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103发布日期:2020-06-23 22:0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目前,血液透析是对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透析管是血液透析中必不可少的部件,透析管由于长度较长,使用时容易打结,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整理,给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麻烦。故需要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克服了透析管由于长度较长,使用时容易打结,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整理,给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麻烦的缺点。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杆、固定块、插销、轴承座、转轴、第一圆盘、第二圆盘、中空柱、压板、固定螺栓、转柄,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设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有所述第一圆盘,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转柄,所述第一圆盘靠近所述转轴一侧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固定块并嵌入到所述插销孔中,所述第一圆盘另一侧中心处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圆盘与所述第一圆盘相对的一侧中心处设有第二螺孔,所述中空柱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中空柱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所述中空柱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连接而成,所述中空柱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螺孔配合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圆盘、所述第二圆盘均由4块扇形块拼接而成,每块所述扇形块一侧设有凸块,每块所述扇形块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每相邻两块所述扇形块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的配合固定而成,所述中空柱上套设有所述压板,所述中空柱上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所述压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固定孔之间的配合固定在所述中空柱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扇形块上均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穿线孔。

优选地,所述压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t型槽,所述凸块为t型凸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下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克服了透析管由于长度较长,使用时容易打结,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整理,给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麻烦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中空柱转动可以方便将透析管缠绕在中空柱上,缠绕完毕后,可以旋开固定螺栓通过压板将缠绕后的透析管压住,并通过将固定螺栓与固定孔之间的配合将压板固定在中空柱上,避免缠绕后的透析管弹开。

2、每个所述扇形块上均设有第一穿线孔,压板上设有第二穿线孔,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的设置可以方便透析管头尾穿入其中并进行固定,避免透析管松脱。

3、压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可以实现多条透析管的缠绕,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4、当需要对透析管进行使用时,只需拉开透析管其中的一头,便可以快速地将缠绕的透析管有序地松开,避免透析管打结,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5、当不需要使用透析管时,可以通过插销将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及中空柱实现固定,避免转动,而导致透析管松脱。

6、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均由4块扇形块拼接而成,转轴的一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圆盘,固定杆下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在底座上,实现了装置的可拆卸性,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便携性。

7、每块扇形块一侧设有凸块,每块扇形块另一侧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为t型槽,凸块为t型凸块,提高了扇形块之间拼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块扇形块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固定杆、3-固定块、4-插销、5-轴承座、6-转轴、7-第一圆盘、71-第一螺孔、8-第二圆盘、81-第二螺孔、9-扇形块、91-凹槽、92-凸块、10-第一穿线孔、11-中空柱、111-固定孔、112-第一螺纹、113-第二螺纹、12-压板、121-第二穿线孔、13-固定螺栓、14-转柄、15-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收放的透析管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杆2、固定块3、插销4、轴承座5、转轴6、第一圆盘7、第二圆盘8、中空柱11、压板12、固定螺栓13、转柄14,所述底座1上设有所述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上端设有所述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方设有所述转轴6,所述转轴6通过所述轴承座5固定于所述固定块3上,所述转轴6的一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有所述第一圆盘7,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转柄14,所述第一圆盘7靠近所述转轴6一侧设有插销孔15,所述插销4穿过所述固定块3并嵌入到所述插销孔15中,所述第一圆盘7另一侧中心处设有第一螺孔71,所述第二圆盘8与所述第一圆盘7相对的一侧中心处设有第二螺孔81,所述中空柱11一端设有第一螺纹112,所述中空柱11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113,所述中空柱11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112与所述第一螺孔71配合连接而成,所述中空柱11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螺纹113与所述第二螺孔81配合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圆盘7、所述第二圆盘8均由4块扇形块9拼接而成,每块所述扇形块9一侧设有凸块92,每块所述扇形块9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块92相匹配的凹槽91,每相邻两块所述扇形块9通过所述凹槽91与所述凸块92的配合固定而成,所述中空柱11上套设有所述压板12,所述中空柱11上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111,所述压板12通过固定螺栓13与所述固定孔111之间的配合固定在所述中空柱11上。

每个所述扇形块9上均设有第一穿线孔10,所述压板12上设有第二穿线孔121,所述压板1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凹槽91为t型槽,所述凸块92为t型凸块,所述固定杆2下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

实际工作中,通过转动转柄14带动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中空柱11转动可以方便将透析管缠绕在中空柱11上,缠绕完毕后,可以旋开固定螺栓13通过压板12将缠绕后的透析管压住,并通过将固定螺栓13与固定孔111之间的配合将压板12固定在中空柱11上,避免缠绕后的透析管弹开,每个所述扇形块9上均设有第一穿线孔10,所述压板12上设有第二穿线孔121,第一穿线孔10、第二穿线孔121的设置可以方便透析管头尾穿入其中并进行固定,避免透析管松脱。所述压板1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可以实现多条透析管的缠绕,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当需要对透析管进行使用时,只需拉开透析管其中的一头,便可以快速地将缠绕的透析管有序地松开,避免透析管打结,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当不需要使用透析管时,可以通过插销4将第一圆盘7、第二圆盘8及中空柱11实现固定,避免转动,而导致透析管松脱。所述第一圆盘7、所述第二圆盘8均由4块扇形块9拼接而成,便于实现第一圆盘7、第二圆盘8的拆卸,所述转轴6的一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有所述第一圆盘7,所述固定杆2下端以螺纹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实现了装置的可拆卸性,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便携性,每块所述扇形块9一侧设有凸块92,每块所述扇形块9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块92相匹配的凹槽91,所述凹槽91为t型槽,所述凸块92为t型凸块,提高了扇形块9之间拼接的牢固性。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