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4330发布日期:2020-05-12 17:3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饮料保鲜器大多采用氮气出气装置放置于瓶塞上,出气装置与瓶塞密封,瓶塞与饮料瓶密封,瓶塞与导液管密封,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氮气出气装置和导液管不可单独取下,否则密封失效,而且这样的一套出气装置只能使用于一瓶饮料,不能重复使用,例如图1所示的保鲜器,包括出气装置组件1,导液管2,密封圈3,瓶塞主体4,密封塞5,防尘盖6,在密封的时候不可将出气装置组件1,导液管2取下,一是由于取下密封失效而不能够密封保存饮料,二是如果为了密封保存则整体占用存放的空间大,不利于饮料的冷藏,三是现有技术中保鲜器体积和重量较大,当饮料瓶内饮料减少,不足以支撑整套装置的重量,容易发生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用于饮料开封后延长饮料的保质期,并能够随取随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一包括出气组件和与出气组件相连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导液组件和与导液组件相连接的瓶塞组件,所述导液组件包括旋塞以及与旋塞相连的分液管,所述分液管与所述旋塞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塞上设置有分液通道,所述分液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分液通道中;所述旋塞中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旋塞上还设有一导气道、进气通道以及和导气道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道下端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

优选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瓶以及与出气瓶相连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经导气孔可拆卸地与所述导气道上端连接;所述出气瓶又包括装有气体的出气瓶身和打气件,所述打气件塞至于出气瓶身中,所述打气件上侧还设置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出液通道、分液通道与进气通道一体成型;所述分液管与分液通道相接触的端部还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旋塞由上至下为由上盖、上旋盖、和下旋塞组合而成的腔体,所述分液通道、出液通道、导气道和进气通道均设置在旋塞的腔体当中;所述导气道设置在所述上旋盖中;所述下旋塞还设置有通管,所述分液通道与所述分液管在通管内部中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瓶塞组件包括瓶塞主体,与瓶塞主体底部相连的进气导管和出液导管,其中,所述瓶塞主体内部还设置有一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瓶塞主体由上至下结构包括防尘盖、上顶板、下瓶塞,所述连接件置于上顶板和下瓶塞围合起的空腔内,所述下瓶塞的下端部为圆柱管道,所述出液导管设置在该圆柱管道当中,圆柱管道中除去出液导管的部分则为进气导管;所述下旋塞中间部为一板体结构,其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液孔,分别与进气导管和出液导管对应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在靠近上顶板的一侧还包括上下连通的通气管和通液管;所述通气管与通液管的上端分别与导液组件的进气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通气管与通液管分别与进气通道和出液通道连接的表面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和出液孔处设置密封装置;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侧边板和底板,在侧边版的外围设置弹簧,弹簧一端抵靠在上顶板上,一端抵靠在连接件的底板上;所述下瓶塞的圆柱筒体外围设置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和出液孔处设置密封装置;所述下瓶塞内还套设有压力件,所述压力件一端抵靠在上顶板上,一端抵靠在连接件的底板上;所述下瓶塞的圆柱筒体外围设置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由于出气组件、分液管和旋塞可与瓶身分离,则饮料可以放置在冰箱等空间狭小的地方,占用较小的空间,便于冷藏、保存,而且瓶塞组件的进气孔和出液孔可随着导液组件的旋转开启和关闭,实现饮料随取随用,方便快捷易于保存;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饮料保鲜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出气组件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密封组件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导液组件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瓶塞组件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下瓶塞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下瓶塞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上旋盖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开启和闭合出液孔和进气孔使用状态图示;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密封组件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开瓶塞组件(部分)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开启和闭合出液孔和进气孔使用状态图示;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开启状态时压力件和连接件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关闭状态时压力件和连接件立体图。

其中,1-出气组件,11-出气瓶,111-出气瓶身,112-打气件,1121-手柄,12-出气管;

2-导液组件,21-旋塞,211-分液通道,212-出液通道,213-导气道,214-进气通道,215-导气孔,216-上盖,217-上旋盖,218-下旋塞,2181-通管,22-分液管;

3-瓶塞组件,31-瓶塞主体,311-防尘盖,312-上顶板,313-下瓶塞,314-弹簧,3131-进气孔,3132-出液孔,32-进气导管,33-出液导管,34-连接件,341-通气管,342-通液管,343-侧边板。344-底板;

4-密封装置;

5-密封塞;

6-瓶身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及“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一种可分离式饮料保鲜器,用于饮料开封后延长饮料的保质期,并能够随取随饮。

如图2所示,所述保鲜器包括出气组件1,与出气组件1相连接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导液组件2及与导液组件相连接的瓶塞组件3。

如图3所示,所述出气组件1包括出气瓶11以及与出气瓶11相连的出气管12,所述出气瓶11又包括装有惰性气体的出气瓶身111和打气件112,所述打气件112塞至于出气瓶身111中,防止出气瓶身111当中的惰性气体泄露,所述打气件112上侧还设置有手柄1121,向下压动手柄1121时,出气瓶身111中的惰性气体经出气管12打出。

如图4-5所示,所述导液组件2包括旋塞21以及与旋塞21相连的分液管22,所述分液管22与所述旋塞2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旋塞21上设置有分液通道211,所述分液管22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分液通道211中;所述旋塞21中设有出液通道212,所述分液通道211与所述出液通道212相连通;所述旋塞21上还设有一导气道213、进气通道214以及和导气道213相通的导气孔215,所述导气道213上侧经导气孔215与所述出气管12可拆卸相连,所述导气道213下端与所述进气通道214相连;优选的,所述出液通道212、分液通道211与进气通道214一体成型;此外,所述分液管22与分液通道211相接触的端部还设置有密封装置4,防止经流过的液体溢出分液管22的外表面,否防止较长时间后溢出液体发霉,污染旋塞内部以进一步污染需保鲜的饮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塞由上至下为由上盖216、上旋盖217、和下旋塞218组合而成的腔体,所述分液通道211、出液通道212、导气道213和进气通道214均设置在旋塞的腔体当中,具体的,所述导气道213设置在所述上旋盖217,所述下旋塞218还设置有通管2181,所述分液通道211与所述分液管22在通管2181内部中可拆卸连接。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瓶塞组件3包括瓶塞主体31,与瓶塞主体1底部相连的进气导管32和出液导管33,其中,所述瓶塞主体内部还设置有一连接件;

所述瓶塞主体31由上至下结构包括防尘盖311、上顶板312、下瓶塞313,所述连接件34置于上顶板312和下瓶塞313围合起的空腔内,所述下瓶塞313的下端部为圆柱管道,所述出液导管33设置在该圆柱管道当中,圆柱管道中除去出液导管33的部分则为进气导管32;所述下瓶塞313中间部为一板体结构,其上设置有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分别与进气导管32和出液导管33对应连通。

所述连接件34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在靠近上顶板312的一侧还包括上下连通的通气管341和通液管3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和出液孔处设置密封装置4;所述进气导管32和出液导管33下端插入饮料瓶身6,在保鲜器开启状态的时候,进气导管32和出液导管33上端与连接件34的通气管341和通液管342对应接合;具体是经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与通气管341和通液管342对应接合。

所述通气管341与通液管342的上端分别与导液组件2的进气通道214和出液通道21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341与通液管342是分别插接于进气通道214和出液通道212中,通气管341与通液管342分别与进气通道214和出液通道212插接的表面设置有密封装置4;基于上述连接结构,使得旋塞21可带动连接件34进行旋转,连接件的旋转可使得通气管341与通液管342与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对应接合以及连接件的底板封闭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达到在旋转导液组件2的时候,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连接件34还包括侧边板343,在侧边版343的外围设置压力件3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件314为弹簧,弹簧一端抵靠在上顶板312上,一端抵靠在连接件34的底板344上,弹簧的弹力迫使连接件34的底板344向下紧压密封装置4,使得密封装置4与下瓶塞313中间部的板体紧密贴合,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实施例中为使得密封装置4与下瓶塞313中间部紧密贴合,除去可以使用弹簧之外,将密封装置4密封粘结在下瓶塞313中间部上也同样可以达到密封的技术效果;此外,压力件314也可为弹簧片等。

进一步,所述下瓶塞313的圆柱筒体外围设置有密封塞5,该密封塞在保鲜器使用状态时,与饮料瓶口紧密贴合防止内部气体和液体溢出,同时防止外部气体和其他液体等进入。

如图10所示,在第一次使用本实施例饮料保鲜器的时候,拧开饮料自装瓶盖,旋转导液组件2,将保鲜器调至开启状态,此时导液组件2的分液管22处于图示a处,并安装在饮料瓶身6上,按压出气组件1手柄1121时,出气瓶身111中的惰性气体经出气管12打出,惰性气体经过导气道213、进气通道214、通气管341、以及进气导管32后,最终被打入瓶身6内,此时由于瓶体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强,饮料经出液导管33、通液管342、出液通道212、分液通道213后,经分液管22流出,使用完保鲜器后,旋转导液组件2,具体是旋转旋塞21带动连接件34转动,连接件34的底板随之旋转并封闭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此时导液组件2的分液管22处于图示b处,此时可将出气组件1、分液管22拔出与保鲜器分离,这个时候还可以将导液组件2的旋塞21从瓶塞组件3上拔出,仅留瓶塞组件在饮料瓶上,盖上防尘盖311密封,防止外界空气与饮料接触,此时由于饮料瓶内充有惰性气体可与防止饮料变质速度较快,而由于出气组件1、分液管22和旋塞21可与瓶身分离,则饮料可以放置在冰箱等空间狭小的地方,占用较小的空间,便于冷藏、保存。

实施例2

图11-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在此说明的是,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下述内容,其余部件结构、部件的名称及连接关系均为一致,故实施例2包含的具体部件、部件名称及连接关系不再做多余说明,实施例2附图各部件的标号不做改动,与实施例1一致:

1、如图11-15所示,所述导液组件2相对于瓶塞组件3的运动关系非旋转移动,而是沿瓶塞组件3水平方向上小范围的位移,具体的,在使用保鲜器时,沿a在水平方向拉动导液组件2上的旋塞21,旋塞21带动连接件34沿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通气管341和通液管342分别与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对应,开启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在使用之后保存饮料时,沿b在水平反方向拉动旋塞21,旋塞21带动连接件34沿水平反方向移动,从而关闭进气孔3131和出液孔3132;同时,为配合导液组件2的水平移动,所述瓶塞组件3的形状设计较实施例1瓶塞组件在水平方向上宽度大于导液组件2.

2、所述连接件34不包含侧边板,只包含底板344;

3、所述压力件314为一环状弹性胶垫,其套设在下瓶塞313内,一端与上顶板312相抵靠,另一端抵靠在连接件34的底板上;所述压力件迫使连接件34的底板344向下紧压密封装置4,使得密封装置4与下瓶塞313中间部的板体紧密贴合,如图13-15,当拉动导液组件2的旋塞21沿a或b方向运动时,压力件314始终紧压所述连接件34。

综合以上,本实用新型出气组件1、导液组件2与瓶塞组件3可拆卸分离,饮料在存放时只保留了瓶塞,装置的重量和体积大幅度减轻减小,无倾倒的风险,可放入冷藏柜存放,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导液组件2可替换多个瓶塞组件3,和出气组件1,能够重复使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