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结构。
背景技术:
在皮带输送系统中犁式卸料器被广泛的运用。犁式卸料器是采用犁刀与皮带实现刚性压紧接触,通过犁刀导向改变物料的移动方向,从而将物料犁入料斗。由于犁刀是固定的,而皮带和物料是运动的,这种工作机理会导致如下问题:1、物料的流动对犁刀的冲击力很大,且犁式卸料器的作业部位采用全开放空间,容易造成大量的扬尘、撒料;2、犁刀磨损较快,也容易划伤皮带,影响使用寿命;3、给皮带的转动带来额外负荷、增加能耗;4、由于物料的流动被犁刀阻挡、动能损失比较大,物料粘湿时,会在料斗口产生堵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结构,提高卸料效率,降低卸料组件受到的冲击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结构,包括机架、输送皮带、卸料皮带和安装支架;所述输送皮带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件和连杆组,卸料皮带套设在安装件的外周,卸料皮带的下端活动配合在输送皮带的上表面,安装件的上表面与连杆组的一端连接,连杆组的另一端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卸料皮带的内圈形成有若干圈环状的滑动槽,安装件的外周形成有与滑动槽对应设置的限位凸缘,限位凸缘活动配合在滑动槽中;所述卸料皮带的卸料平面倾斜于输送皮带的输送平面,卸料皮带的卸料方向倾斜于输送皮带的输送方向。
所述卸料皮带的卸料方向和输送皮带的输送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1°。
所述卸料皮带的卸料平面和输送皮带的输送平面形成的夹角为80°。
所述滑动槽的数量为两圈。
所述卸料皮带的下端形成有沿卸料皮带的周缘设置的一圈凹槽。
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安装在机架上,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在安装件的上表面;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配合在机架上。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装置。
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结构还包括托辊组和摆动支架;所述托辊组活动配合在输送皮带的下表面,托辊组通过若干摆动件安装在机架上,摆动件的两端分别铰接配合在托辊组和机架上;所述摆动支架位于输送皮带的下方,其上端连接在连杆组的另一端,其下端铰接配合在托辊组上,驱动装置驱动安装件和托辊组相向移动或者相背分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卸料皮带的卸料平面和卸料方向分别倾斜于输送皮带的输送平面和输送方向设置,实现卸料皮带的受力分解,随着输送皮带的移动产生一定线速度,分解物料的冲击力,以减少扬尘和撒料,并且避免卸料皮带和输送皮带之间的刚性摩擦,降低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卸料皮带的转动带动物料移动,保证物料在卸料方向上的移动速度,从而降低堵料风险,提高卸料效率。
此外,卸料皮带是受其与输送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转动的,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能够降低能耗;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实现卸料皮带的上下移动,保证卸料皮带非卸料状态时不影响输送皮带的输送效果;通过设置托辊组和摆动支架,摆动支架作为联动机构使卸料皮带和托辊组可以相向夹持输送皮带,以保证卸料皮带与输送皮带的完整接触,避免漏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非卸料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非卸料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非卸料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卸料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卸料状态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卸料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卸料皮带与安装件配合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机架1;输送皮带2;输送平面20;卸料皮带3;卸料平面30;滑动槽31;凹槽32;安装支架4;安装件41;限位凸缘411;连杆组42;驱动装置5;托辊组6;摆动支架7;摆动件8;物料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结构,包括机架1、输送皮带2、卸料皮带3和安装支架4。上述输送皮带2安装在机架1上。上述安装支架4包括安装件41和连杆组42,卸料皮带3套设在安装件41的外周,卸料皮带3的下端活动配合在输送皮带2的上表面,安装件41的上表面与连杆组42的一端连接,连杆组42的另一端安装在机架1上。上述卸料皮带3的内圈形成有若干圈环状的滑动槽31,安装件41的外周形成有与滑动槽31对应设置的限位凸缘411,限位凸缘411活动配合在滑动槽31中,以实现卸料皮带3沿安装件41的外周方向转动。上述卸料皮带3的卸料平面30倾斜于输送皮带2的输送平面20,卸料皮带3的卸料方向倾斜于输送皮带2的输送方向。
上述卸料皮带3的卸料方向和输送皮带2的输送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1°;上述卸料皮带3的卸料平面30和输送皮带2的输送平面20形成的夹角为80°;上述滑动槽31的数量为两圈。
上述卸料皮带3的下端形成有沿卸料皮带3的周缘设置的一圈凹槽32。凹槽32的作用在于使卸料皮带3的下端形成两圈凸缘,由于卸料皮带3是倾斜的,外侧凸缘在卸料状态时贴紧输送皮带2的上表面,实现密封防止漏料,而内侧凸缘以较小的压力配合在输送皮带2的上表面实现二次密封,进一步防止漏料;并且凹槽32可以防止卸料皮带3的下端与输送皮带2完全接触,可以减少输送皮带2的反作用力,以避免限位凸缘411与滑动槽31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影响卸料皮带3的转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固定端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装置5的驱动端连接在安装件41的上表面。上述连杆组42的另一端铰接配合在机架1上。则卸料皮带3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5实现抬起,以保证输送皮带2的的正常工作。
上述驱动装置5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托辊组6和摆动支架7。上述托辊组6活动配合在输送皮带2的下表面。托辊组6通过若干摆动件8安装在机架1上,摆动件8的两端分别铰接配合在托辊组6和机架1上。上述摆动支架7位于输送皮带2的下方,其上端连接在连杆组42的另一端,其下端铰接配合在托辊组6上,驱动装置5驱动安装件41和托辊组6相向移动或者相背分离。则当驱动装置5带动安装件41上下移动时,安装件41带动连杆组42摆动,即摆动支架7摆动,从而带动托辊组6上下移动,使安装件41和托辊组6相向移动或者相背分离,即卸料皮带3和托辊组6相向夹持输送皮带2,或者相背远离输送皮带2,尤其对于输送状态时呈u型的输送皮带2而言,可以使卸料皮带3更贴紧输送皮带2,防止漏料。
参考图1至图8所示的结构和图9所示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由于上述卸料皮带3的卸料平面30倾斜于输送皮带2的输送平面20,卸料皮带3的卸料方向倾斜于输送皮带2的输送方向,卸料皮带3的下端仅一边与输送皮带2接触,则输送皮带2与卸料皮带3之间的摩擦力在卸料皮带3的卸料方向上的分力成为卸料皮带3的动力,两者之间的刚性摩擦减少,降低磨损;此时卸料皮带3受力沿安装件41的外周转动,产生一定的线速度,在物料9被输送皮带2带动至卸料皮带3的位置时,对卸料皮带3的冲击力随卸料皮带3的转动被分解,从而降低冲击,并保证物料9在卸料方向上还具有一定的速度,物料9的移动速度损失较少,可以降低物料9堵在料仓进口的风险。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卸料皮带3的卸料平面30和卸料方向分别倾斜于输送皮带2的输送平面20和输送方向设置,实现卸料皮带3的受力分解,随着输送皮带2的移动产生一定线速度,分解物料9的冲击力,以减少扬尘和撒料,并且避免卸料皮带3和输送皮带2之间的刚性摩擦,降低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卸料皮带3的转动带动物料9移动,保证物料9在卸料方向上的移动速度,从而降低堵料风险,提高卸料效率。
此外,卸料皮带3是受其与输送皮带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转动的,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能够降低能耗;通过设置驱动装置5实现卸料皮带3的上下移动,保证卸料皮带3非卸料状态时不影响输送皮带2的输送效果;通过设置托辊组6和摆动支架7,摆动支架7作为联动机构使卸料皮带3和托辊组6可以相向夹持输送皮带2,以保证卸料皮带3与输送皮带2的完整接触,避免漏料。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