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是指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不管是定形耐火材料还是不定形耐火材料,材料的保管可以直接影响到耐火材料的使用效果,特别是不定形耐火材料,因保存不当造成的受潮等问题是禁止使用的,现有装置在防潮方面略有不足,耐火材料易受潮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上粘贴有保温棉,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的上方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网,所述框架的上方固定有干燥板,所述箱体的一对内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凸块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凸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凸块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凸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和第三滑槽滚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和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安装有脚刹。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一滑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一滑槽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框架的上表面平行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与干燥板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干燥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把手,所述箱盖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宽度和第二滑槽的宽度相同,第二凸块的宽度和第一滑槽的宽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向外侧拉动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带动箱盖运动,从而打开箱盖,将耐火材料放入支撑板上,根据所盛放的耐火材料的体积利用第一凸块、第一滑槽、第二凸块和第二滑槽调整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需要取出耐火材料时,只需拉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带动支撑板运动,支撑板带动第二凸块运动,第二凸块带动转轴运动,转轴带动滚轮运动,滚轮在第三滑槽内滑动,轻易取出支撑板内的防火材料十分方便;
2、当需要对存放的耐火材料进行除湿时,关闭箱盖,打开风机并将电热网通电加热,风机将空气由出风口送至箱体内,经框架内的电热网加热,再经干燥板干燥后到达支撑板,再由通风口排出箱体,使箱体内通风保持干燥,去除了箱体内的湿气,有利于耐火材料的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箱体、2保温棉、3支撑腿、4万向轮、5脚刹、6风机、7集风罩、8框架、9电热网、10干燥板、11安装板、12第一凸块、13第一滑槽、14第二凸块、15第二滑槽、16支撑板、17槽口、18转轴、19滚轮、20第三滑槽、21第一把手、22通风口、23密封圈、24箱盖、25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电力锅炉的耐火材料储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上粘贴有保温棉2,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6,风机6的出风口安装有集风罩7,集风罩7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风机6的出风口的上方安装有框架8,框架8的内部设置有电热网9,框架8的上方固定有干燥板10,箱体1的一对内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11,两个安装板11之间安装有支撑板16,两个安装板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凸块12和第一滑槽13,第一凸块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滑槽20,支撑板16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凸块14和第二滑槽15,第二凸块14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17,槽口17的内部固定有转轴18,转轴18上套接有滚轮19,滚轮19和第三滑槽20滚动连接,箱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24,箱盖24和箱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3。
其中,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支撑腿3,支撑腿3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4,万向轮4上安装有脚刹5。
其中,第一凸块12和第一滑槽1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凸块12和第一滑槽13间隔分布。
其中,风机6的出风口与框架8的上表面平行框架8的上表面与干燥板10的上表面平行,干燥板1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6的上表面平行。
其中,支撑板16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把手21,箱盖24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把手25。
其中,第一凸块12的宽度和第二滑槽15的宽度相同,第二凸块14的宽度和第一滑槽13的宽度相同。
工作原理:向外侧拉动第二把手25,第二把手25带动箱盖24运动,从而打开箱盖24,将耐火材料放入支撑板16上,根据所盛放的耐火材料的体积利用第一凸块12、第一滑槽13、第二凸块14和第二滑槽15调整相邻两个支撑板16的间距,需要取出耐火材料时,只需拉动第一把手21,第一把手21带动支撑板16运动,支撑板16带动第二凸块14运动,第二凸块带动转轴18运动,转轴18带动滚轮19运动,滚轮19在第三滑槽20内滑动,轻易取出支撑板16内的防火材料十分方便;
当需要对存放的耐火材料进行除湿时,关闭箱盖24,打开风机6并将电热网9通电加热,风机6将空气由出风口送至箱体1内,经框架8内的电热网9加热,再经干燥板10干燥到达支撑板16,再由通风口22排出箱体1,使箱体1内通风保持干燥,去除了箱体1内的湿气,有利于耐火材料的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