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9858发布日期:2020-04-14 20:0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箱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是一种对粘好的纸板进行计数堆叠的辅助装置,其在包装机械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拍齐机构、推料机构、计数机构及控制器,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方设置有支架,拍齐机构、计数机构和推料机构均安装于支架上,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拍齐机构、计数机构和推料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现有的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使用时,第一输送机构将粘好的纸板输送至拍齐机构处,通过拍齐机构对纸板进行拍齐,通过计数机构对纸板堆叠的数量进行计数,达到设定数目后,通过推料机构将纸板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处,通过第二输送机构将堆叠后的纸板输送至第三输送机构处,对纸板进行后续捆绑打包即可;现有的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只能对纸板的左右方向进行拍齐,而无法保证纸板前后方向的整齐度,容易使堆叠后的纸板由于前后不整齐而发生坍塌,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对纸板的左右方向进行拍齐,又可以保证纸板前后方向的整齐度,避免堆叠后的纸板由于前后不整齐而发生坍塌的情况,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拍齐机构、推料机构、计数机构及控制器,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方设置有支架,拍齐机构、计数机构和推料机构均安装于支架上,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拍齐机构、计数机构和推料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前后拍齐装置,所述前后拍齐装置安装于机架的顶端且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前后拍齐装置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两组限位杆、前调节板、后调节板、调节丝杠、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的底端分别与机架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前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后固定板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前调节板和后调节板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前螺纹孔和后螺纹孔,所述调节丝杠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结构和第二外螺纹结构,调节丝杠的后端自后调节板的前端螺装穿过后螺纹孔并插入至第二滚珠轴承内部,调节丝杠的前端自前调节板的后端螺装穿过前螺纹孔并穿过第一滚珠轴承至前固定板的前方,前调节板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前限位孔,后调节板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后限位孔,所述两组限位杆的前端自前调节板的后端分别穿过两组前限位孔并均与前固定板的后端连接,两组限位杆的后端自后调节板的前端分别穿过两组后限位孔并均与后固定板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的右端分别与前调节板的后端右侧和后调节板的前端右侧连接。

为了实现间歇式对堆叠好的纸板进行排齐,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拍齐机构包括摆动轴、拍齐板、齿轮、驱动电机、驱动盘和弹性拉动装置,所述摆动轴可转动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齿轮安装于摆动轴的前端且位于支架的前侧,所述弹性拉动装置的一端与齿轮前端的偏心位置可转动连接,弹性拉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支架的前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拍齐板的顶端与摆动轴的底端连接且位于支架的内侧,所述驱动盘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在驱动盘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扇形齿状结构,顶部所述扇形齿状结构与齿轮啮合。

为了拍齐板在摆动过程中对纸板的排齐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拍齐板为折形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纸板在第一输送机构上输送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还包括多组弹性压片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固定板的后端和后固定板的前端连接,所述多组弹性压片的右端均与连接板的底端连接,多组弹性压片均位于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之间,并且多组弹性压片的左端逐渐向下倾斜并与第一输送机构的顶端之间留有间隙。

为了保证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对纸板的整理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前弹性钢带的左端和后弹性钢带的左端分别位于拍齐板的前侧和后侧。

为了保证前调节板和后调节板可以同步的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的旋向与第二外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反。

为了便于对纸板堆叠的厚度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计数机构包括触碰开关、压板和竖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穿孔,所述竖杆的底端自支架的顶端穿过穿孔至支架的下方并与压板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触碰开关安装于竖杆的正上方。

为了防止推板在工作时与拍齐板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气缸安装于支架的底端,并且气缸与触碰开关电连接,所述推板安装于气缸的输出端,并且推板位于拍齐板的右侧,并且在推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拍齐板相匹配的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拍齐机构对纸板在堆叠处进行拍齐,通过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对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纸板进行前后限位,保证纸板在第一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时,可以保证纸板前后对齐,当纸板移动至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并进行堆叠时,可以保证纸板在前后方向的整齐度,既可以对纸板的左右方向进行拍齐,又可以保证纸板前后方向的整齐度,避免堆叠后的纸板由于前后不整齐而发生坍塌的情况,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拍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轮和全动盘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与摆动轴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机架;2、第一输送机构;3、第二输送机构;4、第三输送机构;5、控制器;6、前固定板;7、后固定板;8、限位杆;9、前调节板;10、后调节板;11、调节丝杠;12、前弹性钢带;13、后弹性钢带;14、第一滚珠轴承;15、第二滚珠轴承;16、摆动轴;17、拍齐板;18、齿轮;19、驱动电机;20、驱动盘;21、弹性拉动装置;22、扇形齿状结构;23、弹性压片;24、连接板;25、触碰开关;26、压板;27、竖杆;28、气缸;29、推板;30、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输送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3、第三输送机构4、拍齐机构、推料机构、计数机构及控制器5,第一输送机构2的输出端上方设置有支架,拍齐机构、计数机构和推料机构均安装于支架上,第一输送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3、第三输送机构4、拍齐机构、计数机构和推料机构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还包括前后拍齐装置,所述前后拍齐装置安装于机架1的顶端且位于第一输送机构2的上方,前后拍齐装置包括前固定板6、后固定板7、两组限位杆8、前调节板9、后调节板10、调节丝杠11、前弹性钢带12和后弹性钢带13,所述前固定板6和后固定板7的底端分别与机架1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前固定板6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珠轴承14,所述后固定板7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滚珠轴承15,所述前调节板9和后调节板10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前螺纹孔和后螺纹孔,所述调节丝杠11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结构和第二外螺纹结构,调节丝杠11的后端自后调节板10的前端螺装穿过后螺纹孔并插入至第二滚珠轴承15内部,调节丝杠11的前端自前调节板9的后端螺装穿过前螺纹孔并穿过第一滚珠轴承14至前固定板6的前方,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的旋向与第二外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反,前调节板9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前限位孔,后调节板10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后限位孔,所述两组限位杆8的前端自前调节板9的后端分别穿过两组前限位孔并均与前固定板6的后端连接,两组限位杆8的后端自后调节板10的前端分别穿过两组后限位孔并均与后固定板7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弹性钢带12和后弹性钢带13的右端分别与前调节板9的后端右侧和后调节板10的前端右侧连接,所述前弹性钢带12的左端和后弹性钢带13的左端分别位于拍齐板17的前侧和后侧;通过拍齐机构对纸板在堆叠处进行拍齐,通过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对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纸板进行前后限位,保证纸板在第一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时,可以保证纸板前后对齐,当纸板移动至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并进行堆叠时,可以保证纸板在前后方向的整齐度,既可以对纸板的左右方向进行拍齐,又可以保证纸板前后方向的整齐度,避免堆叠后的纸板由于前后不整齐而发生坍塌的情况,提高使用可靠性,通过手动旋转调节丝杠,可以对前调节板和后调节板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从而对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的间距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宽度的纸板进行前后拍齐。

所述拍齐机构包括摆动轴16、拍齐板17、齿轮18、驱动电机19、驱动盘20和弹性拉动装置21,所述摆动轴16可转动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齿轮18安装于摆动轴16的前端且位于支架的前侧,所述弹性拉动装置21的一端与齿轮18前端的偏心位置可转动连接,弹性拉动装置21的另一端与支架的前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拍齐板17的顶端与摆动轴16的底端连接且位于支架的内侧,所述驱动盘20安装于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并在驱动盘20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扇形齿状结构22,顶部所述扇形齿状结构22与齿轮18啮合,所述拍齐板17为折形结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转动时通过扇形齿状结构与齿轮啮合带动齿轮以及摆动轴转动一定的角度,摆动轴带动拍齐板转动对堆叠后的纸板进行拍齐处理,当扇形齿状结构与齿轮不再啮合时,在弹性拉动装置拉力的作用下使摆动轴复位,等待下一次的摆动拍齐。

所述计数机构包括触碰开关25、压板26和竖杆27,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穿孔,所述竖杆27的底端自支架的顶端穿过穿孔至支架的下方并与压板26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触碰开关25安装于竖杆27的正上方;纸板在支架处不断堆叠,纸板顶着压板和竖杆向上移动,通过竖杆的顶端与触碰开关接触并触发触碰开关,此时触碰开关启动气缸,通过气缸完成一个冲程,通过推板将堆叠好的纸板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上;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气缸28和推板29,所述气缸28安装于支架的底端,并且气缸28与触碰开关25电连接,所述推板29安装于气缸28的输出端,并且推板29位于拍齐板17的右侧,并且在推板29的底端设置有与拍齐板17相匹配的矩形槽30;通过矩形槽使的推板在对纸板进行推动时不会与拍齐板发生碰撞,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还包括多组弹性压片23和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固定板6的后端和后固定板7的前端连接,所述多组弹性压片23的右端均与连接板24的底端连接,多组弹性压片23均位于前弹性钢带12和后弹性钢带13之间,并且多组弹性压片23的左端逐渐向下倾斜并与第一输送机构2的顶端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多组弹性压片对第一输送机构上输送的纸板进行下压,进一步提高纸板在输送过程中的整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粘箱机纸板计数拍齐堆叠装置,其在工作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对粘合好的纸板进行输送,通过多组弹性压片对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纸板施加压力,避免纸板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松动而发生偏斜,通过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对纸板的前端和后端进行限位,保证第一输送机构上纸板输送时的整齐性,通过转动调节丝杠,可以对前调节板和后调节板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对前弹性钢带和后弹性钢带的间距进行调节,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纸板进行前后限位,纸板输送至支架的下方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盘转动,通过驱动盘上的扇形齿状结构带动齿轮和摆动轴转动一定的角度,摆动轴带动拍齐板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对堆叠后的纸板进行左右拍齐,当扇形齿状结构与齿轮不再啮合时,通过在弹性拉动装置的作用下使齿轮复位,等待下一次的摆动拍齐,随着纸板堆叠的高度越来越高,纸板带动压板和竖杆向上移动,当竖杆的顶端与触碰开关接触并触发出动开关,此时启动气缸,通过气缸推动推板将堆叠后的纸板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上,然后有第二输送结构输送至第三输送机构进行后续的打包即可,通过推板上的矩形槽,使的推板在移动时不会与拍齐板发生碰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