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3131发布日期:2020-04-21 17:2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主要用于煤矿井下与采煤机直接搭接实现连采连充技术,为实现无人化远程或全自动操作起到重大作用。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自动化、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成为高产高效井工煤矿的核心。采煤的工艺过程主要是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的配套使用。由于井下采煤的自然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同时实际的采煤技术水平以及采煤工艺的水平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操作工作人员以及技术工作者需要结合不同的硬度环境以及硬度条件选择针对性的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普通带式输送机运输载体为胶带,胶带贯穿整个输送设备,从而实现连续运输的功能,从机头至中间部分至机尾均为固定结构,采用地脚螺栓或预埋板固定,只能按规定的路线运输,不灵活。蛇形输送机是一种能灵活转弯的特殊带式输送装备,该机与采煤机搭接,可以随巷道自由移动并能转弯,采煤机采煤后转载至蛇形输送机,由蛇形输送转载至顺槽机。蛇形输送机的应用对连采连充工艺的实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井下采煤工作效率,实现无人化远程或全自动操作,减少工人数量从而也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载体为料斗,整个输送机由一节节的料斗组合而成,料斗固定于骨链之上,通过传动链轮组带动骨链来实现物料的运输。料斗结构简单,螺栓固定,更换维修简易方便。蛇形输送机机身是由一节节中间部分组成,每节之间采用万向联轴节连接,底部带有车轮,可随意前进或后退,同时骨链传动也可实现转弯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1)、中间部分(2)、机尾(3)、轨道(4),机头(1)包括从动链轮组及机头支架(11),机头(1)横跨于主巷道的顺槽皮带机或刮板机上卸料,并随掘进机前进或后退,机尾(3)与掘进机铰接,由掘进机提供行走动力,随掘进机前进或后退;轨道(4)为简易轨道,铺设在每个支巷道的入口处,起导向作用,辅助蛇形输送机安全平稳转弯;机头(1)、中间部分(2)、机尾(3)之间均采用万向联轴节连接,可实现灵活转弯;机尾(3)包括传动链轮组(31)、驱动装置(32)及机尾支架(33),传动链轮组(31)与驱动装置(32)法兰盘连接,传动链轮组(31)与机尾支架(33)螺旋连接。

中间部分(2)包括料斗(21)、骨链(22)、从动链轮组(23)、滚轮(24)、滚轮支撑架(25)、机身支架(26)、车轮组(27)、万向联轴节(28),中间部分(2)每节之间采用万向联轴节(28)连接,从而可以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灵活转动;料斗(21)与骨链(22)采用螺栓连接,每节骨链(22)之间用销轴连接,从动链轮组(23)与机身支架(26)螺栓固定;滚轮(24)安装在机身支架(26)两侧,支撑料斗(21)两侧翼缘,提高整个机身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回程段滚轮(24)同样可以起到支撑料斗(21)的作用,滚轮(24)与滚轮支撑架(25)连接,车轮组(27)与机身支架(26)连接;万向联轴节(28)安装于机身支架(26)一侧。

料斗(21)选用高分子聚氨酯材料,材质轻且耐磨;所述料斗(21)底部两侧伸出翼缘,两节料斗(21)之间留有缝隙,可保证输送机爬坡或转弯的过程中均不会出现干涉的情况,料斗(21)前部有一节圆弧形的凸起,当两节组装在一起时,后一节的伸出部分可盖住两节之间的缝隙,防止输送机上料、运输及卸料时撒料。

骨链(22)采用刚性材质,两侧带有翼缘,且带有连接孔,骨链(22)与链轮组啮合时有一定的间隙,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自由转弯,同时在极限位置也可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可实现整机前进或后退,也可实现左右转弯。

2、结构合理新颖,运输载体为料斗,简易方便。

3、采用骨链+链轮传动,传动效率更高;

4、中间机身每节之间采用万向联轴节,可灵活转弯爬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总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机尾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机尾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中间部分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中部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料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骨链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链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链轮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斗式蛇形输送机轨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式蛇形带式输送机,包括机头(1)、中间部分(2)、机尾(3)、轨道(4),机头(1)包括从动链轮组及机头支架(11),机头(1)横跨于主巷道的顺槽皮带机或刮板机上卸料,并随掘进机前进或后退,机尾(3)与掘进机铰接,由掘进机提供行走动力,随掘进机前进或后退;轨道(4)为简易轨道,铺设在每个支巷道的入口处,起导向作用,辅助蛇形输送机安全平稳转弯;机头(1)、中间部分(2)、机尾(3)之间均采用万向联轴节连接,可实现灵活转弯;机尾(3)包括传动链轮组(31)、驱动装置(32)及机尾支架(33),传动链轮组(31)与驱动装置(32)法兰盘连接,传动链轮组(31)与机尾支架(33)螺旋连接。

中间部分(2)包括料斗(21)、骨链(22)、从动链轮组(23)、滚轮(24)、滚轮支撑架(25)、机身支架(26)、车轮组(27)、万向联轴节(28),中间部分(2)每节之间采用万向联轴节(28)连接,从而可以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灵活转动;料斗(21)与骨链(22)螺栓连接,更加紧固,可防止卸料过程中由于物料自重将料斗(21)或其连接螺栓损坏,每节骨链(22)之间用销轴连接,从动链轮组(23)与机身支架(26)螺栓固定;滚轮(24)安装在机身支架(26)两侧,可支撑料斗(21)两侧翼缘,提高整个机身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回程段滚轮(24)同样可以起到支撑料斗(21)的作用。滚轮(24)与滚轮支撑架(25)连接,车轮组(27)与机身支架(26)连接;万向联轴节(28)安装于机身支架(26)一侧。

料斗(21)选用高分子聚氨酯材料,材质轻且耐磨,降低输送机沿线阻力,节约能耗,质轻方便安装及后期维护;料斗(21)底部两侧伸出翼缘,两节料斗(21)之间留有缝隙,可保证输送机爬坡或转弯的过程中均不会出现干涉的情况,料斗(21)前部有一节圆弧形的凸起,当两节组装在一起时,后一节的伸出部分可盖住两节之间的缝隙,防止输送机上料、运输及卸料时撒料。此结构料斗(21)即能保证物料的正常运输,又能实现转弯及爬坡,充分满足了蛇形输送机的应用特性。

骨链(22)采用刚性材质,两侧带有翼缘,骨链(22)与链轮啮合时有一定的间隙,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自由转弯,同时在极限位置也可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蛇形输送机由掘进机牵引随动转弯,但是由于井下采掘面工况环境恶劣,无法随采随铺轨道,为了保证皮带机按指定轨迹转弯,现在每个支巷道入口处铺设简易转弯轨道,辅助蛇形输送机安全平稳转弯,简易轨道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料。

蛇形输送机机尾与掘进机铰接,由掘进机提供行走动力,可随掘进机前进或后退。输送机由料斗承载物料,骨链传动,机头传动链轮组提供转动动力,带动骨链转动,料斗随骨链同时运行,中间部分从动链轮组支撑骨链,也随骨链同时转动。机头横跨与大巷顺槽皮带机或刮板输送机之上并为之给料,将煤运输至井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