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弹簧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5246发布日期:2020-05-12 17: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弹簧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及洗浴用品的出液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外置弹簧乳液泵。



背景技术:

目前,乳液泵一般包括按头、锁盖、螺牙外盖、泵体、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螺牙外盖套装在泵体上端的外侧;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第一止回阀;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设于泵体内,活塞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和副柱,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副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按头中设有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依次连通,第二流道顶部设有第二止回阀;活塞呈环状并且套装在主柱上,活塞的内侧壁与主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下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环形凹槽,活塞的上端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活塞相对于主柱上升时,其上端可嵌入环形凹槽中);压缩弹簧上端与副柱接触、下端与泵体接触(压缩弹簧可对副柱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副柱、主柱和活塞上升复位)。上述螺牙外盖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通常,上述锁盖中心部位设有螺孔,按头下端设有可旋入该螺孔的外螺纹段,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按头下端的外螺纹段旋入锁盖中心部位的螺孔中。

上述乳液泵中,泵体下端的腔体内充满了乳液,而整个压缩弹簧处于泵体下端的腔体内,整个压缩弹簧长期浸泡在乳液中,工作环境恶劣,乳液中的压缩弹簧极易生锈失去弹性,甚至对乳液造成污染,影响乳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置弹簧乳液泵,这种外置弹簧乳液泵能够改善压缩弹簧的工作环境,避免压缩弹簧生锈,不会对乳液造成污染,保证乳液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置弹簧乳液泵,包括按头、锁盖、泵体、活塞组件和压缩弹簧;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止回阀;活塞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和副柱,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副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主柱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按头中设有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依次连通,其特征是:所述活塞呈环状并且套装在所述主柱下端,活塞的内侧壁与主柱下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外限位环,所述锁盖下端设有内限位环,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主柱上,并且压缩弹簧上端与外限位环的下侧面紧密接触,压缩弹簧下端与内限位环的上侧面紧密接触。

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活塞及副柱下端靠近止回阀所在的位置(通常,副柱下端的外侧壁与泵体下端的内侧壁接触并密封配合),压缩弹簧受压缩并处于外限位环与内限位环之间,此时,按头不能按压;由于活塞的内侧壁与主柱下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以及泵体底部的止回阀将进液口封闭,因此在止回阀以上的泵体腔体处于封闭状态,此时,第三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中没有存在乳液。

使用前,使按头从锁盖中心部位上升起来,此时压缩弹簧伸展,带动活塞组件一起往上移动,直至活塞上端与内限位环下侧面接触停止向上移动,在活塞组件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泵体底部腔体(即泵体内处于活塞下方部分)内产生负压,泵体底部的止回阀打开,乳液从进液口流到泵体底部腔体内。

使用时,向下按压按头,活塞组件沿着泵体的内侧壁向下运动,此时压缩弹簧受压缩,活塞组件与泵体之间密封配合,使得泵体底部的止回阀受乳液压力而封闭进液口,乳液不能回流,泵体底部腔体内的乳液只能依次从副柱中的第一流道、主柱中的第二流道和按头中的第三流道流出。这种外置弹簧乳液泵在使用的时候,压缩弹簧处于外限位环与内限位环之间,处在泵体上部腔体中,由于活塞组件与泵体之间密封配合,泵体底部腔体内的乳液无法进入到泵体上部腔体中,使压缩弹簧工作在与乳液隔绝的空间,能够改善压缩弹簧的工作环境,避免压缩弹簧生锈,不会对乳液造成污染,保证乳液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包括外圈、环形连接部和内圈,外圈、环形连接部和内圈一体制成,外圈的的外侧壁与所述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内圈的内侧壁与所述主柱下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圈上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内限位环下侧面上设有环形插块,环形插块与第一环形凹槽相匹配;所述主柱下端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内圈下端的内侧面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面,所述副柱中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限位部,所述活塞处于主柱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之间。

上述活塞具有上升至高位与下降至低位两个工作位:上升至高位时活塞的上端与主柱下端的外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与主柱之间的密封;下降至低位时活塞的下端与副柱中部的外侧壁的外侧面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与副柱之间的密封。

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活塞处于高位,活塞的内圈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台阶密封配合。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使用状态时:未按压按头时,内限位环下侧面上的环形插块插接在活塞外圈上端的第一环形凹槽中,活塞下降至低位,活塞的内圈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台阶分离,活塞内圈下端的圆台面与圆台状限位部的外侧面密封配合,增强活塞与副柱之间的密封;按压按头时,内限位环下侧面上的环形插块与活塞外圈上端的第一环形凹槽脱离配合,活塞上升至高位,活塞的内圈上端与主柱下端的环形台阶密封配合,增强活塞与主柱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限位环上设有主柱环形套,主柱环形套套装在主柱上部;主柱环形套内侧壁、外限位环下侧面与主柱外侧壁围成开口朝下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压缩弹簧处在第二环形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限位环的内侧面与主柱的外侧壁接触配合,内限位环可引导主柱更平稳地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柱环形套内侧壁、外限位环上侧面与主柱外侧壁围成开口朝上的第三环形凹槽,所述按头下端插接在第三环形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柱下端的内侧壁设有第一环形凸块,所述副柱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开口朝外的第四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凸块处于第四环形凹槽中。主柱下端与副柱上端连接,主柱下端的第一环形凸块与副柱上端的第四环形凹槽相互接触配合,使主柱和副柱紧密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副柱上端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端部,圆台端部处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块上侧。通过这种设置,使得副柱上端更容易插入到主柱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泵体下部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连接部,圆台状连接部处在所述止回阀上侧,圆台状连接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定型块,定型块与圆台状连接部一体连接。各块定型块与泵体一体注塑成型后,在冷却过程中各块定型块能够限制泵体的收缩,使泵体冷却时不易收缩变形,能够提高泵体尺寸的精确度,减少乳液泵的次品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置弹簧乳液泵还包括锁盖外罩,锁盖外罩套装在锁盖上端上;锁盖外罩的开口设有导向限位环,导向限位环的内边缘与所述主柱环形套外侧壁接触。主柱环形套处于导向限位环中,导向限位环能够对主柱环形套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导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盖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段,内螺纹段处于所述内限位环的上方;所述主柱环形套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可旋入该内螺纹段的外螺纹段,外螺纹段处于所述导向限位环与内限位环之间。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主柱环形套下端的外螺纹段与锁盖下端内侧壁上的内螺纹段连接,将主柱环形套下端锁紧在锁盖下端。要使用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之前,旋转按头,使主柱环形套下端的外螺纹段脱离锁盖下端内侧壁上的内螺纹段,主柱环形套下端与内限位环的上侧面分离。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使用状态时:向下按压按头时,主柱环形套下端的外螺纹段向下移动并靠近内限位环所在的位置;未按压按头时,主柱环形套下端的外螺纹段没有发生移动并靠近导向限位环所在的位置。

通常,上述外置弹簧乳液泵还包括螺牙外盖,螺牙外盖套装在泵体上端的外侧。上述螺牙外盖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

通常,上述止回阀包括玻璃球和形成于泵体底部的阀座,阀座具有上大下小的圆台形腔体(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进液口),玻璃球处于圆台形腔体中。

上述外置弹簧乳液泵还可包括吸液管,泵体下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管,吸液管上端与连接管插接(通常吸液管上端插装在连接管中),吸液管与泵体底部的进液口连通。利用吸液管可增加乳液泵伸入液体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外置弹簧乳液泵在使用的时候,压缩弹簧处于外限位环与内限位环之间,处在泵体上部腔体中,由于活塞组件与泵体之间密封配合,泵体底部腔体内的乳液无法进入到泵体上部腔体中,使压缩弹簧工作在与乳液隔绝的空间,能够改善压缩弹簧的工作环境,避免压缩弹簧生锈,不会对乳液造成污染,保证乳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外置弹簧乳液泵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置弹簧乳液泵,包括按头1、锁盖2、泵体3、活塞组件4和压缩弹簧5;锁盖2安装在泵体3上端;泵体3底部设有进液口31,进液口31处设有止回阀6;活塞组件4包括主柱41、活塞42和副柱43,副柱43上端与主柱41下端连接,按头1与主柱41上端连接,副柱43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一流道44,主柱41中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流道45,按头1中设有第三流道11,第一流道44、第二流道45和第三流道11依次连通,活塞42呈环状并且套装在主柱41下端,活塞42的内侧壁与主柱41下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42的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主柱41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外限位环411,锁盖2下端设有内限位环21,压缩弹簧5套装在主柱41上,并且压缩弹簧5上端与外限位环411的下侧面紧密接触,压缩弹簧5下端与内限位环21的上侧面紧密接触。

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活塞42及副柱43下端靠近止回阀6所在的位置(通常,副柱43下端的外侧壁与泵体3下端的内侧壁接触并密封配合),压缩弹簧5受压缩并处于外限位环411与内限位环21之间,此时,按头1不能按压;由于活塞42的内侧壁与主柱41下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42的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紧密接触,以及泵体3底部的止回阀6将进液口31封闭,因此在止回阀6以上的泵体3腔体处于封闭状态,此时,第三流道11、第二流道45和第一流道44中没有存在乳液。

活塞42包括外圈421、环形连接部422和内圈423,外圈421、环形连接部422和内圈423一体制成,外圈421的的外侧壁与泵体3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内圈423的内侧壁与主柱41下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

外圈421上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4211,内限位环21下侧面上设有环形插块211,环形插块211与第一环形凹槽4211相匹配;主柱41下端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台阶412,内圈423下端的内侧面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面4231,副柱43中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限位部431,活塞42处于主柱41下端与圆台状限位部431之间。

上述活塞42具有上升至高位与下降至低位两个工作位:上升至高位时活塞42的上端与主柱41下端的外侧壁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42与主柱41之间的密封;下降至低位时活塞42的下端与副柱43中部的外侧壁的外侧面密封配合,可增强活塞42与副柱43之间的密封。

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活塞42处于高位,活塞42的内圈423上端与主柱41下端的环形台阶412密封配合。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使用状态时:未按压按头1时,内限位环21下侧面上的环形插块211插接在活塞42外圈421上端的第一环形凹槽4211中,活塞42下降至低位,活塞42的内圈423上端与主柱41下端的环形台阶412分离,活塞42内圈423下端的圆台面4231与圆台状限位部431的外侧面密封配合,增强活塞42与副柱43之间的密封;按压按头1时,内限位环21下侧面上的环形插块211与活塞42外圈421上端的第一环形凹槽4211脱离配合,活塞42上升至高位,活塞42的内圈423上端与主柱41下端的环形台阶412密封配合,增强活塞42与主柱41之间的密封。

外限位环411上设有主柱环形套413,主柱环形套413套装在主柱41上部;主柱环形套413内侧壁、外限位环411下侧面与主柱41外侧壁围成开口朝下的第二环形凹槽46;压缩弹簧5处在第二环形凹槽46中。

内限位环21的内侧面与主柱41的外侧壁接触配合,内限位环21可引导主柱41更平稳地升降。

主柱环形套413内侧壁、外限位环411上侧面与主柱41外侧壁围成开口朝上的第三环形凹槽47,按头1下端插接在第三环形凹槽47中。

主柱41下端的内侧壁设有第一环形凸块414,副柱43上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开口朝外的第四环形凹槽432,第一环形凸块414处于第四环形凹槽432中。主柱41下端与副柱43上端连接,主柱41下端的第一环形凸块414与副柱43上端的第四环形凹槽432相互接触配合,使主柱41和副柱43紧密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作用。

副柱43上端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端部433,圆台端部433处于第一环形凸块414上侧。通过这种设置,使得副柱43上端更容易插入到主柱41下端。

泵体3下部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连接部32,圆台状连接部32处在止回阀6上侧,圆台状连接部32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定型块33,定型块33与圆台状连接部32一体连接。各块定型块33与泵体3一体注塑成型后,在冷却过程中各块定型块33能够限制泵体3的收缩,使泵体3冷却时不易收缩变形,能够提高泵体3尺寸的精确度,减少乳液泵的次品率。

外置弹簧乳液泵还包括锁盖外罩7,锁盖外罩7套装在锁盖2上端上;锁盖外罩7的开口设有导向限位环71,导向限位环71的内边缘与主柱环形套413外侧壁接触。主柱环形套413处于导向限位环71中,导向限位环71能够对主柱环形套413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导向。

锁盖2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段,内螺纹段处于内限位环21的上方;主柱环形套413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可旋入该内螺纹段的外螺纹段,外螺纹段处于导向限位环与内限位环21之间。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主柱环形套413下端的外螺纹段与锁盖2下端内侧壁上的内螺纹段连接,将主柱环形套413下端锁紧在锁盖2下端。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使用状态时:向下按压按头1时,主柱环形套413下端的外螺纹段向下移动并靠近内限位环21所在的位置;未按压按头1时,主柱环形套413下端的外螺纹段没有发生移动并靠近导向限位环所在的位置。

通常,上述外置弹簧乳液泵还包括螺牙外盖8,螺牙外盖8套装在泵体3上端的外侧。上述螺牙外盖8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

通常,上述止回阀6包括玻璃球和形成于泵体3底部的阀座,阀座具有上大下小的圆台形腔体(圆台形腔体底部连通进液口31),玻璃球处于圆台形腔体中。

上外置弹簧乳液泵还可包括吸液管,泵体3下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管,吸液管上端与连接管插接(通常吸液管上端插装在连接管中),吸液管与泵体3底部的进液口31连通。利用吸液管可增加乳液泵伸入液体的深度。

下面简述一下这种外置弹簧乳液泵的工作过程:

使用前,旋转按头1,使主柱环形套413下端的外螺纹段脱离锁盖2下端内侧壁上的内螺纹段,主柱环形套413下端与内限位环21的上侧面分离,使按头1从锁盖2中心部位上升起来,此时压缩弹簧5伸展,带动活塞组件4一起往上移动,直至活塞42上端与内限位环21下侧面接触停止向上移动,在活塞组件4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泵体3底部腔体(即泵体3内处于活塞42下方部分)内产生负压,泵体3底部的止回阀6打开,乳液从进液口31流到泵体3底部腔体内。

使用时,向下按压按头1,活塞组件4沿着泵体3的内侧壁向下运动,此时压缩弹簧5受压缩,活塞组件4与泵体3之间密封配合,使得泵体3底部的止回阀6受乳液压力而封闭进液口31,乳液不能回流,泵体3底部腔体内的乳液只能依次从副柱43中的第一流道44、主柱41中的第二流道45和按头1中的第三流道11流出。

这种外置弹簧乳液泵在使用的时候,压缩弹簧5处于外限位环411与内限位环21之间,处在泵体3上部腔体中,由于活塞组件4与泵体3之间密封配合,泵体3底部腔体内的乳液无法进入到泵体3上部腔体中,使压缩弹簧5工作在与乳液隔绝的空间,能够改善压缩弹簧5的工作环境,避免压缩弹簧5生锈,不会对乳液造成污染,保证乳液的质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