机连接。

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采用lhi778双元(a元,b元)探头,其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具有灵敏度高和可靠性强的特点,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和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上的感应透镜采用的是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out与驱动电路连接,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转动,通过减速器实现动力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高度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与上桶身连接的腔体内安装有电源、电机、减速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轴和第一齿轮,所述电源与第二凸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壳体与减速器壳体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另一面与第二凸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齿轮上均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轴通过第一齿轮的轴孔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并通过支架的轴孔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支撑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第一齿轮和第二支架,实现固定第一齿轮的位置的作用,这种安装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直三棱柱,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安装方式均为:直三棱柱的一个侧面与第二凸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侧面与靠近下凹糟的上桶身的腔体内壁固定连接,且两个侧面相互垂直。

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第一支架的两面和第二支架的两面均固定在壁体上,使得垃圾桶在电机工作时桶身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包括上凹糟、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二齿轮,所述上凹糟设置在转动轴的几何中心位置;第二齿轮嵌入上凹糟内部并与上凹糟固定连接,其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销轴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并伸入第一轴孔;所述第二销轴设置于转动轴的另一端并伸入第二轴孔。

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转动轴和桶盖运动,在转动轴上设置有上凹糟,将第二齿轮固定在上凹糟内,转动轴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实现转动轴与上桶身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感应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工作,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桶盖自动开启,用户即可将垃圾扔进桶内,然后关闭桶盖,桶盖自身的重力会使微动开关导通,使得电源对消毒灯管的供电,实现消毒灯管对桶内垃圾进行消毒,且桶盖上设置有小把手,在电源电量不足时,可将本垃圾桶当传统垃圾桶使用,手动将桶盖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原理图;

图5为第二凸台与上桶身连接腔体内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桶身;2、上桶身;3、桶盖;4、小把手;5、转动轴;6、电源;7、电源开关;8、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9、电机;10、减速器;11、微动开关;12、消毒灯管;13、灯管座;14、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支撑轴;17、第一齿轮;131、第一接线孔;201、第一凸台;202、第二凸台;203、弧形凹糟;204、第一轴孔;205、第二轴孔;206、下凹糟;207、盖板;208、第二接线孔;501、上凹糟;502、第一销轴;503、第二销轴;50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2所示,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包括下桶身1、上桶身2、桶盖3、小把手4、转动轴5、电源6、电源开关7、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电机9、减速器10、微动开关11、消毒灯管12、灯管座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和支撑轴16;

所述电源6通过电源开关7与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与电机9电连接;所述电源6通过微动开关11与消毒灯管12电连接;

电源开关7外围包括两个接口:a接口和b接口,a接口与电源6正极连接;

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支撑轴16、电源6、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电机9和减速器10安装在上桶身2内;所述消毒灯管12和灯管座13设置于桶盖3的下表面,且均与桶盖3固定连接,消毒灯管12与灯管座13固定连接,消毒灯管12采用uv紫外线杀毒灯管;所述灯管座13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131,消毒灯管12的供电线从第一接线孔131穿过与微动开关11连接,所述微动开关11设置于上桶身2的檐口与桶盖3下表面咬合的位置,桶盖3由于自身重力按压微动开关11,使得微动开关11导通,电源6为消毒灯管12提供工作电压;当桶盖3开启时,微动开关11弹出,断开电源6与消毒灯管12之间的供电线路,消毒灯管12停止工作。

电源6可采用3节七号碱性电池串联,输出电压4.5v。

所述电机9采用型号为rs-385sh-20480h的电机9。

所述电源开关7设置于上桶身2的外围外壁上,电源开关7用于切断电源6与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之间的供电线路;

所述下桶身1与上桶身2之间过盈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拆卸简单,便于安装垃圾袋,所述转动轴5与桶盖3固定连接,转动轴5与上桶身2转动连接;

所述减速器10包括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分别与减速器10壳体、转动轴5和上桶身2转动连接;

所述小把手4固定安装于桶盖3上表面,在硬件电路故障或者电源6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当做传统垃圾桶来使用。

如图3所示,上桶身2包括第一凸台201、第二凸台202、弧形凹糟203、第一轴孔204、第二轴孔205、下凹糟206、盖板207和第二接线孔208;所述第一凸台201和第二凸台202设置于上桶身2圆形檐口的两端;所述第二凸台202与转动轴5衔接部分设置有弧形凹糟203,所述弧形凹糟203与转动轴5转动连接,所述下凹糟206设置于弧形凹糟203的中间位置,并与上桶身2的腔体内部连通,其与第一齿轮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孔204设置于弧形凹糟203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孔205设置于弧形凹糟203的另一端,所述盖板207设置于第二凸台202正下方并与上桶身2的内围桶壁和外围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孔208设置于第二凸台202下方的上桶身2的内围桶壁上,消毒灯管12的供电线从第二接线孔208穿过与微动开关11连接。

第二凸台202与转动轴5衔接部分设置有弧形凹糟203,弧形凹糟203的剖面形状为内凹圆弧,使得转动轴5在转动时不会卡塞。第一齿轮17安装在下凹糟206与上桶身2连接的腔体中,用于传输动力,实现自动开启桶盖3,盖板207用于打开第二凸台202和上桶身2构成的内部腔体,用户通过盖板207随时更换电源6。

第一凸台201与上桶身2连接的腔体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上的感应透镜伸出第一凸台201。

如图4所示,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包括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外围接口包括:信号输出端out、vcc端和gnd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in、电机接线端口m、vcc端和gnd端,其信号输入端in与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out连接,其电机接线端口m与电机9连接,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vcc端和驱动电路的vcc端均与电源开关7的b接口连接,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gnd端和驱动电路的gnd均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采用lhi778双元(a元,b元)探头,其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具有灵敏度高和可靠性强的特点,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8上的感应透镜采用的是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out与驱动电路连接,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9转动,通过减速器10实现动力的传输。

所述桶盖3的高度与第一凸台201和第二凸台202的高度相等。

如图5所示,第二凸台202与上桶身2连接的腔体内安装有电源6、电机9、减速器10、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支撑轴16和第一齿轮17,所述电源6与第二凸台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的壳体与减速器10壳体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10壳体的另一面与第二凸台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和第一齿轮17上均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轴16通过第一齿轮17的轴孔与第一齿轮17转动连接,并通过支架的轴孔分别与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固定连接。

支撑轴16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4、第一齿轮17和第二支架15,实现固定第一齿轮17的位置的作用,这种安装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均为直三棱柱,所述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的安装方式均为:直三棱柱的一个侧面与第二凸台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侧面与靠近下凹糟206的上桶身2的腔体内壁固定连接,且两个侧面相互垂直。将第一支架14的两面和第二支架15的两面均固定在壁体上,使得垃圾桶在电机9工作时桶身稳定。

如图6所示,转动轴5包括上凹糟501、第一销轴502、第二销轴503和第二齿轮504,所述上凹糟501设置在转动轴5的几何中心位置,第二齿轮504嵌入上凹糟501内部并与上凹糟5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502设置于转动轴5的一端并伸入第一轴孔204,所述第二销轴503设置于转动轴5的另一端并伸入第二轴孔205。

如图7所示,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504啮合,通过第二齿轮504带动转动轴5和桶盖3运动,转动轴5上通过第一销轴502、第二销轴503、第一轴孔204和第二轴孔205实现与上桶身2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hc-sr501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感应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9工作,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桶盖3自动开启,用户即可将垃圾扔进桶内,然后桶盖3由于自身重力使得桶盖3与上桶身2闭合,桶盖3自身的重力会按压微动开关11,使微动开关11导通,电源6对消毒灯管12的供电,实现消毒灯管12对桶内垃圾进行消毒,且桶盖3上设置有小把手4,在电源6电量不足时,可将本垃圾桶当传统垃圾桶使用,手动将桶盖3开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