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生鲜食品运输用储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8966发布日期:2020-04-24 20:5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冻生鲜食品运输用储存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冻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冷冻生鲜食品运输用储存盒。



背景技术:

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生鲜商品的特点、保存条件基本相同,需要保鲜、冷藏、冷冻;属于散装商品并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保质期比较短;同时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目前生鲜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产、干货及日配、熟食和糕点。

现在肉类以及鱼类在冷冻运输时,肉类以及鱼类的原始状态自带水分,在放置在储存盒内时,肉类相互接触,在冷冻时,肉类与肉类之间如果存在液体的话,在冷冻后容易结成厚冰,使化冻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冻生鲜食品运输用储存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冷冻生鲜食品运输用储存盒,包括储存盒体,所述储存盒体上端为开放结构,所述储存盒体内壁四周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底部,所述储存盒体内壁底面滑动连接有集水盒,所述储存盒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位于所述集水盒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下方,所述储存盒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收纳盒,所述储存盒体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底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储存盒体开放端位于所述收纳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盒体外壁开设有密封卡合槽,所述收纳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圈,所述密封卡合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筋圈。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筋圈材质为橡胶,所述密封卡合槽与所述密封筋圈截面均为半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盒体一侧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集水盒靠近所述滑槽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固定板位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连接固定板外壁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柱,所述连接固定板与所述储存盒体通过所述定位柱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收纳盒的尺寸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外尺寸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尺寸一致,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外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盒上端面开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底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水孔,所述收纳盒上端面两侧均铰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使用储存盒体对肉类和鱼类等具有一部分附带液体的食品进行保存,食品主要放置在储存盒体内的收纳盒内,通过第一限位槽对收纳盒限位,使收纳盒与储存盒体底面具有高度差,使液体从渗水孔落入储存盒体底部,从而使一部分液体与食品分离,从而在冷冻时,使食品表面的附着液体减少,对后序化冻时,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储存盒体可以直接送至超市冷冻柜进行贩卖,并且通过储存盒体的封闭可以减少外部异味附着在储存盒体内的食品上,十分方便,买家买回去以后,将集水盒扔至垃圾桶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存盒体;11、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密封卡合槽;14、滑槽;2、导水板;3、集水盒;31、连接固定板;32、定位柱;4、密封盖;41、收纳槽;42、密封筋圈;5、收纳盒;51、储存槽;511、渗水孔;5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冷冻生鲜食品运输用储存盒,如图1-图4所示,包括储存盒体1,储存盒体1上端为开放结构,储存盒体1内壁四周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底部,储存盒体1内壁底面滑动连接有集水盒3,储存盒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板2,导水板2位于集水盒3上方,且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下方,储存盒体1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收纳盒5,储存盒体1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4,密封盖4底面开设有收纳槽41,储存盒体1开放端位于收纳槽41内。

本实施方案中:包括储存盒体1,储存盒体1上端为开放结构,当放置食品时,主要从储存盒体1上的开放端放入内部,储存盒体1内壁四周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11与第二限位槽12之间具有高度差,主要为了对两个收纳盒5进行限位,使两个收纳盒5具有间距,在买家买回家时,可以将一个收纳盒5内的食品,放置在两个收纳盒5上,从而分两次使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第一限位槽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底部,储存盒体1内壁底面滑动连接有集水盒3,由于一些食品大部分具有液体比如肉类的血水或者鱼类自身的水分以及表面附着的水分,如果血水或者液体与食品无法分离的话,在冷冻的同时,将积液与食品同时冷冻,从而使食品在使用化冻麻烦,使用集水盒3将积液与食品分离,使食品表面的积液受到重力影响,流入下方,从而可以避免冻结在一起,储存盒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板2,导水板2位于集水盒3上方,导水板2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在上方的积液受到重力影响下落时,通过导水板2直接倒入集水盒3内,防止积液流入集水盒3与储存盒体1之间的缝隙,使集水盒3与储存盒体1冻结,无法滑动,且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下方,储存盒体1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收纳盒5,在输送的时候,食品均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上的收纳盒5内,第二限位槽12上的收纳盒5不放置食品,防止位于上方的收纳盒5上的食品积液落入下方收纳盒5内的食品上,储存盒体1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4,密封盖4主要对储存盒体1起到密封作用,是储存盒体1内部的食品无法受到外部异味的附着,密封盖4底面开设有收纳槽41,储存盒体1开放端位于收纳槽41内,收纳槽41的内壁与储存盒体1的外壁贴合。

具体的,储存盒体1外壁开设有密封卡合槽13,收纳槽41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圈42,密封卡合槽13内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筋圈42,通过密封筋圈42与密封卡合槽13的卡合,可以使密封盖4无法轻易打开,对内部食品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将密封筋圈42可以使储存盒体1的密封性增加。

具体的,密封筋圈42材质为橡胶,密封卡合槽13与密封筋圈42截面均为半圆形,当密封盖4下压时,密封筋圈42发生弹性形变,当密封筋圈42滑动至密封卡合槽13内时,密封筋圈42恢复弹性,与密封卡合槽13卡合。

具体的,储存盒体1一侧底部开设有滑槽14,集水盒3靠近滑槽14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板31,连接固定板31位于滑槽14内部,连接固定板31外壁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柱32,连接固定板31与储存盒体1通过定位柱32可拆卸连接,定位柱32一端具有凸起结构,储存盒体1侧面开设有与定位柱32配合的孔,通过定位柱32与配合孔的卡合固定,使连接固定板31固定在滑槽14内,从而间接使储存盒体1与集水盒3固定。

具体的,两个收纳盒5的尺寸分别与第一限位槽11的外尺寸和第二限位槽12的外尺寸一致,第一限位槽11的外尺寸小于第二限位槽12的外尺寸,大尺寸的收纳盒5与位于上方的第二限位槽12卡合,小尺寸的收纳盒5与位于下方的第一限位槽11卡合,在取出时,可以直接从储存盒体1上方的开放端拿取。

具体的,收纳盒5上端面开设有储存槽51,储存槽51底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水孔511,收纳盒5上端面两侧均铰接有把手52,储存槽51主要为了储存食品,渗水孔511主要将积液渗透至下方集水盒3内,把手52使收纳盒5取出时,可以便于向收纳盒5施加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原理:

运输时,将食品放置在储存盒体1内壁第一限位槽11上的收纳盒5内进行冷冻,在冷冻的过程中,食品表面的血水以及积液受到重力影响向下方流动,从而通过储存槽51底面的渗水孔511流入下方的集水盒3内,从而使食品表面的积液量减少,从而使食品在在冷冻后表面由于积液导致的附着冰,从而便于后期使用时化冻,当到达买家手里时,可以直接将定位柱32从储存盒体1侧面取出,然后通过连接固定板31将集水盒3抽出,从而将积液冰块与储存盒体1脱离,然后将密封盖4打开,使密封盖4内壁的密封筋圈42从密封卡合槽13内滑出,然后将第二限位槽12上的收纳盒5取出,然后将第一限位槽11上的收纳盒5内的食品分在两个收纳盒5内,可以分两次进行使用。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