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8395发布日期:2020-07-14 17:1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对重是整个电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通用性强、布局合理有效的对重布置方式从而适应多种井道土建尺寸和多种电梯方案布局,是许多电梯从业者面临的困惑。现有的对重轮固定方式多为卡槽式,通过轮轴两端的卡槽固定在对重架的上横梁之间,起到固定对重轮的作用,此方式导致对重轮中心线只能与对重导轨中心连线重合,只能适用单一对重布局,无法适用多种对重布置方式以满足不同井道尺寸需求,电梯布局自主性小,实用性不强。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梯对重轮[申请号:201721903144.3],包括安装顶板与对重轮本体,所述安装顶板的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撑座,所述安装顶板的外表面上端电机支撑座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对重轮支撑座,所述安装顶板的外表面上端电机支撑座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电机支撑座的内表面驱动电机的外表面一端活动安装有一号对重轮,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一端一号对重轮的内部中间设有转动轴。通过设置的圆角槽,减弱对重连接钢绳与对重轮之间的摩擦造成的钢绳破损,通过设置的润滑圈,对轮盘当中的传动弹珠起到润滑作用,通过设置的固定钢环,更好的固定轮盘与对重轮本体,延长使用寿命,对电梯轿厢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但是该方案仍然无法调整对重轮的角度,无法适用多种对重布置方式以满足不同井道尺寸需求,电梯布局自主性小,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包括对重架上梁板,所述的对重架上梁板内设有第一对位固定组件,所述的对重架上梁板顶部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固定架底板,所述的固定架底板内设有第二对位固定组件,所述的第一对位固定组件与第二对位固定组件的位置相对应,当紧固件穿入到第一对位固定组件与第二对位固定组件中时,对重架上梁板和固定架底板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底板上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内设有对重轮。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对位固定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对重架上梁板内且沿对重架上梁板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对位固定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固定架底板内且沿固定架底板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定位孔,所述的固定架两端设有可调整角度的挡绳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第一螺纹定位孔的数量为第二螺纹定位孔的整数倍,所述的固定架底板内还设有第一中心固定孔,所述的对重架上梁板顶部还设有第二中心固定孔,所述的第二中心固定孔与第一中心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挡绳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两端的挡绳杆固定支架,所述的挡绳杆固定支架上设有挡绳杆。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架底板与固定架相螺接,所述的对重轮与挡绳杆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若干沿固定架中心线对称的支架固定孔,所述的固定架上还设有若干沿固定架中心线对称的支架角度调整孔,所述的挡绳杆固定支架分别与支架固定孔和支架角度调整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架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架固定孔,所述的固定架两端至少各设有两个支架角度调整孔,每个支架角度调整孔的圆心到支架固定孔的圆心距离相等。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对重轮轴心处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与固定架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对重轮内设有若干沿对重轮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减重孔,所述的对重轮上还设有若干沿对重轮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条,所述的加强筋条与减重孔交错分布。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设置于固定架两端的挡绳杆固定支架内的两根挡绳杆相互平行,所述的挡绳杆与转动轴相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架顶部设有对重轮护罩,所述的对重轮护罩与对重轮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对重轮可沿对重架上梁板中心线完成角度的调整,从而满足对重对不同井道结构尺寸的需求,给于电梯布局更大的自主性,不必更换物料,实用性较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固定孔和支架角度调整孔,可实现挡绳杆固定支架和挡绳杆的角度调整,从而增大挡绳杆的包角角度,扩大了挡绳杆的适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重轮护罩对对重轮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杂物进入对重轮内从而避免影响对重轮工作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重架上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对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重架上梁板1、固定架3、挡绳组件4、固定架底板5、第二螺纹定位孔6、第一螺纹定位孔7、挡绳杆固定支架8、挡绳杆9、第一中心固定孔10、第二中心固定孔11、对重轮12、支架固定孔13、支架角度调整孔14、转动轴15、减重孔16、加强筋条17、对重轮护罩18、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一种对重轮布置结构,包括对重架上梁板1,所述的对重架上梁板1内设有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所述的对重架上梁板1顶部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固定架底板5,所述的固定架底板5内设有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所述的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与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的位置相对应,当紧固件穿入到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与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中时,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底板5上设有固定架3,所述的固定架3内设有对重轮12。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与固定架底板5相连接,当固定架底板5周向转动时,可带动固定架3和对重轮12进行角度调整,当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与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的位置对应后,通过紧固件穿入到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与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中时,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形成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对重轮12角度的旋转,从而满足对重对不同井道结构尺寸的需求,给于电梯布局更大的自主性,实用性较好。

结合图1、图4、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包括若干设置于对重架上梁板1内且沿对重架上梁板1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定位孔7,所述的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包括若干设置于固定架底板5内且沿固定架底板5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定位孔6,所述的固定架3两端设有可调整角度的挡绳组件4。

具体的说,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和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可以是形状相配适的环形槽,并且通过紧固件穿入环形槽后完成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之间的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或膨胀螺丝等,螺栓可以将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夹紧形成固定连接,膨胀螺丝可以将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形成固定连接。

优选方案,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为沿对重架上梁板1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定位孔7,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为沿固定架底板5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定位孔6,当固定架底板5转动完成后,将螺栓穿入至第一螺纹定位孔7和第二螺纹定位孔6内,使得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完成固定连接,可确保固定架底板5在使用过程中不不会发生松动以及位置偏移,稳固性好,安全性能高。

结合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螺纹定位孔7的数量为第二螺纹定位孔6的整数倍,所述的固定架底板5内还设有第一中心固定孔10,所述的对重架上梁板1顶部还设有第二中心固定孔11,所述的第二中心固定孔11与第一中心固定孔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挡绳组件4包括设置于固定架3两端的挡绳杆固定支架8,所述的挡绳杆固定支架8上设有挡绳杆9。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定位孔7的数量为第二螺纹定位孔6的整数倍,可在不影响对重轮12调整角度的前提下减少对固定架底板5的打孔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第二中心固定孔11与第一中心固定孔10的位置相对应,在安装时将定位销插入至第二中心固定孔11与第一中心固定孔10内,完成对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的定位,防止跑偏,挡绳杆固定支架8用以支撑固定挡绳杆9,挡绳杆9可对对重轮上的钢丝绳进行限制,通过挡绳杆9来抵近挂在曳引轮上的钢丝绳,使得钢丝绳能够抱紧在曳引轮上,与曳引轮可靠的同步运动。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架底板5与固定架3相螺接,所述的对重轮12与挡绳杆9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底板5与固定架3相螺接,确保不发生松动,对重轮12与挡绳杆9的位置相对应,方便挡绳杆9对钢丝绳进行限制。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架3上设有若干沿固定架3中心线对称的支架固定孔13,所述的固定架3上还设有若干沿固定架3中心线对称的支架角度调整孔14,所述的挡绳杆固定支架8分别与支架固定孔13和支架角度调整孔14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挡绳杆固定支架8上设有两个螺纹孔,支架固定孔13用以确保挡绳杆固定支架8的固定支点,支架角度调整孔14可用以调整挡绳杆固定支架8的角度,从而增大挡绳杆9的包角角度。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架3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架固定孔13,所述的固定架3两端至少各设有两个支架角度调整孔14,每个支架角度调整孔14的圆心到支架固定孔13的圆心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将挡绳杆固定支架8中的一个螺纹孔与支架固定孔13进行螺接,通过使用另一个螺栓将挡绳杆固定支架8中的另一个螺纹孔与支架角度调整孔14进行螺接,每个支架角度调整孔14的圆心到支架固定孔13的圆心距离相等,可确保在调整挡绳杆固定支架8角度时,螺接的精确度,避免出现错位现象,确保完成螺接工序。

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对重轮12轴心处连接有转动轴15,所述的转动轴15与固定架3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重轮12轴心处的转动轴15与固定架3活动连接,可实现对重轮12上缠绕的钢丝绳的收放。

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对重轮12内设有若干沿对重轮12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减重孔16,所述的对重轮12上还设有若干沿对重轮12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条17,所述的加强筋条17与减重孔16交错分布。

具体的说,减重孔16用以减轻对重轮12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质量后的对重轮12可通过加强筋条17加强对重轮12的结构,提高对重轮12的使用寿命和强度,提高安全性。

设置于固定架3两端的挡绳杆固定支架8内的两根挡绳杆9相互平行,所述的挡绳杆9与转动轴15相平行。

本实施例中,两根挡绳杆9相互平行,挡绳杆9与转动轴15相平行,可使钢丝绳的使用长度增大,避免浪费钢丝绳的长度。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架3顶部设有对重轮护罩18,所述的对重轮护罩18与对重轮12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对重轮护罩18对对重轮1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杂物进入对重轮12内从而避免影响对重轮12工作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固定架3与固定架底板5相螺接,当固定架底板5周向转动时,可带动固定架3和对重轮12进行角度调整,第一螺纹定位孔7的数量为第二螺纹定位孔6的整数倍,可在不影响对重轮12调整角度的前提下减少对固定架底板5的打孔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第二中心固定孔11与第一中心固定孔10的位置相对应,在安装时将定位销插入至第二中心固定孔11与第一中心固定孔10内,完成对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的定位,防止跑偏,当固定架底板5转动完成后,将螺栓穿入至第一螺纹定位孔7和第二螺纹定位孔6内,使得对重架上梁板1和固定架底板5完成固定连接,可确保固定架底板5在使用过程中不不会发生松动以及位置偏移,稳固性好,安全性能高,可以实现对重轮角度的旋转,从而满足对重对不同井道结构尺寸的需求,给于电梯布局更大的自主性,实用性较好。

当需要调整挡绳杆9的角度时,通过螺栓将挡绳杆固定支架8中的一个螺纹孔与支架固定孔13进行螺接,通过使用另一个螺栓将挡绳杆固定支架8中的另一个螺纹孔与支架角度调整孔14进行螺接,每个支架角度调整孔14的圆心到支架固定孔13的圆心距离相等,可确保在调整挡绳杆固定支架8角度时,螺接的精确度,避免出现错位现象,确保完成螺接工序,通过调整对挡绳杆固定支架8的角度来调整挡绳杆9的角度,从而增大挡绳杆9的包角角度,扩大了挡绳杆9的适用范围。

对重轮12内的减重孔16用以减轻对重轮12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质量后的对重轮12可通过加强筋条17加强对重轮12的结构,提高对重轮12的使用寿命和强度,提高安全性,对重轮护罩18对对重轮1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杂物进入对重轮12内从而避免影响对重轮12工作运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对重架上梁板1、固定架3、挡绳组件4、固定架底板5、第二螺纹定位孔6、第一螺纹定位孔7、挡绳杆固定支架8、挡绳杆9、第一中心固定孔10、第二中心固定孔11、对重轮12、支架固定孔13、支架角度调整孔14、转动轴15、减重孔16、加强筋条17、对重轮护罩18、第一对位固定组件20、第二对位固定组件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