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8882发布日期:2020-02-08 00:02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墨盒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包装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墨盒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目前墨盒在生产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零件的组装,然后将组装好的墨盒进行注墨水的工序,最后再利用铝膜对墨盒进行封口,墨盒的封口工作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工封口,通过人工将铝膜铺装在墨盒开口上然后对其切割烫合从而完成铝膜封口墨盒的工作。整个封口过程较为繁琐,此生产方式不仅需要大量人员,而且流水线的不间断作业,使工作人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进一步使墨盒的封口效率不尽人意。

因此,研究一种封口效率高的墨盒封口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封口效率高的墨盒封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墨盒封口装置,包括:

机架;

放卷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安装铝膜卷;

烫合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墨盒进行烫合封口;以及,

切割机构,包括切割件和切割导向件,所述切割导向件设在所述机架上,切割导向件与所述切割件连接以推动所述切割件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放卷机构、所述切割件和所述烫合机构顺序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对墨盒进行封口时,放卷机构上的铝膜卷展开后经过切割件的下方达到烫合机构的下方,烫合件对铝膜以及待封口墨盒进行烫合,然后切割件在切割导向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完成铝膜的切割,从而完成墨盒的封口工作,进入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优选地,所述烫合机构包括:

烫合导向件,设置所述机架上;以及,

烫合件,所述烫合导向件与所述烫合件连接以推动所述烫合件沿上下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烫合导向件包括:

烫合气缸支承板,设在所述机架上;

烫合气缸,设在所述烫合气缸支承板上,所述烫合气缸沿上下方向设置;以及,

烫合固定板,与所述烫合气缸连接,所述烫合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烫合件。

优选地,所述烫合件包括:

隔热板,连接在所述烫合固定板的底端;

发热板,与所述隔热板连接;以及,

烫头,设在所述发热板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切割件为刀片;

所述切割导向件包括:

切割气缸支承板,设在所述机架上;

切割气缸,设在所述切割气缸支承板上;以及,

切割安装板,与所述切割气缸连接,所述切割安装板的底端设有所述刀片。

优选地,还包括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

压块;

垫块,所述垫块设在所述压块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烫合机构和所述切割机构之间,所述垫块上设有压膜槽,所述压膜槽的宽度与所述铝膜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压膜槽与所述压块相适配;以及,

压合导向件,所述压合导向件用于推动所述压块沿上下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压合导向件包括:

压合气缸支承板,设在所述机架上;以及,

压合气缸,设在所述压合气缸支承板上且与所述压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卷机构包括: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第二端为自由端;

放卷辊,所述放卷辊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放卷辊的第二端。

优选地,还包括机台和输送机构,所述机架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多个支承柱,设在所述机台上;

支承板,设在多个所述支承柱顶部,所述支承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烫合机构,第二端远离所述烫合机构;

输送带,套设在所述支承板上;以及,

驱动马达,设在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烫合机构的一端,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向靠近所述烫合机构的方向进行输送。

优选地,输送带的输送开始端高于其输送末端,所述输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10°。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墨盒封口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烫合件可在烫合导向件的作用下沿上下方向运动,方便铝膜铺展在墨盒开口,有利于墨盒封口工作的进行。

2.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切割件在切割导向件的作用下沿上下方向运动,实现了对铝膜的切割。

3.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压合机构能够对烫合前的铝膜起到压平压紧的作用,有助于后续墨盒封口工作的进行和提高封口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输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10°,能够有效避免墨盒的向后倾倒,有助于提高墨盒封口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墨盒封口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墨盒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墨盒封口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输送机构水平放置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放卷机构,11-限位板,12-放卷辊,13-挡板;

2-烫合机构,21-烫合气缸,22-烫头;

3-切割机构,31-切割气缸,32-切割件;

4-输送机构,41-驱动马达,42-支承柱,43-支承板;

5-压合机构,51-压块,52-垫块,53-压合导向件;

6-机架;

7-机台;

8-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1

墨盒封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6、放卷机构1、烫合机构2和切割机构3,放卷机构1设在机架6上,用于安装铝膜卷,烫合机构2设在机架上,用于对墨盒8进行烫合封口,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件32和切割导向件,切割件32用于对铝膜进行切割,切割导向件设在机架6上,切割导向件与切割件32连接以推动切割件32沿上下方向运动,放卷机构1、切割件32和烫合机构2顺序布置。

本实施例中,对墨盒进行封口时,将待封口墨盒放置于烫合机构下方,放卷装置的铝膜卷展开,铝膜到达待封口墨盒时,烫合件对铝膜以及待封口墨盒进行烫合,然后切割件在切割导向件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完成铝膜的切割,从而完成墨盒的封口工作,进入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封口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墨盒封口装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烫合机构包括烫合导向件和烫合件,烫合导向件设置机架上,烫合导向件与烫合件连接以推动所述烫合件沿上下方向运动。

作为其优先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烫合导向件包括烫合气缸支承板、烫合气缸21和烫合固定板,烫合气缸支承板设在机架6上,烫合气缸21设在烫合气缸支承板上,烫合气缸21沿上下方向设置,烫合固定板与烫合气21缸连接,烫合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烫合件。

作为其优先的实施例,烫合件包括隔热板、发热板和烫头22,隔热板连接在烫合固定板的底端,发热板与隔热板连接,烫头22设在发热板的底端。本实施例中,隔热板可以避免烫合固定板由于发热板和烫头的高温带来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未进行烫合时,待封口墨盒与烫头间间隔一定距离,以方便铝膜在墨盒的封口端铺展,烫合时,烫合气缸伸出,烫合固定板下移,带动烫头下移至墨盒封口端,从而方便进行烫合,烫合机构生产效率高,方便铝膜的铺展烫合。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切割件32为刀片,切割导向件包括切割气缸支承板、切割气缸31和切割安装板,切割气缸支承板设在机架上,切割气缸31设在切割气缸支承板上,切割安装板与切割气缸31连接,切割安装板的底端设有刀片。

本实施例中,墨盒封口烫合完成后,切割安装板在切割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刀片对铝膜进行切割,方便对封口墨盒进行加工,有利于封口装置的连续化作业。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压合机构5,压合机构包括压块51、垫块52和压合导向件53,垫块52设在机架6上,垫块52位于压块51的下方且同时位于烫合机构2和切割机构3之间,垫块52上设有压膜槽,压膜槽的宽度与铝膜的宽度相适配,压膜槽与压块相适配,压合导向件53用于推动压块51沿上下方向运动。

作为其优先的实施例,压合导向件53包括压合气缸支承板和压合气缸,压合气缸支承板设在机架上,压合气缸设在压合气缸支承板上且与压块连接。

本实施例中,放卷装置的铝膜卷展开,铝膜到达待封口墨盒的过程中,顺序经过切割机构的下方、压合机构和烫合机构的下方,铝膜经过压合机构压膜槽时,压合机构能够对铝膜压平压紧,避免铝膜出现翘曲和偏移,以使铝膜后续可平展在墨盒封口端,提高墨盒的封口效率和封口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放卷机构1包括限位板11、放卷辊12和挡板13,限位板11的第一端与机架连接,第二端为自由端,放卷辊12的第一端与限位板11连接,挡板13设在放卷辊12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铝膜安装在放卷辊上,挡板和限位板能够对铝膜卷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铝膜卷的晃动、偏移等。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还包括机台7和输送机构4,机架6设在机台7上,如图3所示,输送机构4包括多个支承柱42、支承板43、输送带和驱动马达41,多个支承柱42设在机台7上,支承板43设在多个支承柱42顶部,支承板43的第一端靠近烫合机构2,第二端远离烫合机构2,输送带套设在支承板43上,驱动马达41设在输送带远离烫合机构2的一端,驱动马达41用于驱动输送带向靠近烫合机构2的方向进行输送。

本实施例中,在输送机构的驱动马达的驱动下,将待封口墨盒从远离烫合的位置输送至烫合机构下方,方便后续铝膜封口工作的进行,且生产效率高。

作为其优先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输送带的输送开始端高于其输送末端,输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10°。本实施例中,墨盒开始放置于传送带时,由于传送带运动速度大于静止墨盒,墨盒容易向后倾倒,从而造成墨水倾洒的现象,输送带的开始端高于末端且输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10°可避免该现象,输送带的倾斜角度可适应调整,但不宜太过,倾斜角度过大,容易给在前的墨盒带来较大推力,容易造成墨盒前方倒塌,倾斜角度过小,墨盒仍容易出现向后倾倒现象。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