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放线不停工的线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791发布日期:2020-05-20 02: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放线不停工的线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收放线不停工的线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输送装置用于对线材进行收放,从而实现对线材的加工或收集。在收放线过程中,轮盘上的线材缠绕完成或者轮盘上的线材全部放出后,需要对线材输送装置暂停工作,待换上新的轮盘后再重新开启线材输送装置,继续进行收放线操作。这种收放线停工的方式不但降低收放线的效率,而且费时费力,还需对线材输送装置的开关进行控制,另外,线材输送装置的多次开关会造成电资源的浪费,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放线不停工的线材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放线的效率低,装置的使用寿命短,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收放线不停工的线材输送装置,用于线材的输送,包括机架,

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沿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筒的上方,

导线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筒和所述第二转筒之间,所述导线装置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可转动,

随所述导线装置、所述第一转筒和所述第二转筒的相对运动,线材从所述第一转筒传送至所述第二转筒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装置包括第三转筒和导线组件,所述第三转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筒和所述第二转筒之间,所述导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转筒上,

所述导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板一和板二和板三,所述板一、所述板二和所述板三之间设置有供线材穿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转筒的中心轴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板一和所述板三上,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在其中心轴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导向轮沿弧线排列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导向轮排列连接形成的弧线的中心位于靠近所述第三转筒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筒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

所述板三上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板三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上沿所述第三转筒的轴向设置有若干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滑动设置有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固定孔,并用螺母锁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筒和所述第二转筒的直径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筒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转筒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三转筒的中心轴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正常收线或放线的情况下,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反向转动,导线装置不动,线材轮盘上的线材先缠绕在第一转筒上,再经过导线装置反向缠绕在第二转筒上,进行放线,或者线材先缠绕在第二转筒上再经过导线装置反向缠绕在第一转筒上,线材缠绕到线材轮盘上,进行收线,其中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反向转动能够控制线材的旋向一致,提高放线或收线质量。

在放线结束,需要更换线材轮盘时,导线装置和第二转筒同向转动,第一转筒停止转动,使第一转筒上缠绕的线材经过导线装置和第二转筒的转动,不断缠绕在第二转筒上,同时第二转筒上的线材不断向外输送,从而使第一转筒上的线材保持放线,当线材轮盘更换完毕后,第二转筒上的线材少于第一转筒上的线材,此时导线装置反向转动,使第一转筒上的线材缠绕在第二转筒上,为下次更换线材轮盘做准备,当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的线材缠绕圈数相同时,导线装置停止转动,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反向转动实现正常放线。

在收线结束需要更换线材轮盘时,导线装置和第二转筒同向转动,第一转筒停止转动,使第二转筒继续收线,并通过导线装置的转动缠绕在第一转筒上,从而实现在换线材轮盘的同时进行收线,当线材轮盘更换完毕后,第一转筒上的线材多于第二转筒上的线材,此时导线装置反向转动,使第一转盘上的线材缠绕在第二转筒上,使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的线材缠绕圈数相同,此时导线装置停止转动,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反向转动实现正常收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反向转动,既调整了线材的旋向,又与导线装置共同形成了放线不停工的操作目的,避免重复控制收放线开关,浪费人力物力以及电力,有利于增加收放线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转筒实现导线装置的转动,线材从板一、板二和板三之间的限位槽穿过,实现导线功能,设计简单合理,解决材料,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轮通过其中心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线材穿过限位槽进行导线时,从若干导向轮上穿过,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线材与导线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线材的质量,增加导线组件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中若干导向轮沿弧线排列设置在限位槽内,且导向轮排列连接形成的弧线的中心位于靠近第三转筒的一侧,使线材沿着导向轮排列连接形成的弧线方向穿过,有效避免线材与限位槽的进出口端的摩擦,同时有利于对线材的拉紧,保证线材缠绕在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的松紧程度适当。

5、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螺栓穿过条形孔和固定孔,并用螺母锁紧,使调节板和固定板连接,实现导线组件与第三转筒的连接,条形孔的设置,能够使导线组件沿第三转筒的轴向方向上下调节,有利于导线组件更好地与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配合,设计简单,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的直径相同,便于对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的线材缠绕圈数进行控制,便于为每次更换线材轮盘做准备,另外,有利于使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的线材缠绕的松紧度保持一致,避免缠绕不一致而影响整体收放线质量的问题出现。

7、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筒的中心轴线、第二转筒的中心轴线和第三转筒的中心轴线共线,有利于对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的线材缠绕的松紧度进行控制,避免缠绕不一致而影响整体收放线质量的问题出现,另外,节约空间,转动控制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转筒,3-导线装置,31-第三转筒,32-导线组件,321-板一,322-板二,323-板三,4-第二转筒,5-导向轮,6-固定板,7-调节板,8-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收放线不停工的线材输送装置,用于线材的输送,

包括机架1,

第一转筒2,第一转筒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

第二转筒4,第二转筒4沿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设置在第一转筒2的上方,

导线装置3,导线装置3转动设置在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之间,导线装置3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可转动,

随导线装置3、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的相对运动,线材从第一转筒2传送至第二转筒4上。

本实施例在正常收线或放线的情况下,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导线装置3不动,线材轮盘上的线材先缠绕在第一转筒2上,再经过导线装置3反向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进行放线,或者线材先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再经过导线装置3反向缠绕在第一转筒2上,线材缠绕到线材轮盘上,进行收线,其中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能够控制线材的旋向一致,提高放线或收线质量。

在放线结束,需要更换线材轮盘时,导线装置3和第二转筒4同向转动,第一转筒2停止转动,使第一转筒2上缠绕的线材经过导线装置3和第二转筒4的转动,不断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同时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不断向外输送,从而使第一转筒2上的线材保持放线,当线材轮盘更换完毕后,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少于第一转筒2上的线材,此时导线装置3反向转动,使第一转筒2上的线材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为下次更换线材轮盘做准备,当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缠绕圈数相同时,导线装置3停止转动,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实现正常放线。

在收线结束需要更换线材轮盘时,导线装置3和第二转筒4同向转动,第一转筒2停止转动,使第二转筒4继续收线,并通过导线装置3的转动缠绕在第一转筒2上,从而实现在换线材轮盘的同时进行收线,当线材轮盘更换完毕后,第一转筒2上的线材多于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此时导线装置3反向转动,使第一转盘上的线材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使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缠绕圈数相同,此时导线装置3停止转动,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实现正常收线。

本实施例设计巧妙,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既调整了线材的旋向,又与导线装置3共同形成了放线不停工的操作目的,避免重复控制收放线开关,浪费人力物力以及电力,有利于增加收放线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随导线装置3、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的相对运动,线材从第一转筒2传送至第二转筒2上,可以解释为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的旋转面落入线材与导线装置3的接触点的旋转面内,即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转动的运动轨迹形成的圆形在地面上形成投影一,线材与导线装置3的接触点的运动轨迹形成的圆形在地面上形成投影二,投影一全部落入投影二内部。

进一步,导线装置3包括第三转筒31和导线组件32,第三转筒31转动设置在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之间,导线组件32设置在第三转筒31上,

导线组件32包括依次连接的板一321和板二322和板三323,板一321、板二322和板三323之间设置有供线材穿过的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转筒31的中心轴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三转筒31实现导线装置3的转动,线材从板一321、板二322和板三323之间的限位槽穿过,实现导线功能,设计简单合理,解决材料,实用性强。

进一步,限位槽内设置有若干导向轮5,导向轮5的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板一321和板三323上,导向轮5转动设置在其中心轴上。

本实施例中导向轮5通过其中心轴转动设置在限位槽内,线材穿过限位槽进行导线时,从若干导向轮5上穿过,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线材与导线组件3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线材的质量,增加导线组件3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若干导向轮5沿弧线排列设置在限位槽内,且导向轮5排列连接形成的弧线的中心位于靠近第三转筒3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若干导向轮5沿弧线排列设置在限位槽内,且导向轮5排列连接形成的弧线的中心位于靠近第三转筒31的一侧,使线材沿着导向轮5排列连接形成的弧线方向穿过,有效避免线材与限位槽的进出口端的摩擦,同时有利于对线材的拉紧,保证线材缠绕在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松紧程度适当。

进一步,第三转筒31上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

板三323上设置有调节板7,调节板7与板三323固定连接,调节板7上沿第三转筒31的轴向设置有若干条形孔8,条形孔8内滑动设置有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穿过条形孔8和固定孔,并用螺母锁紧。

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栓穿过条形孔8和固定孔,并用螺母锁紧,使调节板7和固定板6连接,实现导线组件32与第三转筒31的连接,条形孔8的设置,能够使导线组件32沿第三转筒31的轴向方向上下调节,有利于导线组件32更好地与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配合,设计简单,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进一步,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的直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的直径相同,便于对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缠绕圈数进行控制,便于为每次更换线材轮盘做准备,另外,有利于使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缠绕的松紧度保持一致,避免缠绕不一致而影响整体收放线质量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第一转筒2的中心轴线、第二转筒4的中心轴线和第三转筒31的中心轴线共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4和第三转筒31共轴线,有利于对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上的线材缠绕的松紧度进行控制,避免缠绕不一致而影响整体收放线质量的问题出现,另外,节约空间,转动控制效果好。

本实施例在正常收线或放线的情况下,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导线装置3不动,线材轮盘上的线材先缠绕在第一转筒2上,再经过导线装置3反向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进行放线,或者线材先缠绕在第二转筒4上再经过导线装置3反向缠绕在第一转筒2上,线材缠绕到线材轮盘上,进行收线,其中第一转筒2和第二转筒4反向转动能够控制线材的旋向一致,提高放线或收线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