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易挥发物料的真空粉体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0886发布日期:2020-03-31 17:04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易挥发物料的真空粉体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体输送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易挥发物料的真空粉体输送泵。



背景技术:

真空粉体输送为气力输送的一种形式,依靠真空吸气到达粉体物料输送的目的,广泛运用于化工、制药等行业。其工作原理为,先将粉体输送泵中的空气抽出,使泵内罐体中形成较强负压;关闭真空阀,打开进料阀,粉袋中的粉体物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粉体输送泵的罐腔内;进料结束后,关闭进料阀,将粉体输送泵破开真空,然后通过卸料阀将粉体物料投入目标容器。

在卸料过程中,当下一级容器中含有易挥发、粘黏性物质时,会通过容器入口挥发逆向进入粉体输送泵,与粉体泵中的粉料混合形成黏性较高的物质,破坏卸料阀的正常开闭,甚至导致整个粉体输送泵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易挥发物料的真空粉体输送泵,使下一级容器内的物质不会逆向进入粉体泵,保证了粉体泵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易挥发物料的真空粉体输送泵,所述粉体输送泵包括泵体、位于所述泵体底部的缓冲组件以及连通阀;其中:所述泵体包括储料罐、位于所述储料罐一侧的进料阀以及位于所述储料罐顶部的氮气阀与真空阀;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罐、位于所述缓冲罐一侧的氮气入口以及位于所述缓冲罐底部的出料阀,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储料罐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通阀能够对所述储料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阀与外部真空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罐顶部设置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氮气阀与所述氮气入口均与外部氮气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阀与所述出料阀均为蝶阀。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阀、氮气阀、真空阀均为球阀。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料阀与外部反应釜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泵体、缓冲组件与连通阀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粉体物质的输送,与现有粉体输送泵相比,本粉体输送泵在泵体底部加设有缓冲组件,氮气入口的存在,能够将氮气通入缓冲罐内,避免出料阀打开之后外部反应釜内的物质逆向进入缓冲罐内,氮气阀能够使氮气通入储料罐内,当连通阀打开之后,氮气从氮气阀位置处通入,在氮气作用下,使储料罐内的粉体物质进入缓冲罐内,再从缓冲罐底部的出料阀排出,进入外部反应釜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外部反应釜内的易挥发、粘黏性物质逆向进入缓冲罐内,从而保证粉体输送泵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11、储料罐;12、进料阀;13、氮气阀;14、真空阀;2、缓冲组件;21、缓冲罐;22、氮气入口;23、出料阀;3、连通阀;4、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易挥发物料的真空粉体输送泵,粉体输送泵包括泵体1、位于泵体1底部的缓冲组件2以及连通阀3;其中:泵体1包括储料罐11、位于储料罐11一侧的进料阀12以及位于储料罐11顶部的氮气阀13与真空阀14;缓冲组件2包括缓冲罐21、位于缓冲罐21一侧的氮气入口22以及位于缓冲罐21底部的出料阀23,缓冲罐21与储料罐11为一体成型结构;连通阀3能够对储料罐11与缓冲罐21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在泵体1的真空阀14作用下,使储料罐11内处于真空状态,之后,进料阀12打开,外部的粉体物质进入储料罐11内进行储存,而后进料阀12关闭,缓冲组件2的出料阀23打开,与此同时,缓冲罐21上的氮气入口22通入氮气,避免外部反应釜内的易挥发、粘黏性物质逆向进入缓冲罐21内,而后连通阀3打开,使储料罐11与缓冲罐21连通,储料罐11中的真空被破坏,此时缓冲罐21上的氮气入口22不再通入氮气,储料罐11与缓冲罐21连通之后,泵体1的氮气阀13打开,向储料罐11中通入氮气,此时,位于储料罐11内的粉体物质在氮气作用下,到达缓冲罐21底部,从出料阀23位置处进入外部反应釜,进行下一步反应。

具体地,真空阀14与外部真空泵连接,从而实现储料罐11内的真空状态。

进一步地,储料罐11顶部设置有压力表4,压力表4的存在,能够对储料罐11内的压力实时监测。

具体地,氮气阀13与氮气入口22均与外部氮气罐连接。

进一步地,连通阀3与出料阀23均为蝶阀,连通阀3位于储料罐11内,当连通阀3关闭时,能够将储料罐11与缓冲罐21分隔,形成两个封闭的空腔,当连通阀3开启时,能够使储料罐11与缓冲罐21连通,破坏储料罐11的真空状态,出料阀23位于缓冲罐底部一侧,将物料导出。

进一步地,进料阀12、氮气阀13、真空阀14均为球阀。

具体地,出料阀23与外部反应釜连接。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在泵体1、缓冲组件2与连通阀3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粉体物质的输送,与现有粉体输送泵相比,本粉体输送泵在泵体1底部加设有缓冲组件2,氮气入口22的存在,能够将氮气通入缓冲罐21内,避免出料阀23打开之后外部反应釜内的物质逆向进入缓冲罐21内,氮气阀13能够使氮气通入储料罐11内,当连通阀3打开之后,氮气从氮气阀13位置处通入,在氮气作用下,使储料罐11内的粉体物质进入缓冲罐21内,再从缓冲罐21底部的出料阀23排出,进入外部反应釜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外部反应釜内的易挥发、粘黏性物质逆向进入缓冲罐21内,从而保证粉体输送泵的正常使用。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