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与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4297发布日期:2020-05-12 17:3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低血糖与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抢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低血糖与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的血糖低于所需要的血糖浓度。常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在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中多见。严重的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由于其血糖较高,在小儿生长过程中,需要发育心、肺等器官的时候,由于血糖高,会导致新生儿在分娩时发育异常,如出现巨大儿、低血糖或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在新生儿低血糖与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时,需要的抢救用具较多,现有的放置箱容量固定,容量不能够扩大,在新生儿低血糖与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时,常常出现容量大,用具放置不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生儿低血糖与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辅助设备,用于应急应对新生儿的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用具放置,容量能够根据需要扩大、收缩,满足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门、下门、底板、滚轮、下螺杆、螺管、顶板、上螺杆、放置孔,在上箱体的下部设有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为矩形,上箱体的长度小于下箱体的长度,上箱体的宽度小于下箱体的宽度,上箱体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内,在上箱体的前侧设有上门,在下箱体的前侧设有下门,上门的宽度小于下门的宽度,在上门的上侧和下门的下侧分别设有折页,在下门的底部一体设有底板,在底板的上部四个角一体设有下螺杆,在下螺杆的上部螺纹连接螺管,在底板的底部四个角设有滚轮,在上箱体的顶部一体设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四个角一体设有上螺杆,上螺杆的底部螺纹连接到螺管,在顶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孔。

优选的,底板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下箱体底部向外延伸,顶板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上箱体的顶部向外延伸。

优选的,下门的两侧设有插槽,上门插入在下门的插槽内,在下门上焊接有把手,通过把手拉动下门通过折页活动,下门带动上门通过折页活动。

优选的,所述放置孔内放置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放置有第三套筒,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的上部设有挡板。

优选的,下螺杆与上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顺时针拧动螺管,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拧出,逆时针拧动螺管,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拧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应急应对新生儿的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用具放置,容量能够根据需要扩大、收缩,满足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设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内,通过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进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实现调节,带动上箱体上升或下移,从而实现装置容量的扩大或收缩,且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上设有放置孔,能够在放置孔内放置瓶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放置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下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上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箱体1、下箱体2、上门3、下门4、折页5、把手6、底板7、滚轮8、下螺杆9、螺管10、顶板11、上螺杆12、放置孔13、第一套筒13.1、第二套筒13.2、第三套筒13.3、挡板13.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上门3、下门4、底板7、滚轮8、下螺杆9、螺管10、顶板11、上螺杆12、放置孔13,在上箱体1的下部设有下箱体2体,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为矩形,上箱体1的长度小于下箱体2的长度,上箱体1的宽度小于下箱体2的宽度,上箱体1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2内,在上箱体1的前侧设有上门3,在下箱体2的前侧设有下门4,上门3的宽度小于下门4的宽度,在上门3的上侧和下门4的下侧分别设有折页5,在下门4的底部一体设有底板7,在底板7的上部四个角一体设有下螺杆9,在下螺杆9的上部螺纹连接螺管10,在底板7的底部四个角设有滚轮8,滚轮袋锁止结构,能够锁止滚轮,避免装置移动,在上箱体1的顶部一体设有顶板11,顶板11的底部四个角一体设有上螺杆12,上螺杆12的底部螺纹连接到螺管10,在顶板11上开设有多个放置孔13,上箱体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内,通过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进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实现调节,带动上箱体上升或下移,从而实现装置容量的扩大或收缩。

其中,底板7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下箱体2底部向外延伸,顶板11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上箱体1的顶部向外延伸,底板向外延伸,实现下螺杆的安装,顶板向外延伸,实现上螺杆的安装。

另外,下门4的两侧设有插槽,上门3插入在下门4的插槽内,在下门4上焊接有把手6,通过把手6拉动下门4通过折页5活动,下门4带动上门3通过折页5活动,上门插入在下门的插槽内,从而实现下门与上门同步活动,当下门通过拉动把手打开时,上门同步打开,当下门通过把手关闭时,上门同步关闭。

还有,下螺杆9与上螺杆12的螺纹方向相反,顺时针拧动螺管10,下螺杆9与上螺杆12沿螺管10拧出,逆时针拧动螺管10,下螺杆9与上螺杆12沿螺管10拧进,当需要容量扩大时,顺时针拧动螺管,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拧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变长,带动上箱体上升,实现容量扩大,当容量够用,避免暂用空间过大,需要缩小时,逆时针拧动螺管,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拧进,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变短,带动上箱体下降,实现容量缩小。

本实用新型用于应急应对新生儿的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用具放置,容量能够根据需要扩大、收缩,满足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设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内,通过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进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实现调节,带动上箱体上升或下移,从而实现装置容量的扩大或收缩,且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上设有放置孔,能够在放置孔内放置瓶体。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上门3、下门4、底板7、滚轮8、下螺杆9、螺管10、顶板11、上螺杆12、放置孔13,在上箱体1的下部设有下箱体2体,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为矩形,上箱体1的长度小于下箱体2的长度,上箱体1的宽度小于下箱体2的宽度,上箱体1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2内,在上箱体1的前侧设有上门3,在下箱体2的前侧设有下门4,上门3的宽度小于下门4的宽度,在上门3的上侧和下门4的下侧分别设有折页5,在下门4的底部一体设有底板7,在底板7的上部四个角一体设有下螺杆9,在下螺杆9的上部螺纹连接螺管10,在底板7的底部四个角设有滚轮8,在上箱体1的顶部一体设有顶板11,顶板11的底部四个角一体设有上螺杆12,上螺杆12的底部螺纹连接到螺管10,在顶板11上开设有多个放置孔13,上箱体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内,通过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进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实现调节,带动上箱体上升或下移,从而实现装置容量的扩大或收缩。

其中,底板7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下箱体2底部向外延伸,顶板11的左右两侧相对于上箱体1的顶部向外延伸,底板向外延伸,实现下螺杆的安装,顶板向外延伸,实现上螺杆的安装。

另外,下门4的两侧设有插槽,上门3插入在下门4的插槽内,在下门4上焊接有把手6,通过把手6拉动下门4通过折页5活动,下门4带动上门3通过折页5活动,上门插入在下门的插槽内,从而实现下门与上门同步活动,当下门通过拉动把手打开时,上门同步打开,当下门通过把手关闭时,上门同步关闭。

另外,所述放置孔13内放置有第一套筒13.1,第一套筒13.1内放置有第二套筒13.2,第二套筒13.2内放置有第三套筒13.3,在第一套筒13.1、第二套筒13.2、第三套筒13.3的上部设有挡板13.4,第一套筒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筒的直径,第二套筒的直径大于第三套筒的直径,套筒根据瓶体直径大小选用,选取合适直径大小的套筒,多个套筒的设置适用直径大小不同的瓶体,适用范围广。

还有,下螺杆9与上螺杆12的螺纹方向相反,顺时针拧动螺管10,下螺杆9与上螺杆12沿螺管10拧出,逆时针拧动螺管10,下螺杆9与上螺杆12沿螺管10拧进,当需要容量扩大时,顺时针拧动螺管,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拧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变长,带动上箱体上升,实现容量扩大,当容量够用,避免暂用空间过大,需要缩小时,逆时针拧动螺管,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拧进,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变短,带动上箱体下降,实现容量缩小。

本实用新型用于应急应对新生儿的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用具放置,容量能够根据需要扩大、收缩,满足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设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下部插入在下箱体内,通过下螺杆与上螺杆沿螺管进出,使螺管与下螺杆与上螺杆的总长度实现调节,带动上箱体上升或下移,从而实现装置容量的扩大或收缩,且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上设有放置孔,能够在放置孔内放置瓶体,在放置孔内放置不同直径大小的套筒,适用直径大小不同的瓶体,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