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6178发布日期:2020-03-10 09:4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重开盒结构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常规纸质材料的包装盒一般包括上盖和下盒,上盖和下盒之间并没有相关结构进行扣合,主要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控制盒盖的松紧和开盒过程中需要的时间。然而,由于纸卡材质会因为环境温度、空气中水分的多少、热胀冷缩等原因出现变形,为了达到匹配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公差范围。往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把握,太紧不易开盒,太松造成下盒快速脱落。影响消费者使用和对整体产品的体验感。

常规塑料材质的包装盒一般也包括上盖和下盒,上盖和下盒之间多采用螺旋纹的结构,通过旋转至少180°方向可以拧开上盖。此种结构多用于液体包装和药品包装中,其优点是密闭性较好。但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比如手表)而言,开盒过程中的体验感和指示引导性都较差,美观度也严重不足。无法匹配日新月异不断升级更新的电子产品等新型设备,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体验感和创新度方面的期望。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包装盒的上盖和下盒之间的配合容易过紧或过松而导致下盒容易脱落或者上盖不易开启、开盒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盖易于开启、下盒不易脱落、且开盒体验佳的包装盒。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包装盒,包括:下盒,其外侧壁具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沿所述下盒的周向侧壁延伸,所述竖向部沿竖直方向朝靠近所述下盒的开口侧延伸;上盖,其包括上盖外层和上盖内层,所述上盖外层和所述上盖内层转动连接,所述上盖外层相对于所述上盖内层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上盖内层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置于所述横向部内时,所述下盒和所述上盖扣合;所述第一凸起从所述第一滑道内脱离时,所述下盒和所述上盖分离;所述包装盒的开盒过程包括开盒第一阶段和开盒第二阶段;所述包装盒处于所述开盒第一阶段时,所述上盖外层能够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包装盒处于所述开盒第二阶段时,拧动所述上盖外层,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横向部朝靠近所述竖向部的方向运动,朝远离所述下盒的方向对所述上盖施力,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竖向部运动至与所述竖向部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外层的内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上盖内层的外侧对应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滑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道的一端设有止位部,所述上盖外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止位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外层包括外层顶壁和外层侧壁,所述上盖内层包括内层顶壁和内层侧壁;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外层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滑道设于所述内层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内层侧壁所在的圆周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外层设有通孔,所述上盖内层的外侧设有标识区,所述标识区从所述通孔露出,所述上盖外层由所述第一位置处向所述第二位置处转动时,所述标识区在所述通孔内的显示内容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区为渐变色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区具有文字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部上设有凹陷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段、水平段及第二斜段,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竖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外层由所述第一位置处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处时,所述上盖外层的转动角度不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由所述横向部的一端转动至所述竖向部时,所述上盖的转动范围为2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下盒和上盖,下盒与上盖之间通过第一凸起与第一滑道的滑动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扣合或分离。第一滑道为l型结构,使下盒和上盖扣合时更加可靠、下盒不易脱落;同时,滑动的连接方式也使得上盖的开启更加简单、顺畅。上盖为具有上盖外层和上盖内层的双层结构,二者之间可相对转动。开启包装盒时,先使上盖外层相对于上盖内层转动至一定位置后,再继续转动上盖外层,上盖外层将带动第一凸起沿第一滑道运动,直至下盒与上盖分离。一改常规的开盒过程,本实用新型开盒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开盒第一阶段和开盒第二阶段,开盒第一阶段是上盖外层与上盖内层之间的相对转动,开盒第二阶段是上盖整体与下盒之间的相对转动,整个开盒过程带给使用者的开盒体验较佳。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施例上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施例上盖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施例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施例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上盖,110-上盖外层,111-第二凸起,112-通孔,113-外层顶壁,114-外层侧壁,120-上盖内层,121-第一凸起,122-第二滑道,1221-第二滑道第一端,1222-第二滑道第二端,123-止位部,124-内层顶壁,125-内层侧壁,200-下盒,210-第一滑道,211-横向部,212-竖向部,213-过渡段,2131-第一斜段,2132-水平段,2133-第二斜段,300-产品托,400-缓冲材料,500-手表;

a-上盖外层的第一位置处,b-上盖外层的第二位置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装盒,用于盛装手表等电子产品,本实施例以盛装手表500为例。参照图1至图4,包装盒包括下盒200和上盖100,二者扣合以后内部形成用于盛装手表500的空间。下盒200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下盒200的外侧壁具有第一滑道210,第一滑道210为l型结构,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部211和竖向部212。横向部211沿下盒200的周向侧壁延伸,竖向部212沿竖直方向朝靠近下盒200的开口侧延伸。上盖100为双层结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上盖外层110和上盖内层120,上盖外层110相对于上盖内层1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盖内层12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凸起121,第一凸起121与第一滑道210滑动连接。当第一凸起121置于横向部211内时,下盒200与上盖100扣合。当第一凸起121从第一滑道210内脱离时,下盒200与上盖100分离。

包装盒的开盒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开盒第一阶段和开盒第二阶段。当包装盒处于开盒第一阶段时,使上盖外层110相对于上盖内层120转动,上盖外层110能够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处。当包装盒处于开盒第二阶段时,拧动上盖外层110,第一凸起121在上盖外层110的作用下沿横向部211朝靠近竖向部212的方向运动,再朝远离下盒200的方向对上盖100施力,第一凸起121沿竖向部212运动至与竖向部212脱离,此时下盒200与上盖100即分离。一改常规的开盒过程,本实施例开盒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开盒第一阶段是上盖外层110与上盖内层120之间的相对转动,开盒第二阶段是上盖100整体与下盒200之间的相对转动,整个开盒过程带给使用者的开盒体验较佳。下盒200与上盖100之间的扣合主要依靠第一凸起121与横向部211之间的滑动连接,l型的第一滑道210使得当第一凸起121置于横向部211内时,下盒200与上盖100不易分离、下盒200不易脱落;同时,滑动的连接方式也使得上盖100的开启更加简单、顺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处转动至第二位置处时,上盖外层110的转动角度不大于90°。开盒时,一只手握住上盖100,另一只手握住下盒200,双手在一个较为舒适的运动范围内即可实现将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处转动至第二位置处,进一步提高开盒体验。本实施例选取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处转动至第二位置处时的转动角度为9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第一凸起121由横向部211的一端转动至竖向部212时,上盖100的转动范围为20-40°,优选为30°。当上盖外层110运动至第二位置处时,需要继续再转动20-40°的角度才能够将上盖100开启,该角度范围不是过大也不是过小,也即意味着横向部211的长度不是过长也不是过短,既可以保证第一凸起121与横向部211之间滑动连接的可靠性,又可以使得开盒过程体验更佳。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参照图3,横向部21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过渡段213,过渡段2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段2131、水平段2132及第二斜段2133,过渡段213靠近竖向部212。开盒时,第一凸起121在上盖外层110的作用下沿横向部211朝靠近竖向部212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凸起121在抵达竖向部212之前,将先抵达过渡段213,第一凸起121先沿着第一斜段2131向下运动,到达水平段2132后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再沿着第二斜段2133向上运动,最后抵达竖向部212处。过渡段213会给予使用者一个止位感,提醒使用者稍后一段时间再向上拔动上盖100即可。同时,过渡部213进一步提高了下盒200与上盖1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包装盒在运输过程中下盒200与上盖100之间可能产生相对滑动,过渡部213可以避免第一凸起121滑至竖向部212处而从竖向部212脱离,必须借助外力才可以。

上盖外层110与上盖内层120之间的转动连接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的:上盖外层110的内侧设有第二凸起111,上盖内层120的外侧对应设有第二滑道122,第二凸起111与第二滑道122滑动连接。将第二滑道122的一端定义为其第一端1221,另一端为第二端1222。当第二凸起111位于第二滑道的第一端1221时,上盖外层110位于第一位置处,将第一位置标记为a,参照图1。当第二凸起111位于第二滑道的第二端1222时,上盖外层110位于第二位置处,将第二位置标记为b,参照图1。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a处运动至第二位置b处的过程,也即为第二凸起111从第二滑道的第一端1221滑动至第二滑道的第二端1222的过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上盖外层110包括外层顶壁113和外层侧壁114,上盖内层120包括内层顶壁124和内层侧壁125。第二凸起111设于外层侧壁114的内侧,第二滑道122设于内层侧壁125的外侧,第二滑道122沿内层侧壁125所在的圆周方向延伸。手通常会作用于上盖外层110的侧壁施力,将第二凸起111和第二滑道122之间的滑动配合设于侧面,更利于受力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对滑动。

第二滑道122的长度为内层侧壁125所在圆周直径的1/4,以实现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a处转动至第二位置b处时,上盖外层110的转动角度为90°。

进一步的,第二滑道122的一端(也即第二滑道的第二端1222)设有止位部123,上盖外层110位于第二位置b处时,第二凸起111与止位部123卡接,使得当上盖100整体相对于下盒200转动时,上盖外层110与上盖内层120之间不再发生相对转动。

上盖外层110设有通孔112,上盖内层120的外侧设有标识区(未图示),标识区从通孔112露出,随着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a处向第二位置b处转动的过程中,标识区在通孔112内的显示内容不同,以提示使用者开盒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了开盒体验,给整个开盒过程更具趣味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标识区为渐变色涂层,比如,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a处向第二位置b处转动的过程中,标识区的渐变色涂层逐渐加深,以提示使用者开盒的进程。采用简单的渐变颜色图案实现传统手段中通过灯光实现渐变亮光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不会增加产品整体的结构复杂度。

另外一种优选方案中,标识区具有文字标识,用于指引使用者进行相应的操作。比如,标识区具有“向右转动”和“继续转动”的文字标识。上盖外层110位于第一位置a处时,“向右转动”标识从通孔112露出;上盖外层110位于第二位置b处时,“继续转动”标识从通孔112露出。开盒时,“向右转动”的文字标识将提示使用者向右转动上盖外层110,使上盖外层110由第一位置a向第二位置b处运动;当上盖外层110运动至第二位置b处时,“继续转动”的文字标识将提示使用者继续转动上盖外层110,使第一凸起111沿第一滑道210的横向部211运动,也即使上盖100整体相对于下盒200转动。文字标识的方式给予使用者一个较为明确的动作引导,进一步提升开盒体验。

通孔112的另一个作用在于,可以提示使用者通孔112所在的一侧即为包装盒整体的上侧,确保上盖100与下盒200分离时,下盒200的开口端是朝上的,也即内置的产品是朝上的,避免产品朝下而坠落。

本实施例中,通孔112为长条状的通孔结构,使通孔112具有类似手表指针的概念,使包装盒整体更加美观。

在下盒200的内腔中设有产品托300,当手表500置于下盒200内时,使手表更加稳固、不晃动,参照图5。

上盖内层120的内侧设有缓冲材料400,对内置的手表500起到更好的防护、避免划伤或磕碰,参照图5。

下文,对包装盒的开盒过程进行详述。参照图6,图6为上盖和下盒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上盖100与下盒200扣合时,第一凸起121置于横向部211内,第二凸起111置于第二滑道122内,此时,第二凸起111可能置于第二滑道的第一端1221,也可能置于第二滑道的第一端1221和第二端1222之间。开盒过程如下:

(1)逆时针转动上盖外层110,上盖外层110相对于上盖内层120转动,第二凸起111沿第二滑道122、且朝着靠近第二滑道第二端1222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二凸起111滑入止位部123内,使用者将感觉到一个较为明显的止位感,提示使用者即将开盒成功,此时上盖外层110与上盖内层120之间将无法继续相对转动;

(2)使用者在标识区的引导下继续逆时针转动上盖外层110,上盖外层110和上盖内层120将作为一个整体将相对于下盒200转动,也即上盖100整体将相对于下盒200转动,第一凸起121沿横向部211、且朝着竖向部212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一凸起121滑至竖向部212内,此时使用者也将感觉到一个较为明显的止位感;

(3)朝远离下盒200的方向对上盖100继续施力,以包装盒正向放置为例,第一凸起121将沿竖向部212向上滑动,直至第一凸起121从竖向部212内脱离,此时上盖100与下盒200分离,开盒成功。

扣合上盖100时,按照逆向顺序操作即可。上盖100扣合时,为了使第一凸起121能够顺利地对准竖向部212,在上盖100上设有指示标识(未标示),将指示标识对准竖向部212即可实现第一凸起121与竖向部212的对准,以使上盖100顺利地与下盒200扣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