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米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7994发布日期:2020-03-31 16:5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米胶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茶米胶囊。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饮品,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的泡茶机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泡茶机需要和茶叶胶囊配合使用,泡茶时,利用泡茶机将茶胶囊的上下盖戳破,向茶胶囊中注水对其中的茶叶进行冲泡,茶水经孔隙流出供人们饮用。

现有的茶胶囊通常呈杯状,杯身设置有与杯盖相配合的杯边,杯底扁平,且通常与杯身一体成型。泡茶时,由于杯底没有很好的缓冲设计,在刺破装置的作用下,杯底受力通常带动杯身变形,杯身变形带动杯边翘起,使泡好的茶水从翘起处流出,导致茶水到处散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米胶囊,旨在改善现有的茶米胶囊刺破时,容易导致茶水外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米胶囊,用于存放茶叶,包括:

杯体,具有第一锥壁,所述第一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上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上盖在与所述第一开口的盖合处还涂覆有食品级胶层;

下盖,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包括连接所述杯体的第二锥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锥壁锥顶处的刺破部,所述刺破部配置为沿所述下盖向杯体内部凹陷;

过滤层,配置于所述杯体内,并与所述杯体、所述下盖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茶叶的容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壁的锥度为1:2-5,所述第二锥壁的锥度为1:0.05-0.3。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刺破部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直径之比为1:2-4,所述刺破部的凹陷深度为1-5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茶叶选自大红袍或铁观音,所述大红袍和所述铁观音为6-15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茶叶选自茉莉花、红茶或绿茶,所述茉莉花、红茶和绿茶为茶叶原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壁内涂覆有食品级胶层,所述过滤层的边缘通过所述食品级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一锥壁,所述过滤层与所述上盖距离为1-5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的边缘粘合于所述上盖。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一环形支撑沿,所述上盖配置于所述环形支撑沿的上端面,所述环形支撑沿边缘具有一环形凸棱,用于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或所述下盖的表面为花纹状或斑点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或所述下盖在与所述杯体的盖合处还涂覆有一层食品级塑料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在下盖设置第二锥壁和凹陷的刺破部,在冲泡过程中,刺破部更易于泡茶机的刺破机构定位和刺破,在下盖受到刺破机构施加的轴向压力时,刺破部向杯体内部凹陷,同时第二锥壁向内聚拢,形变程度小,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杯体受力产生剧烈的形变带动杯边翘起,茶水不易外泄。

(2)本实用新型的茶胶囊中茶叶选自大红袍和铁观音时为6-15目,选自茉莉花、红茶和绿茶时为茶叶原叶,从而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采用不同目数的匹配茶,更有针对性,不影响茶叶成分的快速萃取,使冲泡口感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茶米胶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茶米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在有技术中,茶米胶囊的断面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相配合,在没有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相配合,在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相配合,在没有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相配合,在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杯体;11-第一锥壁;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环形支撑沿;15-环形凸棱;2-上盖;3-下盖;31-第二锥壁;32-刺破部;4-过滤层;5-容腔;6-刺破机构;7-杯身;8-杯盖;9-杯底;10-杯边;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米胶囊,用于存放茶叶,包括:杯体1、上盖2、下盖3和过滤层4。其中,所述杯体1具有第一锥壁11,所述第一锥壁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12,所述上盖2与所述第一开口12的盖合处涂覆有食品级胶层。所述下盖3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13,包括连接所述杯体1的第二锥壁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锥壁31锥顶处的刺破部32,所述刺破部32配置为沿所述下盖3向杯体1内部凹陷。所述过滤层4配置于所述杯体1内,并与所述杯体1、所述下盖3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茶叶的容腔5。本实用新型的茶米胶囊在使用过程中,茶饮机的刺破机构6将茶米胶囊的下盖3戳破,茶饮机向杯体1注水对其中的茶叶进行冲泡,在冲泡过程中,刺破部32更易于泡茶机的刺破机构6定位和刺破,在下盖3受到刺破机构6施加的轴向压力时,刺破部32向杯体1内部凹陷,同时第二锥壁31向内聚拢,形变程度小,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杯体1受力产生剧烈的形变带动杯边翘起,茶水不易外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可以由铝等金属、pp、pet或pc等食品级塑料材质制成,杯体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弱的通透性。所述杯体1可以是锥形,也可以是圆柱体、长方体或棱柱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与泡茶机相适配即可。所述上盖2和下盖3可以是铝膜、纸膜等,具有一定的强度,且易于被泡茶机的刺破机构6刺破。

进一步地,参考图1-4所示,所述第一锥壁11的锥度为1:2-5,其中,锥度为杯体1所在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杯体1适宜锥度的锥形结构使杯体1不仅具有较宽的出水路径,又具有较好的强度,不易挤压破裂。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壁11的锥度为1:3。

进一步地,参考图1-4所示,所述第二锥壁31的锥度为1:0.05-0.3。第二锥壁31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壁11,作为下盖3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锥壁31具有较小的轴向长度,在储存放置时不易倾倒,具有类似不倒翁的结构,同时更易于在泡茶机中安装和定位。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锥壁31的锥度为1:0.2。

进一步地,参考图1-4所示,所述刺破部32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13直径之比为1:2-4,所述刺破部32的凹陷深度为1-5mm。当所述刺破部32直径过大时,第二锥壁31向内聚拢程度有限,降低了缓冲效果,而当刺破部32直径过小时,第二锥壁31向内聚拢变形程度较大,可能带动杯体1产生形变。优选的,所述刺破部32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13直径之比为1:3,所述刺破部32的凹陷深度为3mm,这是具有更好的受力缓冲效果。

本实施例中,茶米胶囊的下盖3在受到轴向力时会发生形变,下盖3能够在受外力时通过自身的形变缓冲外力,避免杯体1的变形。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6相配合,在没有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的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6相配合,在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其中,刺破机构6为茶饮机的一个部件,其与上盖2的配合部设置有凸起,用以在水压和气压的作用下配合涨破茶米胶囊的上盖2。由图所示,茶米胶囊的下盖3在受到外力f时,下盖3的刺破部32会向杯体1内部发生形变,同时下盖3的第二锥壁31向内聚拢,不仅很好的分散了外力,而且与杯体直接连接的第二锥壁31变形程度小,这时杯体1和上盖2不易发生形变。图5是现在有技术中,茶米胶囊的断面示意图,该茶米胶囊具有带锥度的杯身7、固定于杯身7的杯盖8、带锥度的杯底9和配置于杯身7上端的杯边10,其中,所述杯底9的锥度大于所述杯身7,所述杯底9的锥顶处为一平面,所述杯身7、杯盖8和杯底9围成一个用以放置茶叶的空腔11。如图6是现有技术中,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6相配合,在没有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如图7是现有技术中,茶米胶囊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6相配合,在受外力挤压时候的状态示意图。由图所示,茶米胶囊的杯底9在受到外力f时,杯底9会向杯身7内部发生形变,由于杯底9没有缓冲设计,杯底9受力变形幅度较大,通常带动杯身7变形,杯身7变形带动杯边10翘起,使泡好的茶水从翘起处流出,导致茶水到处散落。

进一步地,所述茶叶选自大红袍或铁观音,所述大红袍和所述铁观音为6-15目。所述茶叶选自茉莉花、红茶或绿茶,所述茉莉花、红茶和绿茶为茶叶原叶。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数为茶叶的茶碎颗粒尺寸,6-15目是指原叶茶经过机器切碎后,颗粒的尺寸对应6-15目,茶叶原叶表示未经过切碎加工。茶饮机为了达到快速冲泡茶的目的,需要对茶的成分进行快速的萃取,切碎后的茶与原叶茶相比萃取茶味道的速度更快。对于大红袍和铁观音,选用6-15目为作为其匹配目数,而茉莉花、红茶和绿茶时为茶叶原叶,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采用不同目数的匹配茶,更有针对性,不影响茶叶成分的快速萃取,使冲泡口感更佳。优选的,当所述茶叶选自大红袍或铁观音,所述大红袍和所述铁观音为8-12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壁11内涂覆有食品级胶层,所述过滤层4的边缘通过所述食品级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一锥壁11,所述过滤层4与所述上盖2距离为1-5mm。所述食品级胶层用于粘合,在常温下,所述食品级胶层无粘性,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表现出较强的粘性。所述过滤层4由无纺布、过滤纸等食品级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耐热性和一定的弹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泡茶机的刺破机构6配合涨破所述上盖2时,所述过滤层4无损,可以将水过滤至第一开口12,并将茶叶碎渣限制于由过滤层4、杯体1和第二开口13形成的容腔5。

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开口12具有一环形支撑沿14,所述上盖2配置于所述环形支撑沿14的上端面,环形支撑沿14便于刺破机构6定位和取放,同时使所述上盖2与所述杯体1具有更大的粘合面积,保证茶叶被很好的密封在所述容腔5中,不易受潮。所述环形支撑沿14边缘具有一环形凸棱15,增大了接触摩擦力,用于与茶饮机的刺破机构6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示,所述过滤层4的边缘粘合于所述上盖2。所述过滤层4尺寸可以与所述上盖2尺寸相同、也可以略小于所述上盖2尺寸,或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径相适配,此时,上盖2直接粘合于所述环形支撑沿14,所述过滤层4粘合于所述第一开口12。通过将过滤层4粘合于上盖2,可以使其与杯体1具有更好的粘合稳定性,不会在注水时脱离杯体1内壁,导致茶叶碎渣沿第二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参考图1-4所示,所述上盖2和/或所述下盖3的表面为花纹状或斑点状。可选的,还可以具有其他不光滑的图案或形状,不光滑的表面利于工业封装,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2和/或所述下盖3在与所述杯体1的盖合处还涂覆有一层食品级塑料膜。通常,上盖2或下盖3与杯体1的粘结强度较低,食品级塑料膜增大了粘合强度,不易受外部挤压而破裂,保证茶米胶囊的密封效果和茶叶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