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及内罩修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3210发布日期:2020-05-20 02:1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装置及内罩修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向硅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内罩修复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固定内罩修复机高频线圈的框架结构很单一,高频线圈上部直接被固定在框架的顶端,同时高频线圈的升降缸也通过框架与线圈联系起来。

在现有技术中,升降液压缸的底部直接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通过升降液压缸的伸缩带动框架动作,从而使高频线圈到达工作位。但是,当框架升到高限位时,由于框架结构不紧凑、其上部偏移量较大,导致液压升降缸升到高限位时,也会被偏移量较大的框架带离正常位置,发生偏移,长时间下去,液压缸由于升到顶部之后每次都会受力不均、顶部发生偏移导致渗油情况经常出现,严重时甚至发生缸体内泄,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内罩修复机,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升降缸除了线圈自身的重力之外还受到其余的力的作用,导致升降缸因为受到其余的力而出现的渗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缸、线圈框架及若干导向柱;所述升降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若干所述导向柱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线圈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线圈框架可滑动设置在若干所述导向柱上。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导向柱分为两组导向柱;每组所述导向柱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盘。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升降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若干所述导向柱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摆动液压缸;所述摆动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框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及两个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板上;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两端形成u形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可滑动式地与若干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支撑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导槽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板通过滑动轴承与若干所述导向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框架还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罩修复机,包括支撑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升降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若干导向柱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升降缸的伸缩端与线圈框架固定连接,线圈框架可滑动设置在若干导向柱上。所以,通过底座支撑导向柱及升降缸,保证导向柱及升降缸支撑的稳定性,将高频线圈放置在线圈框架上,升降缸动作,带动线圈框架在导向柱上滑动,将高频线圈带到工作位,可以稳定支撑内罩修复机的高频线圈,通过导向柱的刚性导向作用,避免线圈框架发生偏移,使升降缸不再承受其余的外力,只承受高频线圈的重力,重力与升降缸的缸体所输出的力的方向在同一轴线上,避免了升降缸的缸体的活塞处和推杆处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的渗油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缸2、线圈框架3及若干导向柱4。

升降缸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若干导向柱4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

升降缸2的伸缩端与线圈框架3固定连接。

线圈框架3可滑动设置在若干导向柱4上。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升降缸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若干导向柱4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升降缸2的伸缩端与线圈框架3固定连接,线圈框架3可滑动设置在若干导向柱4上。所以,通过底座1支撑导向柱4及升降缸2,保证导向柱4及升降缸2支撑的稳定性,将高频线圈5放置在线圈框架3上,升降缸2动作,带动线圈框架3在导向柱上滑动,将高频线圈5带到工作位,可以稳定支撑内罩修复机的高频线圈5,通过导向柱4的刚性导向作用,避免线圈框架3发生偏移,使升降缸2不再承受其余的外力,只承受高频线圈5的重力,重力与升降缸2的缸体所输出的力的方向在同一轴线上,避免了升降缸2的缸体的活塞处和推杆处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的渗油情况。

具体地,若干导向柱4分为两组导向柱。

每组导向柱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盘6。在本实施方式中,每组导向柱的顶部均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连接盘6。通过连接盘6紧固导向柱4的顶部,进一步保证导向柱4的稳定性。

具体地,底座1包括:第一支撑板1-1及第二支撑板1-2。

第一支撑板1-1可转动式地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上。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1通过转轴1-3与第二支撑板1-2连接。

升降缸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缸2的固定端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若干导向柱4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导向柱4底部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

底座1还包括:摆动液压缸1-4。

摆动液压缸1-4的固定端与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液压缸1-4的固定端可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摆动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液压缸1-4的伸缩端可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

摆动液压缸1-4带动第一支撑板1-1在第二支撑板1-2上小幅度的转动,继而可以使导向柱4、升降缸2及线圈框架3转动一定角度,保证线圈框架3上的高频线圈5与内罩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线圈框架3包括:第三支撑板3-1、第四支撑板3-2及两个连接板3-3。

第三支撑板3-1可滑动式地设置在第四支撑板3-2上。第四支撑板3-2上开设有导槽,第三支撑板3-1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滑轨可滑动式地设置在导槽内,使第三支撑板3-1可以在第四支撑板3-2上滑动。

两个连接板3-3分别设置在第四支撑板3-2的两端形成u形结构;两个连接板3-3均可滑动式地与若干导向柱4连接。两个连接板3-3通过滑动轴承3-5与若干导向柱4连接。

第三支撑板3-1的滑动方向朝向u形结构的开口,避免两个连接板3-3干扰第三支撑板3-1的滑动。

线圈框架3还包括:液压缸3-4。

液压缸3-4的固定端与第四支撑板3-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缸3-4的固定端可通过螺栓与第四支撑板3-2固定连接。液压缸3-4的伸缩端与第三支撑板3-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缸3-4的伸缩端可通过螺栓与第三支撑板3-1固定连接。

将高频线圈5放置在第三支撑板3-1上,液压缸3-4带动第三支撑板3-1在第四支撑板3-2上滑动,使高频线圈5到达工作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罩修复机,该内罩修复机采用了所述散热器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支撑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更清楚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升降缸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若干导向柱4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第一支撑板1-1通过转轴1-3与第二支撑板1-2连接。升降缸2的伸缩端通过螺栓与第四支撑板3-2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3-3通过滑动轴承与若干导向柱4连接,第三支撑板3-1可通过滑轨及导槽滑动式地设置在第四支撑板3-2上。

通过底座1支撑导向柱4及升降缸2,保证导向柱4及升降缸2支撑的稳定性。将高频线圈5放置在线圈框架3上,升降缸2动作,带动线圈框架3在导向柱上滑动,将高频线圈5带到工作位,可以稳定支撑内罩修复机的高频线圈5。通过导向柱4的刚性导向作用,避免线圈框架3发生偏移,使升降缸2不再承受其余的外力,只承受高频线圈5的重力,重力与升降缸2的缸体所输出的力的方向在同一轴线上,避免了升降缸2的缸体的活塞处和推杆处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的渗油情况。

将摆动液压缸1-4的固定端与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摆动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摆动液压缸1-4带动第一支撑板1-1在第二支撑板1-2上小幅度的转动,继而可以使导向柱4、升降缸2及线圈框架3转动一定角度,保证线圈框架3上的高频线圈5与内罩之间的间隙。

将液压缸3-4的固定端与第四支撑板3-2固定连接,液压缸3-4的伸缩端与第三支撑板3-1固定连接。将高频线圈5放置在第三支撑板3-1上,液压缸3-4带动第三支撑板3-1在第四支撑板3-2上滑动,使高频线圈5到达工作位。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