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5247发布日期:2020-04-17 17:27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加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



背景技术:

周知,在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沥青作为一种通用的建筑材料被普遍应用,在使用过程中,需对沥青进行加温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在沥青加温设备外部加装加热锅炉,通过加热锅炉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后再通过导热油对罐内沥青进行加热;目前针对沥青加温塔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体现在:

1.现有的沥青加温塔无尾气处理装置,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大气污染;2.目前的此类沥青罐只能通过外接导热油以及加温锅炉实现里沥青加热,其结构复杂,沥青罐转移场地时连接及拆卸麻烦;3.通过导热油进行现场加热会导致会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沥青进行加热均匀并且加热效率高,效果好并且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其包括一个罐体,所述的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以及吊装挂钩,靠近观察口设置有爬梯,所述的爬梯设置在罐体内部和外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罐体内部底面上横向设置有多个加热腔,加热腔和前端的加热连接口连接固定,所述的加热腔内部穿插固定有加热管模块,所述的罐体上,其前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固定支座,多个固定支座组合可实现控制柜的固定;所述的罐体的前侧壁上固定有一个温度感应器以及一个测压传感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杂口;罐体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阀门,设置较高的为沥青进口阀门,设置较低的为沥青出口阀门;罐体的顶部连接有一个尾气处理模块;所述的尾气处理模块通过法兰固定在沥青罐的顶部,尾气处理模块分为多段设计,其最下方为收集腔,所述的收集腔上设置有尾气观察口;收集腔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多根冷却管,冷却管的顶部共同连接着尾气排放腔,所述的尾气排放腔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帽,尾气排放腔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的冷却管竖向将收集腔和尾气排放腔贯通;冷却管分为两部分,其中心处为竖向通管,竖向通管上设置有冷却翅片。

所述的加热管模块包含多根u型加热管,所述的u型加热管通过固定盘固定,其端部设置有一个加热管连接法兰,通过加热管连接法兰将加热管模块固定在加热连接口上,所述的多根u型加热管的端部贯穿加热管连接法兰后其在外侧露出电源连接头。

所述的罐体上,其内部底端设置的多个加热腔为前后贯穿设置,罐体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上皆设置有加热连接口,每个加热腔分别通过加热连接口实现前后两个加热管模块的同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在罐体的内部底端设置加热腔,并在加热腔内固定加热模块,通过加热模块实现对罐体内部沥青的加热,并且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部设置温度感应器以及一个测压传感器,可实现对罐体加热状态的调整以及沥青补充状态的调整,并且本实用新型在罐体的顶部设置尾气处理模块,可实现沥青在加热时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再者,本实用新型完全通过电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其结构简单,外部连接件少,可实现快速组装及拆卸,适合各种作业环境下的沥青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罐体,2、支撑座,3、排杂口,4、爬梯,5、吊装挂钩,6、观察口,7、尾气处理模块,8、固定支座,9、沥青进口阀门,10、沥青出口阀门,11、尾气处理模块,12、温度感应器,13、测压传感器,14、加热连接口,15、加热管模块,16、u型加热管,17、加热管连接法兰,18、电源连接头,19、加热腔,20、尾气观察口,21、冷却管,22、冷却翅片,23、竖向通管,24、尾气排放腔,25、排气孔,26、收集腔,27、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所示,一种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其包括一个罐体1,所述的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6以及吊装挂钩5,靠近观察口6设置有爬梯4,所述的爬梯4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和外部;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罐体1内部底面上横向设置有多个加热腔19,加热腔19和前端的加热连接口14连接固定,所述的加热腔19内部穿插固定有加热管模块15,所述的罐体1上,其前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固定支座8,多个固定支座8组合可实现外部控制柜的固定;所述的罐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有一个温度感应器12以及一个测压传感器13,所述的温度感应器12以及测压传感器13贯穿罐体前侧壁进入罐体内部,温度感应器12可实现对罐体内部温度的测量然后将信号输送至外部控制柜内部,以此实现对加热时间的控制;测压传感器13可通过压力值得到罐体内部沥青容量,以此判断是否对罐体内部进行沥青补充;以上所述的温度感应器12以及测压传感器13与控制柜的连接皆是电子行业内常规检测装置的连接,在此不作为重点赘述。

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杂口3用以罐体内部沥青的清理及排放。

罐体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阀门,设置较高的为沥青进口阀门9,设置较低的为沥青出口阀门10,所述的沥青进口阀门9和沥青出口阀门10可设置为电动阀门,通过外部控制柜内部的元器件控制,其控制信号以测压传感器13的信号为依据。

罐体1的顶部连接有一个尾气处理模块7,所述的尾气处理模块7通过法兰固定在罐体的顶部,尾气处理模块7分为多段设计,其最下方为收集腔26,所述的收集腔26上设置有尾气观察口20;收集腔26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多根冷却管21,冷却管21的顶部共同连接着尾气排放腔24,所述的尾气排放腔24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帽,尾气排放腔24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25;所述的冷却管21竖向将收集腔26和尾气排放腔24贯通;冷却管21分为两部分,其中心处为竖向通管23,竖向通管23上设置有冷却翅片22。当高温尾气经过收集腔26进入冷却管21后,通过冷却管21实现冷凝,高温气体以液态回流至罐体1的内部,冷凝后的气体随排气孔25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实现沥青加温时,为达到较好的加温效果,所述的加热管模块7包含多根u型加热管16,所述的u型加热管16通过固定盘27固定,其端部设置有一个加热管连接法兰17,通过加热管连接法兰17将加热管模块7固定在加热连接口14上,所述的多根u型加热管16的端部贯穿加热管连接法兰17后其在外侧露出电源连接头18。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1上,其内部底端设置的多个加热腔19为前后贯穿设置,罐体1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上皆设置有加热连接口14,每个加热腔19分别通过加热连接口14实现前后两个加热管模块7的同时固定,以此实现罐体前后两端同时供电加热。

综上,本实用新型完全通过电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其结构简单,外部连接件少,可实现快速组装及拆卸,适合各种作业环境下的沥青处理,仅通过电力即可运行工作,避免了外接加热锅炉以及导热油的弊端,是一种理想的卧式环保电加热沥青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